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10: 1-32】【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記在下面。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在創世紀第十章中講到,挪亞的後代和邦國的由來。摩西首先說:【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記在下面。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記在下面」。這是闡明人類是出於同一個祖先,都是挪亞三個兒子的後代。「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說明神的賜福是如何應驗的,挪亞的兒子們在洪水之後不但「生養眾多」,而且「遍滿地面」(1:28),形成了世上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除了聖經,沒有其他書記載人類的來源。人類在這三個家族中,首先講到雅弗和含的後裔,最後講到閃的後裔,因閃族對於人類救主的歷史是非常的重要,在神救贖計劃中【女人的後裔】,將從「希伯」的後裔亞伯拉罕而出,所以閃族在最後提出。而本章所記的名字,大部分是指個人名字,但內中也出現一些邦國、宗族和城市的名字,大概是其創始人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雅弗的兒子是歌篾、瑪各、瑪代、雅完、土巴、米設、提拉。】雅弗的兒子「歌篾」是北歐人的始祖,「瑪各」是黑海北部韃靼人的始祖。「瑪代」是波斯人的始祖。「雅完」是南歐人的始祖。「土巴、米設」是黑海南部俄羅斯人的始祖。「提拉」是土耳其人的始祖。【歌篾的兒子是亞實基拿、利法、陀迦瑪。】「亞實基拿」可能是土耳其利基尼亞人的始祖。「利法」可能住在黑海南岸。「陀迦瑪」是弗呂家人的始祖。【雅完的兒子是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單。】「以利沙」可能是希臘伊奧利亞人的始祖。「他施」可能是西班牙人的始祖。「基提」是塞普勒斯人的始祖。「多單」可能是羅德島人的始祖。【這些人的後裔將各國的地土、海島分開居住,各隨各的方言、宗族立國。】雅弗的後裔一共有十四個宗族。人類散住各地原是神的旨意(9:1),而分散的原則包括了地域、種族和語言等三項。但在分散之後,人們竟產生了地域觀念、種族觀念和語言觀念,互相歧視,而成為人們不能和睦相處的主要原因。「海島」表示當時雅弗的後裔系散住於地中海沿岸的陸地和眾海島上。
【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含的後裔「古實」是衣索匹亞人的始祖。「麥西」是埃及人的始祖。「弗」是北非利比亞人的始祖。 「迦南」是迦南人的始祖。【古實的兒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瑪、撒弗提迦。拉瑪的兒子是示巴、底但。】源於古實的七族可能都住在紅海兩岸的非洲衣索比亞和阿拉伯半島。【古實又生寧錄,他為世上英雄之首。】「寧錄」字義是反叛、勇士。「他為世上英雄之首」,表示他的外貌魁偉,力量過人。挪亞的後代從寧錄開始崇尚暴力,「寧錄」所建立的眾城市大都在那一帶中久負盛名,寧錄就鼓動人們公然冒犯、藐視神。寧錄是含的後裔,含族的一些後代,後來成了神的百姓以色列人的仇敵。【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所以俗語說:』像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是指他在神面前嗜殺生靈,包括人口,就是目中無神。「所以俗語說:『象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他國的起頭是巴別、以力、亞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國的起頭是巴別」,「起頭」意思是開始的、主要的,寧錄的國度最主要的部份是巴別。人類在未分散到世界各地之前,起初都在示拿地一起建造巴別城和塔(11:1-4)。「巴別」是巴比倫的前身。「以力、亞甲、甲尼,都在示拿地」,「示拿地」,就是巴比倫平原。寧錄所建造的「巴別」,最後發展成巴比倫帝國和亞述帝國,長期成為神選民的仇敵。後來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擄去(王下17:23),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擄去(王下25:21)。
【他從那地出來往亞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間的利鮮,這就是那大城。】「他從那地出來往亞述去」,意思是把勢力擴張到北方的亞述地。「尼尼微」,是古時大城(拿3:3),就是先前的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利鮮等四座城聯合成功的。【麥西生路低人、亞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帕斯魯細人、迦斯路希人、迦斐託人;從迦斐托出來的有非利士人。】源於麥西的七族,大都住在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亞。「迦斐託人」,可能後來移居到地中海的克里特島。