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13: 1-39】【大衛的兒子押沙龍有一個美貌的妹子,名叫她瑪。大衛的兒子暗嫩愛她……。】在撒母耳記下第十三章中記載了,當大衛認罪后,神立刻赦免他,叫他不至於死亡,但大衛還要承受犯罪所帶來的後果。因暗嫩對王女他瑪亂倫又趕走她;與瑪亂同父同母的押沙龍就設計殺暗嫩;大衛聞訊悲傷;押沙龍逃往外祖家。本章首先說到:【大衛的兒子押沙龍有一個美貌的妹子,名叫她瑪。大衛的兒子暗嫩愛她。暗嫩為他妹子她瑪憂急成病。她瑪還是處女,暗嫩以為難向她行事。】「大衛的兒子押沙龍有一個美貌的妹子,名叫他瑪」。「押沙龍」是大衛的第三個兒子(3:3);「他瑪」是押沙龍同父同母的妹妹,非常「美貌」。「大衛的兒子暗嫩愛她」,「暗嫩」是大衛的長子,與押沙龍和他瑪兩人不同母親(3:2)。暗嫩愛同父異母的妹妹她瑪,這是律法所禁止的亂倫行為(利18:9)。「暗嫩為他妹子他瑪憂急成病」,暗嫩無法抵擋肉體的情慾,以致「憂急成病」。「他瑪還是處女,暗嫩以為難向她行事」。「她瑪還是處女」,因還沒有出嫁的公主深居簡出,所以暗嫩難得見她一面。【暗嫩有一個朋友,名叫約拿達,是大衛長兄示米亞的兒子。這約拿達為人極其狡猾;他問暗嫩說:『王的兒子啊,為何一天比一天瘦弱呢?請你告訴我。』暗嫩回答說:『我愛我兄弟押沙龍的妹子她瑪。』約拿達說:『你不如躺在床上裝病;你父親來看你,就對他說:』求父叫我妹子她瑪來,在我眼前預備食物,遞給我吃,使我看見,好從她手裡接過來吃。『於是暗嫩躺卧裝病。王來看他,他對王說:』求父叫我妹子她瑪來,在我眼前為我做兩個餅,我好從她手裡接過來吃。『】「暗嫩有一個朋友,名叫約拿達」,暗嫩與約拿達是堂兄弟。「是大衛長兄示米亞的兒子」,「示米亞」是大衛的三哥(代上2:13)。「這約拿達為人極其狡猾」,就是非常奸詐,詭計多端。「他問暗嫩說:『王的兒子啊,為何一天比一天瘦弱呢?請你告訴我。『暗嫩回答說:『我愛我兄弟押沙龍的妹子他瑪」。「我愛」是愛她的美貌。「約拿達說:』你不如躺在床上裝病,你父親來看你,就對他說:求父叫我妹子他瑪來,在我眼前預備食物,遞給我吃,使我看見,好從她手裡接過來吃。『於是暗嫩躺卧裝病。王來看他,他對王說」。約拿達不但不勸阻暗嫩犯罪,反而推波助瀾、把他推向死亡。「王來看他」表示大衛關心王子。約拿達勸暗嫩「裝病」,正是因為他知道大衛溺愛兒子,所以每一步都已經算計好了。大衛若不溺愛兒子,約拿達的計謀就不能得逞;「求父叫我妹子他瑪來,在我眼前為我作兩個餅,我好從她手裡接過來吃」。「兩個餅」給病人吃了可以令他愉悅康復。
【大衛就打發人到宮裡,對她瑪說:『你往你哥哥暗嫩的屋裡去,為他預備食物。』她瑪就到她哥哥暗嫩的屋裡;暗嫩正躺卧。她瑪摶面,在他眼前做餅,且烤熟了,在他面前將餅從鍋里倒出來,他卻不肯吃,便說:『眾人離開我出去吧!』眾人就都離開他,出去了。暗嫩對她瑪說:『你把食物拿進卧房,我好從你手裡接過來吃。』她瑪就把所做的餅拿進卧房,到她哥哥暗嫩那裡,拿著餅上前給他吃,他便拉住她瑪,說:『我妹妹,你來與我同寢。』她瑪說:『我哥哥,不要玷辱我。以色列人中不當這樣行,你不要作這醜事;你玷辱了我,我何以掩蓋我的羞恥呢?你在以色列中也成了愚妄人。你可以求王,他必不禁止我歸你。』