倍可親

<押沙龍叛變和大衛逃亡>

作者:霞步思  於 2025-7-28 05: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押沙龍叛變和大衛逃亡>

讀經【撒下15: 1-37】【此後,押沙龍為自己預備車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在撒母耳記下第十五章中記載了,押沙龍叛變和大衛逃離耶路撒冷;之後大衛命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帶約櫃回耶路撒冷;大衛和跟隨的人上橄欖山,獲悉謀士亞希多弗隨從押沙龍,大衛就命戶篩回耶路撒冷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本章首先說到:【此後,押沙龍為自己預備車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押沙龍在得到父親的饒恕后,本應改邪歸正,可是他卻圖謀反叛。「押沙龍為自己預備車馬」,又「派五十人在他面前奔走」, 就是要建立他君王的身份和形象。押沙龍很可能是第一個擁有車馬的以色列領袖。那五十個在他前面奔走的人,大概就是他的貼身侍衛。這種氣派,實在能夠叫當時的百姓覺得景仰有加。【押沙龍常常早晨起來,站在城門的道旁,凡有爭訟要去求王判斷的,押沙龍就叫他過來,問他說:'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說:'僕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押沙龍對他說:'你的事有情有理,無奈王沒有委人聽你伸訴。'押沙龍又說:'恨不得我作國中的士師!凡有爭訟求審判的到我這裡來,我必秉公判斷。'若有人近前來要拜押沙龍,押沙龍就伸手拉住他,與他親嘴。以色列人中,凡去見王求判斷的,押沙龍都是如此待他們。這樣,押沙龍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押沙龍常常早晨起來,站在城門的道旁,凡有爭訟要去求王判斷的,押沙龍就叫他過來,問他說:'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說:'僕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押沙龍作周密的計劃,要叛變父親,搶奪王位。押沙龍常在城門口接見百姓,裝成關心百姓,為民主持公義的形像。押沙龍這樣在城門口為民斷案,就贏得了以色列人的心。押沙龍不僅僅靠著這種手段,叫人家以為他特別關心民間疾苦,更惡毒的是,他給人家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大衛不關心這些有需要的人。這是指責大衛王的失職,煽動百姓的不平,暗示押沙龍作王就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可惜的是,那些無知無識的老百姓,還真的這麼相信他了。押沙龍與今天許多廣受歡迎的政客一樣,人長得帥,說話迎合群眾,在人前和藹殷勤、謙恭禮貌,所以很快得了人的心。但背離真理的政客,無論是說好話,還是殷勤、熱心,背後都可能隱藏著陰險的目的,導致可怕的後果。因群眾所關心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不是公義,所以並不關心押沙龍的動機是出於神還是人。而精明的大衛竟然容許這一切,則是因為體貼肉體的感情,結果對國度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滿了四十年(有作四年的),押沙龍對王說:'求你准我往希伯侖去,還我向耶和華所許的願。因為僕人住在亞蘭的基述,曾許願說:'耶和華若使我再回耶路撒冷,我必事奉祂。'王說:'你平平安安地去吧!'押沙龍就起身,往希伯侖去了。】「滿了四十年(有作四年的),押沙龍對王說:'求你准我往希伯侖去,還我向耶和華所許的願」。長達四年的時間,押沙龍使盡各種欺騙手段,借政治手腕和親切去贏取百姓的心,因而跟從他。現在押沙龍又對王說:「求你准我往希伯侖去,還我向耶和華所許的願。因為僕人住在亞蘭的基述,曾許願說:'耶和華若使我再回耶路撒冷,我必事奉祂『」。「希伯侖」雖不再是首都,但由於它是大衛登基的地方,仍不失其重要性,所以押沙龍暫選擇此城作其造反基地。押沙龍假借神的名義,來達到自己卑鄙的目的。而大衛卻相信他是一個敬虔的兒子,所以對他說:「你平平安安地去吧!」而押沙龍不是去希伯侖還願,而是去發動叛變。【押沙龍打發探子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說:'你們一聽見角聲就說:'押沙龍在希伯侖作王了!'押沙龍在耶路撒冷請了二百人與他同去,都是誠誠實實去的,並不知道其中的真情。押沙龍獻祭的時候,打發人去將大衛的謀士、基羅人亞希多弗從他本城請了來。於是叛逆的勢派甚大;因為隨從押沙龍的人民,日漸增多。】「押沙龍打發探子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說:'你們一聽見角聲就說:'押沙龍在希伯侖作王了!『」押沙龍的叛變,顯然事前已作了一番周密的安排,以致探子的報信能喚起百姓的支持,就有「二百人與他同去」。這些人可能都是身居要職的顯要人物,所以他們既可以壯大押沙龍的聲勢,也可以讓耶路撒冷的人心浮動。大衛的謀士亞希多弗,也從耶路撒冷城出來加入押沙龍的叛變行列,可見他早有預謀。然後押沙龍借口獻祭,在希伯倫自稱為王。