「非利士人」是「迦斐託人」,後來移居到地中海東岸靠近西乃半島的平原,後來與以色列人爭奪迦南地,就成了亞伯拉罕和他子孫的對頭(創26:8)。【迦南生長子西頓,又生赫和耶布斯人、亞摩利人、革迦撒人、希未人、亞基人、西尼人、亞瓦底人、洗瑪利人、哈馬人,後來迦南的諸族分散了。】源於迦南的十一族大都住在迦南地,最後都如挪亞所咒詛的,被別的民族征服、在歷史中消失了。「迦南的諸族分散了」,可能指部分赫人和亞摩利人後來移居到美索不達米亞一帶。【迦南的境界是從西頓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薩,又向所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這就是含的後裔,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國。】含的後裔一共有三十個宗族。當時迦南地的境界,北從黎巴嫩的西頓,南至迦薩走廊的南部;西從地中海沿岸,東至死海一帶地區。「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國」,「宗族」重在血緣關係;「方言」重在語言關係;「地土」重在地緣關係;「邦國」重在政治關係。
【雅弗的哥哥閃,是希伯子孫之祖,他也生了兒子。】閃的後裔定居在美索不達米亞及周邊地區和阿拉伯半島。「希伯」是希伯來人的直系祖先,「希伯來人」的民族名字源於「希伯」。挪亞三個兒子的大小順序很可能是雅弗、閃、含,因為挪亞500歲時做了父親(5:32),而閃是挪亞502歲時生的(11:10),含則是小兒子(9:24)。【閃的兒子是以攔、亞述、亞法撒、路德、亞蘭。】源於閃的五族,大部分都是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及周邊地區。「以攔」是波斯灣北部、伊朗西南的波斯人祖先。「亞述」居住的地方後來被寧錄侵佔。「亞法撒」住在底格里斯河中游東邊,是迦勒底人的祖先。「路德」是呂底亞人的先祖。「亞蘭」是亞蘭人的祖先。【亞蘭的兒子是烏斯、戶勒、基帖、瑪施。亞法撒生沙拉;沙拉生希伯,希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約坍。】「烏斯」是以色列東部和以東北部居民之祖。「戶勒」可能是敘利亞人之始祖。「基帖」是南敘利亞。「瑪施」也可能是敘利亞人之始祖。「沙拉」的居住地可能是米所波大米的北方。「希伯」是希伯來人的始祖。「名叫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人就分地居住」,這裡的記載表示,當第十一章耶和華使人分散全地的時候,正是以色列人的祖先「法勒」在世之時,希伯為他的兒子起名「法勒」,表示他因為敬畏神,順從了神要人分散全地的心意,並以此為記念。法勒是亞伯拉罕的祖先。「約坍」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祖先。
【約坍生亞摩答、沙列、哈薩瑪非、耶拉、哈多蘭、烏薩、德拉、俄巴路、亞比瑪利、示巴、阿斐、哈腓拉、約巴,這都是約坍的兒子。他們所住的地方,是從米沙直到西發東邊的山。】「亞摩答」是阿拉伯東南部葉門居民之祖。「沙列」是葉門北部人之祖。「哈薩瑪非」是葉門東部的居民。「耶拉」字義是「新月」,表明他們已經開始敬拜月神,住在葉門中西部。「哈多蘭」是阿拉伯南海岸一帶的居民。「烏薩」是葉門中西部的一個城市的居民。「德拉」表示栽培棕櫚的民,住處不明。「俄巴路」是葉門中西部居民中的一族。「亞比瑪利」的住處也不明。「示巴」和「哈腓拉」的名字在含的後裔中也出現過,可能這些地區有兩族混居。「阿斐」是阿拉伯南方的居民。「約巴」在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部。上述的13個人「都是約坍的兒子」。他們所住的地方是「從米沙直到西發東邊的山」,可能都位於阿拉伯半島南部。【這就是閃的子孫,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國。】閃的後裔一共有二十六個宗族。
【這些都是挪亞三個兒子的宗族,各隨他們的支派立國。洪水以後,他們在地上分為邦國。】本章除了挪亞和眾子之外,一共列出了七十個宗族,「七十」象徵「完全」,故本章是說明全人類如何從一本產生萬族,如何形成他們所住的疆界。那為什麼世界上會有白人、黑人、黃種人,為什麼不是統一膚色呢?這是由於環境的因素所導致的,也就是說,是為了人更好的適應環境而有不同的膚色。聖經使徒行傳17:26告訴我們:【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這"全地",包括陽光多的地方,如赤道附近,也包括陽光不多的地方,如南北兩極附近,當然也包括赤道與兩極的中間地帶。而在非洲陽光多的地方生存的人,為了適應非洲環境,於是膚色就進化為了黑色。皮膚內黑色素含量高,在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時,可以保護皮膚內部結構免遭損害,這是神對人類的恩典!而膚色淺的人,就如白色或黃色皮膚的人,他們是住在陽光少的地帶,他們因膚色淺在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時,可以製造足夠的維他命D,叫骨頭健全。這一切都是神對人類的憐憫和恩典!也是形成人類有不同膚色的原因。而本章清楚的指明,在洪水之後人類是出於同一個祖先,都是挪亞三個兒子的後代。為此,願我們今天都不要存狹隘的民族主義,因全世界的人都同出一源。我們要做的就是,竭力的傳福音,使萬民都作主的門徒,這樣在基督里我們就不再有國家、種族、文化等的分別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