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亞14: 1-21>

作者:霞步思  於 2024-6-5 06: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亞14: 1-21】【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你的財物必被搶掠,在你中間分散……。】在撒迦利亞書第十四章,也是最後一章中,先知撒迦利亞再次講述耶和華論以色列的默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你的財物必被搶掠,在你中間分散。因為我必聚集萬國與耶路撒冷爭戰,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搶奪,婦女被玷污,城中的民一半被擄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致剪除。】「耶和華的日子臨近」,就是神施行審判和毀滅的日子臨近,包括對個別城市和國家局部的審判,以及對全世界終極的審判,最終將應驗在基督再來【審判的日子】(太11:24)。「你的財物必被搶掠」,是指耶路撒冷城居民的財物必會被搶劫掠奪。「在你中間分散」,指列國大軍在耶路撒冷城中分贓割據財物。「因為我必聚集萬國與耶路撒冷爭戰」,這是預言末日的哈米吉多頓大戰。「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搶奪,婦女被玷污」,指聖城必被萬國大軍攻破,外邦人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啟11:2)。「城中的民一半被擄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致剪除」。在最後【一七之半】(但9:27)的大災難後期,全世界都將與耶路撒冷為敵,但聖城居民的一半,仍舊得以殘留在城中,未被完全剷除剿滅。【那時,耶和華必出去與那些國爭戰,好像從前爭戰一樣。那日,祂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們要從我山的谷中逃跑,因為山谷必延到亞薩。你們逃跑,必如猶大王烏西雅年間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樣。耶和華——我的神必降臨,有一切聖者同來。】「那時」,是指三年半的大災難結束之時。「耶和華必出去與那些國爭戰」,神必要借耶穌基督第二次降臨,率領天上眾軍和以色列大軍,去與跟隨敵基督的軍兵和萬國大軍爭戰(啟19:11-21)。「好像從前爭戰一樣」,是指就好像從前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時一樣。「那日,祂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當基督再來時,祂將降臨在祂昔日升天的橄欖山上(徒1:12)。「這山必從中間分裂」,指橄欖山必裂為兩半。「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是指橄欖山分別向南北方向移動,以致山的中部出現東西橫貫的極大裂谷。「你們要從我山的谷中逃跑」,指橄欖山裂成兩半所產生的東西橫貫山谷,剛好可供耶路撒冷城中居民從谷中逃跑。「因為山谷必延到亞薩」,指那日裂開的山谷必會一直延伸到「亞薩」,這是神給那些余民的應許,將他們逃跑的方向指明出來。「你們逃跑,必如猶大王烏西雅年間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樣」,主前8世紀中期的地震可能有7.8-8.2級,這次地震,很可能就是烏西雅年間的「大地震」。「耶和華我的神必降臨,有一切聖者同來」,是指耶穌基督第二次降臨時,將會有眾天使與祂同來(太25:31)。

【那日,必沒有光,三光必退縮。那日,必是耶和華所知道的,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那日,必沒有光,三光必退縮」。在基督再來的時候,日月星辰,都要退縮無光,極為威嚴。「那日,必是耶和華所知道的」,指那個日子唯獨神知道的。「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由於日光的效能已完全失去,所以既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是指耶和華的日子到了最後的階段才又重見光明。【那日,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一半往東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祂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全地,從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臨門,要變為亞拉巴。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就是從便雅憫門到第一門之處,又到角門,並從哈楠業樓,直到王的酒醡。人必住在其中,不再有咒詛。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那日,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這「活水」是從聖殿中流出來的(結四17:1-12),那時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的聖殿流了出來。「一半往東海流,一半往西海流」,這道「活水」分成兩股,分別流向東西方。「冬夏都是如此」,指全年四季都一直涌流不息。「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祂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那日」,全地都將接受神作王,萬民都將承認神是「獨一無二的」。「全地,從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臨門,要變為亞拉巴」,「迦巴」位於耶路撒冷東北(王上15:22),「臨門」位於耶路撒冷西南(尼11:29),從迦巴至臨門,代表猶大被擄之前的全境。「亞拉巴」指平原。耶路撒冷四周原為丘陵山地,將要變為一片平原。「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耶路撒冷城在四圍一片平原之中屹然高聳。「就是從便雅憫門到第一門之處,又到角門」,「便雅憫門」位於城的東北角。「第一門」位於城的西北角;「角門」指城牆西面轉角處的門,這裡是以耶路撒冷城的北面來描述城的東西寬度。「並從哈楠業樓,直到王的酒醡」,「哈楠業樓」位於城的最北面。「王的酒醡」位於城的最南面,這是以耶路撒冷城的西面來描述城的南北距離。「人必住在其中」,將有相當龐大數目的人口定居在城裡。「不再有咒詛」,就是不再因觸犯神而遭受天災人禍等責罰。「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因耶路撒冷真正成為平安之城,城內居民必安然居住。此時耶路撒冷的城牆還沒有重建,一片荒涼破敗(尼1:1-3),百姓必須憑信心才能接受這些預言。