【有人報告大衛說:'以色列人的心都歸向押沙龍了!'大衛就對耶路撒冷跟隨他的臣僕說:'我們要起來逃走,不然都不能躲避押沙龍了;要速速地去,恐怕他忽然來到,加害於我們,用刀殺盡合城的人。'王的臣僕對王說:'我主我王所定的,僕人都願遵行。'於是王帶著全家的人出去了,但留下十個妃嬪看守宮殿。】「有人報告大衛說:'以色列人的心都歸向押沙龍了!'大衛就對耶路撒冷跟隨他的臣僕說:'我們要起來逃走,不然都不能躲避押沙龍了『」。當大衛聽見押沙龍叛變后,第一個想法就是放棄耶路撒冷,避免神的百姓死於內戰,因他是管理【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6:21),知道神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王;使他登上寶座的是神,使他國位堅定的也是神。既然神應許使他的國位【必堅定,直到永遠】(7:16),神自己會負責成就,不必人憑著血氣的去爭奪。因此大衛果斷決定「逃走」,寧可放棄權力,也不能讓神的產業受損。大衛擔心押沙龍會「用刀殺盡合城的人」,表明他非常了解押沙龍的心狠手辣,但卻因著體貼肉體的感情,沒有及時管教,釀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大衛「留下十個妃嬪看守宮殿」,顯然他仍預期要返回耶路撒冷。而押沙龍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和這些妃嬪親近(16:22),這就應驗了當大衛和拔示巴犯了淫亂的罪以後,先知拿單責備他的話:【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別人,他在日光之下就與她們同寢。】(12:11-12)但押沙龍所犯的罪,全部要他自己負責。神只按祂的全知感動先知說預言,絕沒有為著要應驗衪的預言而使人犯罪,所以任何人犯罪都要自己承當的。先知以西結說:【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加拉太書6:7也說:【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因此滅亡的人是因自己拒絕救恩而滅亡,得救的人是因他自己的信心得救,我們都要明白這個真理!

【王出去,眾民都跟隨他,到伯墨哈,就住下了。王的臣僕都在他面前過去。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也都在他面前過去。】這裡顯示大衛一出城就先停留,檢視、安排跟隨他的人。「伯墨哈」可能是位於大衛城東側。 「基利提人、比利提人」是大衛的衛隊(8:18),他們都是從非利士人之地「迦特」招募來的雇傭兵。大衛在神的管教中,神仍看顧他,所以他不是孤單的逃亡。大衛不但有一群忠心順服的下屬,還有從迦特來的六百人也跟隨他。【王對迦特人以太說:'你是外邦逃來的人,為什麼與我們同去呢?你可以回去與新王同住,或者回你本地去吧!你來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與我們一同飄流、沒有一定的住處呢?你不如帶你的弟兄回去吧!願耶和華用慈愛誠實待你。'】「王對迦特人以太說:'你是外邦逃來的人,為什麼與我們同去呢?」大衛逃難是因為神的管教。迦特人以太是外邦雇傭兵,不需要跟隨大衛逃難受苦,所以大衛勸他回本地去。雖然現在大衛是最需要衛隊保護的時候,但他卻單單倚靠神、不倚靠勢力,只有神交給他的人,他才可以使用。【以太對王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論生死,王在哪裡,僕人也必在那裡。'大衛對以太說:'你前去過河吧!'於是迦特人以太帶著跟隨他的人和所有的婦人孩子,就都過去了。本地的人都放聲大哭。眾民盡都過去,王也過了汲淪溪;眾民往曠野去了。】「以太對王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論生死,王在哪裡,僕人也必在那裡『」。大衛越是善待這些外邦人,他們就堅持要與大衛一起逃亡,這真是赤膽忠心。因為他們不但看到神對大衛的管教,也看到神對大衛的祝福。這也是神的手始終在那裡管理一切,讓大衛在被管教的過程中得著安慰。結果以太對大衛絕對忠誠,被大衛所接受,後來對恢復大衛的王權作出很大的貢獻(18:2)。

