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撒下2: 1-32>

作者:霞步思  於 2025-7-15 05: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撒下2: 1-32】【此後,大衛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侖去』……。】在撒母耳記下第二章中記載了,掃羅死亡后大衛沒有立刻擅自登王位,而是求問神,當他從神那裡得到指示去希伯侖后,他就順服神去希伯侖並在那裡住下;之後大衛在希伯侖受膏作猶大王;而掃羅軍隊的將領押尼珥,在瑪哈念擁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王,於是內戰發生了。本章首先說到:【此後,大衛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侖去。『】「此後」是指大衛為掃羅和約拿單哀悼期滿后。既然掃羅死了,大衛想知道他該怎樣做,於是他求問神:「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因那時他還在非利士地。「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侖去『」。大衛連「上哪一個城去」,都要求神決定。「希伯侖」位於耶路撒冷南方,位於猶大支派產業的中心地帶,那裡的長老對大衛友好(撒上30:31)。【於是大衛和他的兩個妻一個是耶斯列人亞希暖,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八妻的亞比該都上那裡去了。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一同帶上去,住在希伯侖的城邑中。猶大人來到希伯侖,在那裡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於是大衛和他的兩個妻:一個是耶斯列人亞希暖,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八妻的亞比該,都上那裡去了」。大衛順服神,就帶著兩個妻子往希伯侖去。「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一同帶上去,住在希伯侖的城邑中」。「希伯侖的城邑」原文是複數,包括附近的許多城鎮。神吩咐大衛回到希伯侖,不久「猶大人來到希伯侖,在那裡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大衛第一次受膏是在父親家裡,受到撒母耳私下所膏為王(撒上16:13)。如今他被膏是公開登基作猶大的王。「作猶大家的王」是指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僅猶大支派承認他是王。當時大衛作以色列王的時機似未成熟,因為除猶大支派之外,其他十一支派仍擁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王。直等到七年半后,以色列人轉向大衛,他才到耶路撒冷作全以色列的王。

【有人告訴大衛說:『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現在你們的主掃羅死了,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有人告訴大衛說:『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基列雅比」位於約但河東,掃羅登基以前曾對那地的人有恩,解救他們不受亞捫王拿轄的迫害(撒上11:9)。所以基列雅比人曾經冒生命危險去埋葬掃羅的屍體。「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大衛因基列雅比人把掃羅的屍體葬埋,就祝福他們。「你們的主掃羅」是指你們的先王掃羅。「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就是願他們蒙神恩待;「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就是像從前掃羅王待你們一樣,善待你們,做你們的保護。「現在你們的主掃羅死了,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大衛就是要告訴基列雅比人,雖然掃羅死了,但他希望基列雅比人支持並接受他作王,就像他們過去對掃羅一樣,所以他們要作剛強英勇的人,擁護大衛。【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瑪哈念,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瑪哈念」。「押尼珥」是掃羅的堂兄弟(撒上14:51),也是軍隊的元帥;「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是掃羅僅存的兒子,其他三個兒子都與掃羅一起死在基利波山(撒上31:6);「帶過河」是指帶過約但河到河東;「瑪哈念」位於雅博河北岸,是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支派之間的邊界城(書13:26),又是划給利未支派的逃城(書21:38)。「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基列」泛指約但河東瑪拿西、迦得、流便二支派半;「亞書利」指亞設支派;「耶斯列」泛指西布倫、以薩迦、拿弗他利三支派;「以法蓮」指以法蓮山地,包括以法蓮支派和瑪拿西半個支派;「便雅憫」指便雅憫支派;「以色列眾人」指其餘的西緬、但兩個支派,以及分散在前述各支派境內的利未人。這樣,除了猶大支派擁護大衛之外,其他的以色列眾支派仍在伊施波設的治理之下。但在掃羅家族勢力還沒有完全剷除以前,大衛沒有輕舉妄動,他仍然繼續等候神。這表示他對神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即使等候的過程又長又苦,他仍然知道,神絕對不會耽誤他一分鐘。他更深深知道,神是信實的神,神既然膏立了他,必讓他作王,因此神說大衛是合祂心意的人!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獨猶大家歸從大衛。大衛在希伯侖作猶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個月。】「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掃羅死後,他的元帥之子押尼珥從基利波逃出來,他在外約旦的瑪哈念,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為王,來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但由於伊施波設庸碌無能,所以押尼珥用了近五年時間才能取得少數支派的同意,讓他登基作王,因此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王只有二年。「惟獨猶大家歸從大衛」。就是只有地處迦南地南部的猶大支派擁護大衛作王。「大衛在希伯侖作猶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個月」,然後作整個以色列的王(5:3)。大衛在猶大作王「七年零六個月」,他沒有發動內戰來爭奪以色列的王位。因為他知道,既然神已經把他送上猶大家的寶座,神也會負責把他送上以色列的寶座,大衛真是個敬畏神的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僕人從瑪哈念出來,往基遍去。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僕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押尼珥對約押說:『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面前戲耍吧!』約押說:『可以。』就按著定數起來:屬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便雅憫人過去十二名,大衛的僕人也過去十二名,彼此揪頭,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作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那日的戰事兇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僕人,從瑪哈念出來,往基遍去」。於是就引起了南部大衛軍隊的注意,因此「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僕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這裡所說的「僕人」,實際上就是指他們兩方面的軍隊。也就是說,他們雙方都到了基遍池,而且相對而坐,情勢是很緊張的。當時押尼珥,就率先起來挑釁,建議讓雙方各派十二個代表,出來肉搏。這裡的「僕人」,實際上就是指他們兩方面的軍隊。他們雙方都到了基遍池,而且相對而坐,情勢是很緊張的。這時「押尼珥對約押說:『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面前戲耍吧!』約押說:『可以』」。「戲耍」是指格鬥比武。「就按著定數起來:『屬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便雅憫人過去十二名,大衛的僕人也過去十二名」。「定數」指約定的人數,兩方各十二人。「彼此揪頭,用刀刺肋,一同撲倒」,第一回合結果這二十四個人全都死了,非常可憐。所以那個地方叫「希利甲哈素林」,意思就是「鋒刀之野」,或者「刀鋒之地」。既然第一回合不能決定勝負,那麼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的了。「那日的戰事兇猛」,這是指第二回合不受規則的開打,戰事進行得非常激烈又兇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結果猶大人大獲全勝,這是決定性的一役。這件事情可能發生在大衛作猶大王的最後兩年。