但暗嫩不肯聽她的話,因比她力大,就玷辱她,與她同寢。】「大衛就打發人到宮裡,對他瑪說:『你往你哥哥暗嫩的屋裡去,為他預備食物『」。大衛不追究理由,因他愛子心切。「他瑪就到她哥哥暗嫩的屋裡,暗嫩正躺卧」。「暗嫩正躺卧」他正在裝病。「他瑪摶面,在他眼前作餅,且烤熟了,在他面前,將餅從鍋里倒出來。他卻不肯吃,便說:『眾人離開我出去吧!』眾人就都離開他出去了」。「眾人」是指服事他的傭人們。「暗嫩對他瑪說:『你把食物拿進卧房,我好從你手裡接過來吃』」。「卧房」是他躺卧的地方。「他瑪就把所作的餅拿進卧房,到她哥哥暗嫩那裡」。他瑪全然沒有想到暗嫩對她心懷惡念,才會在沒有第三者的情況下靠近他。「拿著餅上前給他吃。他便拉住他瑪,說:『我妹妹,你來與我同寢」,「拉住他瑪」使她無法脫開身;「同寢」就是發生性關係。「他瑪說:』我哥哥,不要玷辱我『」。「玷辱」是指以強暴手段破壞她的貞操。「以色列人中不當這樣行,你不要作這醜事」。「不當這樣行」因為違背摩西律法;「醜事」指婚外性行為。「你玷辱了我,我何以掩蓋我的羞恥呢?你在以色列中也成了愚妄人」。「何以掩蓋我的羞恥」就是使我沒臉見人;「成了愚妄人」是指成了被眾人嘲笑的對象。「你可以求王,他必不禁止我歸你」,這是他瑪的脫身之計,實際上行不通,因為按照摩西律法,禁止同父異母的兄妹通婚。「但暗嫩不肯聽她的話,因比她力大,就玷辱她,與她同寢」。暗嫩此刻慾火焚身,根本聽不進任何講理的話,也不計後果,就用暴力姦淫了她。暗嫩以為只要躲開人的視線,自己的惡行就可以隱藏,但神卻注視著他的惡行,最終懲治了他。
【隨後,暗嫩極其恨她,那恨她的心比先前愛她的心更甚,對她說:『你起來,去吧!』她瑪說:『不要這樣!你趕出我去的這罪比你才行的更重!』但暗嫩不肯聽她的話,就叫伺候自己的僕人來,說:『將這個女子趕出去!她一出去,你就關門,上閂。』那時她瑪穿著綵衣,因為沒有出嫁的公主都是這樣穿。暗嫩的僕人就把她趕出去,關門上閂。她瑪把灰塵撒在頭上,撕裂所穿的綵衣,以手抱頭,一面行走,一面哭喊。】「隨後,暗嫩極其恨她」,因肉體的情慾一旦得著發泄,反而因她在過程中的掙扎和指責,惱羞成怒,極其恨惡。「那恨她的心,比先前愛她的心更甚」。先前的「愛」只是情慾的衝動,一旦情慾得到發泄,恨意反而更深。「對她說:『你起來去吧』」,就是要驅趕她。「他瑪說:『不要這樣!你趕出我去的這罪,比你才行的更重』」。這是指玷辱了處女的人要聘她為妻,終生不可休棄(申22:29)。「但暗嫩不肯聽她的話」。暗嫩一意孤行,漠視情、理、法。「就叫伺候自己的僕人來,說:『將這個女子趕出去!她一出去,你就關門上閂』」。暗嫩無情地趕走了她瑪。「那時他瑪穿著綵衣,因為沒有出嫁的公主都是這樣穿」。「綵衣」是貴族身分的衣著。「暗嫩的僕人就把她趕出去,關門上閂」。僕人奉命行事,無視王室規矩。「他瑪把灰塵撒在頭上,撕裂所穿的綵衣,以手抱頭,一面行走,一面哭喊」。她瑪撒灰於頭,又「撕裂所穿的綵衣」,一路哭喊,是為自己失去處女之身舉哀。【她胞兄押沙龍問她說:『莫非你哥哥暗嫩與你親近了嗎?我妹妹,暫且不要作聲,他是你的哥哥,不要將這事放在心上。』她瑪就孤孤單單地住在她胞兄押沙龍家裡。】「她胞兄押沙龍問她說:『莫非你哥哥暗嫩與你親近了嗎?我妹妹,暫且不要作聲』」。這「親近」是指姦汙。