【撒督和抬神約櫃的利未人也一同來了,將神的約櫃放下。亞比亞他上來,等著眾民從城裡出來過去。王對撒督說:'你將神的約櫃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祂的居所。倘若祂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裡,願祂憑自己的意旨待我!'】「撒督和抬神約櫃的利未人也一同來了,將神的約櫃放下。亞比亞他上來,等著眾民從城裡出來過去」。撒督、亞比亞他」都是祭司長,他們都清楚地知道大衛是神的受膏者,所以情願放棄安逸的生活,來跟隨大衛。利未人也忠於大衛,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城中抬出。雖然約櫃是神同在的象徵,但大衛寧願神憑著自己的意旨待他,也不肯用抬走約櫃的方法來強求神的同在。可見大衛已經學到了一個重要的屬靈原則:不能要求神跟著人走,而是人要跟著神走。因此大衛不肯讓「神的約櫃」跟著自己逃走,而是相信神若許可,祂自己「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祂的居所」。所以大衛叫祭司撒督把約櫃抬回城中。【王又對祭司撒督說:'你不是先見嗎?你可以安然回城;你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都可以與你同去。我在曠野的渡口那裡等你們報信給我。'於是撒督和亞比亞他將神的約櫃抬回耶路撒冷,他們就住在那裡。】「王又對祭司撒督說:'你不是先見嗎?你可以安然回城;你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都可以與你同去」。大衛讓兩位祭司回去,把約櫃抬回耶路撒冷有實際的功用,侍候約櫃的祭司可作內應,俟機通風報信。大衛一面他把自己交給神,一面又積極的布置人馬,要掌握整個叛亂的局勢。「曠野的渡口」可能是吉甲附近約旦河的渡口。大衛在那裡等候,如果情況危急,便立刻渡河。大衛對於這次逃亡不但沒有懷恨在心,反而降服在神的對付之下,相信【救恩屬乎耶和華】(詩3:8)。在自己的兒子和百姓的攻擊面前,他對神的信靠一點沒有動搖:【雖有成萬的百姓來周圍攻擊我,我也不怕。】(詩3:6)

【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著上去;有人告訴大衛說:'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隨從押沙龍。'大衛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禰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大衛到了山頂、敬拜神的地方,見亞基人戶篩,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來迎接他。大衛對他說:'你若與我同去,必累贅我;你若回城去,對押沙龍說:'王啊,我願作你的僕人;我向來作你父親的僕人,現在我也照樣作你的僕人。'這樣,你就可以為我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豈不都在那裡嗎?你在王宮裡聽見什麼,就要告訴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也都在那裡。凡你們所聽見的可以托這二人來報告我。'於是大衛的朋友戶篩進了城;押沙龍也進了耶路撒冷。】「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著上去」。大衛「蒙頭赤腳」,表示極大的悲傷,也是在神面前悔罪、舉哀。但他卻不灰心、不絕望。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告訴大衛說:'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隨從押沙龍『」。「亞希多弗「足智多謀,又很了解大衛,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大衛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禰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神能使人最聰明的計謀「變為愚拙」,所以大衛剛禱告完,就看到「亞基人戶篩」來迎接自己,他的禱告立刻蒙神應允了。「亞基人戶篩」是大衛的朋友,他就是神為了「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而預備的。「於是,大衛的朋友戶篩進了城;押沙龍也進了耶路撒冷」。追趕大衛的押沙龍和保護大衛的戶篩同時進了城,同時顯明了神的管教和保守。大衛雖然因為犯罪而嘗到親生兒子的叛變和自己逃亡的痛苦,但是神的恩典卻始終沒有離開大衛。神借著忠誠的外邦衛隊、祭司和戶篩,一路安慰、扶持大衛,堅定了大衛的信心。因大衛在拔示巴的事件中犯了淫亂和殺人的重罪,雖然他在神面前有悔改。但神通過先知拿單宣布的管教與懲罰在本章到第18章中應驗了。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人犯罪后所要付的代價是非常大的,因為神是公義的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時刻警醒,遠離罪惡,我們要過一個聖潔的生活。當我們偶然犯了罪,也會嘗到犯罪的後果。但是我們知道神恩典也是絕對不會離開我們的,我們就要來到神的面前承認自己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就要感謝神的恩典!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5: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