【在那裡有洗魯雅的三個兒子,約押、亞比篩、亞撒黑。亞撒黑腳快如野鹿一般;亞撒黑追趕押尼珥,直追趕他不偏左右。押尼珥回頭說:『你是亞撒黑嗎?』回答說:『是。』押尼珥對他說:』你或轉向左轉向右,拿住一個少年人,剝去他的戰衣。『亞撒黑卻不肯轉開不追趕他。押尼珥又對亞撒黑說:『你轉開不追趕我吧!我何必殺你呢?若殺你,有什麼臉見你哥哥約押呢?』亞撒黑仍不肯轉開。故此,押尼珥就用槍*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槍從背後透出,亞撒黑就在那裡仆倒而死。眾人趕到亞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在那裡有洗魯雅的三個兒子,約押、亞比篩、亞撒黑。亞撒黑腳快如野鹿一般」。洗魯雅是大衛的姐姐,約押、亞比篩、亞撒黑都是大衛的外甥;「亞撒黑腳快如野鹿一般」,他就追趕押尼珥,「直追趕他不偏左右」。亞撒黑窮追不捨,因為若殺了他,整個以色列國便告瓦解。「押尼珥回頭說:『你是亞撒黑嗎?』回答說:『是』」。押尼珥知道亞撒黑是約押的弟弟,所以先確認對方的身份。「押尼珥對他說:『你或轉向左,轉向右,拿住一個少年人,剝去他的戰衣。』亞撒黑卻不肯轉開不追趕他」。押尼珥不是怕被追上而遭殺害,而是怕殺死對方。「押尼珥又對亞撒黑說:『你轉開不追趕我吧!我何必殺你呢?若殺你,有什麼臉見你哥哥約押呢?』」押尼珥再三嘗試勸阻亞撒黑不要追趕他,免得被迫出手殺了他,以致與對方的哥哥約押結仇。「亞撒黑仍不肯轉開,故此押尼珥就用槍*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槍從背後透出」。「槍*」指槍矛的尖銳後端,用來將槍插在地上,「押尼珥就用槍*刺入他的肚腹」。「約押」是大衛軍隊的元帥,押尼珥不想殺他的弟弟「亞撒黑」而與約押結仇,所以兩次勸阻亞撒黑,但亞撒黑卻執意追趕他,結果被押尼珥所殺。「亞撒黑就在那裡撲倒而死。眾人趕到亞撒黑撲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就都站住」表示為他哀悼。