【耶和華用災殃攻擊那與耶路撒冷爭戰的列國人,必是這樣: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舌在口中潰爛。那日,耶和華必使他們大大擾亂。他們各人彼此揪住,舉手攻擊。猶大也必在耶路撒冷爭戰。那時四圍各國的財物,就是許多金銀衣服,必被收聚。那臨到馬匹、騾子、駱駝、驢,和營中一切牲畜的災殃是與那災殃一般。】「耶和華用災殃攻擊那與耶路撒冷爭戰的列國人,必是這樣」,指凡是前來用武力攻擊耶路撒冷的外邦敵人,神必以災病擊打他們的身體。「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當他們的兩腳還在站立時,他們身體的皮肉必已腐蝕潰爛,而無法繼續進攻。「眼在眶中乾癟」,他們的眼球在眼眶中必已乾枯失明,而無法看見攻擊的目標。「舌在口中潰爛」,他們的舌頭在口中必已迅速爛掉,而無法咒罵褻瀆。「那日,耶和華必使他們大大擾亂」,正當外邦聯軍前來攻擊耶路撒冷城的時候,神必使他們之間產生極大的混亂。「他們各人彼此揪住,舉手攻擊」,指敵人中間自相殘殺。「猶大也必在耶路撒冷爭戰」,神的選民必要前來,為保衛耶路撒冷奮勇爭戰。「那時四圍各國的財物,就是許多金銀衣服,必被收聚」,指當時包圍耶路撒冷城各國聯軍,他們所攜帶的金銀衣服等大量財物,都必成為擄物。「那臨到馬匹、騾子、駱駝、驢,和營中一切牲畜的災殃是與那災殃一般」,指臨到敵人身上的災病,也必同樣地臨到他們用來運輸的各類牲口,以及營中食用的一切牲畜。這是預言末日決戰之後,仇敵的結局。

【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地上萬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的,必無雨降在他們的地上。埃及族若不上來,雨也不降在他們的地上;凡不上來守住棚節的列國人,耶和華也必用這災攻擊他們。這就是埃及的刑罰和那不上來守住棚節之列國的刑罰。】「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指戰後殘留的各國聯軍倖存者。「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他們必因在戰爭中親眼目睹以色列人的神是又真又活的大能神,故歸信祂,並且每年上到耶路撒冷來敬拜祂。「並守住棚節」,表明外邦人將被接納進聖約的恩典之中。
 「地上萬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的」,指全世界各地各族之中,還有不承認、不敬拜以色列的真神者。「必無雨降在他們的地上」,「雨」在此象徵神的降福,這就是說,神必不會降福給他們。「埃及族若不上來,雨也不降在他們的地上」,「埃及族」在此代表所有的外邦人,凡是不承認、不敬拜以色列的真神者,神必不會降福給他們。「凡不上來守住棚節的列國人,耶和華也必用這災攻擊他們」,「不上來守住棚節」表示不相信、也不敬畏真神,他們必得不到神的降福,甚至會被災病攻擊。「這就是埃及的刑罰和那不上來守住棚節之列國的刑罰」,對不相信、也不敬拜真神的人,神必以災病來刑罰他們。

【當那日,馬的鈴鐺上必有『歸耶和華為聖』的這句話。耶和華殿內的鍋必如祭壇前的碗一樣。凡耶路撒冷和猶大的鍋都必歸萬軍之耶和華為聖。凡獻祭的都必來取這鍋,煮肉在其中。當那日,在萬軍之耶和華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律法規定,要把「歸耶和華為聖」刻在大祭司冠冕的金牌上(出28:36),表明他是歸於神的。而在彌賽亞國度的日子,「馬的鈴鐺上必有『歸耶和華為聖』的這句話」,表明這是屬神之物。「耶和華殿內的鍋必如祭壇前的碗一樣」,「殿內的鍋」是敬拜者烹飪用具,最容易沾染污穢,「祭壇前的碗」是裝祭牲的血,用來潔凈祭壇和獻祭的人,被視為最潔凈的器皿,但當那日聖殿內所有的器物都必須保持潔凈,都分別為聖歸給神。「凡耶路撒冷和猶大的鍋都必歸萬軍之耶和華為聖」,指不僅聖殿之內的器物,甚至連整個聖地所有的器物也都必須保持潔凈,都分別為聖歸給神。「凡獻祭的都必來取這鍋,煮肉在其中」,指凡是獻祭的人都必須使用經過分別為聖歸給神的鍋來烹煮食物。「當那日,在萬軍之耶和華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迦南人」,代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將來在神的殿中不再存在。而《撒迦利亞書》的信息是從重建聖殿開始(1:16),一直到國度降臨、神在全地做王,完整地啟示了「耶和華的日子」。所以《撒迦利亞書》比其他先知書更完整地濃縮了基督再來的情況,而且是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排列的。而聖經的預言就成為我們路上之光,讓我們知道該怎樣行。為此,願我們都要看到主再來這件事,使我們得到提醒和警惕,我們就要把自己分別出來歸於神,等候耶和華的日子來臨!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0: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