押沙龍說「暫且不要作聲」,是要密謀復仇,結果就是謀殺。「他是你的哥哥,不要將這事放在心上『」。就是要她看開些;「他瑪就孤孤單單地住在她胞兄押沙龍家裡『」。可能指她瑪終生沒有出嫁。【大衛王聽見這事,就甚發怒。押沙龍並不和他哥哥暗嫩說好說歹;因為暗嫩玷辱他妹妹她瑪,所以押沙龍恨惡他。】「大衛王聽見這事,就甚發怒」。大衛發怒卻未施管教,可能因為自己沒有作好的榜樣,另外他過分溺愛子女,特別因暗嫩是長子。「押沙龍並不和他哥哥暗嫩說好說歹」。押沙龍不動聲色,暗中計劃為妹子的受污辱進行報復。「因為暗嫩玷辱他妹妹他瑪,所以押沙龍恨惡他」。外表似乎平和,但內心卻懷著憎恨。
【過了二年,在靠近以法蓮的巴力·夏瑣有人為押沙龍剪羊毛;押沙龍請王的眾子與他同去。押沙龍來見王,說:『現在有人為僕人剪羊毛,請王和王的臣僕與僕人同去。』王對押沙龍說:『我兒,我們不必都去,恐怕使你耗費太多。』押沙龍再三請王,王仍是不肯去,只為他祝福。押沙龍說:『王若不去,求王許我哥哥暗嫩同去。』王說:『何必要他去呢?』押沙龍再三求王,王就許暗嫩和王的眾子與他同去。】「過了二年,在靠近以法蓮的巴力夏瑣,有人為押沙龍剪羊毛」。「過了二年」是等待當事人以為事過境遷,放鬆戒備的情況下才猛然遽下殺手;「巴力夏瑣」位於耶路撒冷北面約29公里;「剪羊毛」是歡慶邀宴的時節(撒上25:2-8)。「押沙龍請王的眾子與他同去」。「王的眾子」指大衛所有的兒子,包括暗嫩。「押沙龍來見王說:『現在有人為僕人剪羊毛,請王和王的臣僕與僕人同去』」。「王的臣僕」指宮廷內臣和王子們。「僕人」指押沙龍自己。「王對押沙龍說:『我兒,我們不必都去,恐怕使你耗費太多』」。「不必都去」是指王和伺候王的內臣們不去,以及部分王子也留下;「耗費太多」恐怕押沙龍難以承擔。「押沙龍再三請王,王仍是不肯去,只為他祝福」。「再三請王」只是為了給邀請暗嫩作鋪墊。「押沙龍說:『王若不去,求王許我哥哥暗嫩同去』」。「我哥哥暗嫩」他是大衛的長子,是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亦即請他代錶王出席。「王說:『何必要他去呢?』」大衛知道他們兩人不合;但暗嫩卻沒有自知之明,他的好朋友約拿達這時也沒有給他出主意。「押沙龍再三求王,王就許暗嫩和王的眾子與他同去」。大衛一定沒想到押沙龍會動手殺人。
【押沙龍吩咐僕人說:『你們注意,看暗嫩飲酒暢快的時候,我對你們說殺暗嫩,你們便殺他,不要懼怕。這不是我吩咐你們的嗎?你們只管壯膽奮勇!』押沙龍的僕人就照押沙龍所吩咐的,向暗嫩行了。王的眾子都起來,各人騎上騾子,逃跑了。】「押沙龍吩咐僕人說:『你們注意,看暗嫩飲酒暢快的時候,我對你們說殺暗嫩,你們便殺他,不要懼怕」。押沙龍授意他的僕人們趁暗嫩暢飲失去戒備時動手殺他。「這不是我吩咐你們的嗎?你們只管壯膽奮勇」。就是你們只管照我的命令行事,一切責任由我承擔。「押沙龍的僕人就照押沙龍所吩咐的,向暗嫩行了」。僕人們就在酒席上殺害暗嫩。押沙龍暗殺暗嫩,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暗嫩怎樣騙她瑪到他那裡,押沙龍也照樣騙暗嫩參加宴會,暗嫩怎樣用暴力玷辱她瑪,押沙龍也照樣用武力將他殺死。「王的眾子都起來,各人騎上騾子,逃跑了」。「騾子」是公驢和母馬雜交的後代,比馬和驢的力氣更大、壽命更長。律法禁止培育騾子(利19:19),但並沒有禁止使用騾子。所以以色列人不培育騾子,但會從埃及或腓尼基進口騾子。驢子是平民的坐騎,只有國王、王子或有身份的富貴人家才會騎騾子。