【約押和亞比篩追趕押尼珥,日落的時候,到了通基遍曠野的路旁,基亞對面的亞瑪山。便雅憫人聚集,跟隨押尼珥站在一個山頂上。押尼珥呼叫約押說:『刀劍豈可永遠殺人嗎?你豈不知終久必有苦楚嗎?你要等何時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趕弟兄呢?』約押說:『我指著永生的神起誓:『你若不說戲耍的那句話,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趕弟兄了。』於是約押吹角,眾民就站住,不再追趕以色列人,也不再打仗了。】「約押和亞比篩追趕押尼珥」,兩兄弟為報殺弟之仇,窮追不捨。「日落的時候,到了通基遍曠野的路旁,基亞對面的亞瑪山。便雅憫人聚集,跟隨押尼珥站在一個山頂上」。「便雅憫人聚集」大概是住在鄰近的便雅憫人聞訊趕來救援。「押尼珥呼叫約押說:『刀劍豈可永遠殺人嗎?」這話表示押尼珥的軍隊損失慘重,故有意叫停戰火。「你豈不知終久必有苦楚嗎?你要等何時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趕弟兄呢?』」挑起內戰的是押尼珥,呼籲停戰的也是押尼珥,想爭戰的時候他不提「弟兄」,想休戰的時候就打出「弟兄」的旗號。「約押說:『我指著永生的神起誓,你若不說戲耍的那句話,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趕弟兄了』」。「說戲耍的那句話」是指是你挑起爭端。「今日早晨」由此可見,他們從早晨到「日落」,已經打了整個白天了。「於是約押吹角,眾民就站住不再追趕以色列人,也不再打仗了」。約押接受停戰,「吹角」是收兵的訊號,「站住」就是停止追趕。【押尼珥和跟隨他的人整夜經過亞拉巴,過約旦河,走過畢倫,到了瑪哈念。】「經過亞拉巴」是指沿著約但河谷向北直走;「過約但河」是指從河西過到河東;「走過畢倫」指走過整個雅博河峽谷;「到了瑪哈念」是指回到王宮所在地。這就是說,押尼珥帶著他的軍隊,連夜回到瑪哈念他們的都城去了。

【約押追趕押尼珥回來,聚集眾民,見大衛的僕人中缺少了十九個人和亞撒黑。但大衛的僕人殺了便雅憫人和跟隨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眾人將亞撒黑送到伯利恆,葬在他父親的墳墓里。約押和跟隨他的人走了一夜,天亮的時候到了希伯侖。】「約押追趕押尼珥回來,聚集眾民」,是指回到基遍池旁,「見大衛的僕人中缺少了十九個人和亞撒黑」,猶大軍隊這一邊共折損了20個人,若減去決鬥的12個人,實際在戰鬥中死的僅有8個人。「但大衛的僕人殺了便雅憫人和跟隨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以色列軍隊共折損了360個人。可見約押這一邊的武技高強,遠勝押尼珥的手下。「眾人將亞撒黑送到伯利恆,葬在他父親的墳墓里」。「伯利恆」位於回希伯侖的途中,是大衛親族的居住地。「約押和跟隨他的人走了一夜,天亮的時候到了希伯侖」。從日落收兵,經伯利恆回到希伯侖,共走了一整夜。在這場爭戰中,兩方一共死了三百八十人,從此開始了「爭戰許久」(3:1)的內戰。在這樣的形勢中,大衛沒有擅自去拿下押尼珥,也沒有大行殺戮奪權。雖然他才是名正言順的以色列王,但他始終安靜的住在猶大家王位上,等候神,讓神來為他一一對付各樣困難,讓神親自為他開闢眼前崎嶇的道路。由此可見,大衛真是個敬畏神的人,他不等到神的時間來到,決不會自己去爭取。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大衛那樣,做一個專心等候神,敬畏神的人,這樣神也會為我們解決,我們自己不能解決的事!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6: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