【他們還在路上,有風聲傳到大衛那裡,說:『押沙龍將王的眾子都殺了,沒有留下一個。』王就起來,撕裂衣服,躺在地上。王的臣僕也都撕裂衣服,站在旁邊。大衛的長兄,示米亞的兒子約拿達說:『我主,不要以為王的眾子少年人都殺了,只有暗嫩一個人死了。自從暗嫩玷辱押沙龍妹子她瑪的那日,押沙龍就定意殺暗嫩了。現在,我主我王,不要把這事放在心上,以為王的眾子都死了,只有暗嫩一個人死了。『】「他們還在路上,有風聲傳到大衛那裡,說」。「他們」指王子們;「風聲」指在慶宴上看見暗嫩被殺,立刻逃離現場的人,回來報告大衛。「押沙龍將王的眾子都殺了,沒有留下一個」。這是憑空想象的話。「王就起來,撕裂衣服,躺在地上」。大衛王大概認為眾王子都死了,即表示神離棄了他的王室。「王的臣僕,也都撕裂衣服,站在旁邊」。宮廷伺臣也都表同情。「大衛的長兄示米亞的兒子約拿達說:『我主,不要以為王的眾子少年人都殺了,只有暗嫩一個人死了」。約拿達的推理正確。「自從暗嫩玷辱押沙龍妹子他瑪的那日,押沙龍就定意殺暗嫩了」。約拿達果然「為人極其狡猾」,是他的壞主意導致了這出悲劇,但此時卻若無其事、置身事外,還在大衛面前顯擺聰明。「現在我主我王,不要把這事放在心上,以為王的眾子都死了;只有暗嫩一個人死了』」。「不要把這事放在心上」,意思是事情沒有想象的那樣嚴重。
【押沙龍逃跑了。守望的少年人舉目觀看,見有許多人從山坡的路上來。約拿達對王說:『看哪,王的眾子都來了,果然與你僕人所說的相合。』話才說完,王的眾子都到了,放聲大哭;王和臣僕也都哭得甚慟。】「押沙龍逃跑了。守望的少年人舉目觀看,見有許多人從山坡的路上來」。「守望的少年人」是指在城牆上守望的士兵;「約拿達對王說:『看哪,王的眾子都來了,果然與你僕人所說的相合』」。約拿達自誇猜測正確。「話才說完,王的眾子都到了,放聲大哭。王和臣僕,也都哭得甚慟」。這是因為眾王子死裡逃生,而暗嫩也死了。【押沙龍逃到基述王亞米忽的兒子達買那裡去了。大衛天天為他兒子悲哀。押沙龍逃到基述,在那裡住了三年。暗嫩死了以後,大衛王得了安慰,心裡切切想念押沙龍。】「押沙龍逃到基述王亞米忽的兒子達買那裡去了」。押沙龍逃亡到他的外祖父家(3:3)。「大衛天天為他兒子悲哀」。「兒子」是單數,指暗嫩。「押沙龍逃到基述,在那裡住了三年」。「三年」足夠長的時間讓大家對兇殺案逐漸淡忘。「暗嫩死了以後,大衛王得了安慰,心裡切切想念押沙龍」。「得了安慰」是指從悲傷中恢復到正常;「心裡切切想念押沙龍」,是指原諒他的過錯。而大衛的兩個兒子一個死、一個逃,這應驗了神的咒詛:【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12:11)由此讓我們看到,神已赦免大衛的罪,但祂也要使他飲下罪所帶來的苦果!神如何對付大衛,同樣會如何對付我們。為此,願我們今天都不要犯任何的罪,我們要敬畏神,遠離罪惡,要一直走在正道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