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僕人的如何待主人>
讀經【6: 1-10】【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在提摩太前書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勸勉作僕人的如何對待他的主人,以及對傳異教人的指斥,並警告被錢財引誘離了真道的人。保羅首先說:【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 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僕人有通道的主人,不可因為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更要加意服侍他,因為得服侍之益處的,是通道蒙愛的。】「凡在軛下做僕人的」就是奴隸。「自己主人」在此特指不信主的主人。當時的社會是奴隸制度的社會,有一些作奴僕的人在信主以後,知道【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5:1),因此對主人的態度難免有改變,不再像從前那樣服從。所以使徒在此勸勉那些作奴僕的,應該知道他們的「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作僕人的既然信主,若主人還沒有信主,他就更應該顯出忠心,感動他的主人,叫他可以歸信主。如果作僕人的不盡僕人的本分,對主人不忠心、不恭敬、沒禮貌,就叫主的名受羞辱,使人誤解救恩的道理,就不能引導主人歸主,結果只有導致「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在保羅的書信中多次提到作僕人的如何待主人,彼得也教訓作僕人的怎麼對待主人(彼前2:18)。所以信徒【蒙召的時候是什麼身份,仍要在神面前守住這身份】(林前7:24),無論哪種身分都能自由地順服神,因此【當恭敬的,恭敬他。】(羅13:7)「僕人有通道的主人」,如果主人是信主的,僕人也是信主的,兩人在基督里便是弟兄關係。有些作僕人的因此便不再恭敬主人,反而輕看了主人,不再那麼殷勤地服侍主人。保羅針對這個問題提醒作僕人的,「更要加意服事他,因為得服事之益處的,是通道蒙愛的」。提摩太就要「以此教訓人,勸勉人」。今天奴隸制不復存在,但這一原則也可以應用於基督徒員工和老闆之間。基督徒員工不能因為自己所在公司的老闆是基督徒,「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不殷勤服侍,不尊重和順服老闆,卻要主人給他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待遇。但保羅在此特別更正這種觀念,信徒不但不能因此「輕看他」,反而「更要加意服事他」,因這是做在基督面前,就能使主人和僕人雙方都得著益處。
接著保羅說:【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傳異教」的人,就是那些假師傅。保羅在本書將結束時,再提到這些傳異教之人的情形,這些話不但是對提摩太講,也是對提摩太所牧養的以弗所教會講,使信徒知道,使徒保羅對這些假師傅的指斥,因他們「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就是耶穌基督在世上自己直接說的話,祂是神的羔羊,是與父同等的,是道路、真理、生命…。另外所有聖經裡面的話都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雖不是基督自己直接說的,但是聖靈借著神的僕人所說的,卻都是屬乎基督純正的話。「合乎敬虔的道理」,是指那些會使人產生敬虔生活的道理。聖經的真理就是引導人敬畏神,過敬虔的生活,而假師傅的道理卻是叫人離開神,過不敬虔的生活。所以他們是「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今天教會中也有類似的假師傅,他們不信基督真正復活,把基督的復活算作是精神的復活,並把一切叫人敬畏神的道理都看作是迷信、偏見和不合潮流。信徒若對基督純正的話缺乏清楚的認識,就會給那些傳異教的人有機可乘。
而假師傅敗壞的本質和所產生的惡果是:【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假師傅是「自高自大」,高抬自己,以為自己滿腹經綸,其實按他所該知道的,仍是「一無所知」。雖然這些假師傅「一無所知」,但他們卻「專好問難」,要把別人問倒,使信徒產生一種印象,以為那些在主的真道上虔誠追求、誠心愛主的人不見得比他們強,因為無法解答他們所問的難題,這樣他們的無知卻被遮蓋了。這些人又因喜歡「爭辯言詞」,這樣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假師傅因嫉妒那些敬虔愛主的人,自然會在信徒中間製造事端,挑撥是非。他們既然不能從真理方面來追求長進、得人的敬愛,就在暗中毀謗那些敬畏神的人,捏造各樣的壞話,叫信徒懷疑主的僕人、不信任那些忠心傳道的人。結果在教會裡就生髮彼此猜疑的心,這實在是「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邪惡不但使真理完全不能在他們心中佔有地位,也把他們所知道的真理完全奪去,以致他們只會在教會中為權益,為錢財爭競。因此「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他們懂得敬虔的事,可是他們卻把敬虔當作可得利益,這是最卑鄙的事。今天在教會中的假師傅,他們就是以敬虔當作賺取錢財的途徑。
但保羅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知足」,在此是指對屬世物質方面的知足。我們若要過敬虔的生活,對屬世的物質又有知足的心,「這便是大利」,就是有很大的益處,不但可以得神的喜悅,得到屬靈的祝福,而神也會實際供應我們物質上所需用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對今世的財物知足呢? 「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我們是空手來到這世上,並沒有攜帶任何身外之物。我們現在比起初來到世上沒有攜帶任何身外之物時,已經擁有了許多。而且當我們離開世界時,也是空手而去,不能隨身攜帶任何物品。就是在這世上我們得到了很多,但本身所能享用的仍然非常有限。不能享用的也是不能帶去,因此「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就是要以現在所有的為足,若存這樣的心,就不會在這世上妄自貪圖。保羅就以貪財的嚴重後果來警告我們:【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里,叫人沈在敗壞和滅亡中。】「那些想要發財的」,就是有強烈的慾望想要發財的人。窮人固然想要發財,有錢的人更會認為他們所有的錢還不夠,而「想要」愈多,結果就會陷在迷惑、落在罪惡的網羅與各樣的痛苦當中,最後必走向滅亡的道路,可見貪財是多麼的危險。
因此保羅又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因「貪財是萬惡之根!」所以貪財的罪會生出各樣的罪惡。當「有人貪戀錢財」時,就會被一些和錢財有關的事「引誘離了真道」,結果「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這是告訴我們,錢財只能給人帶來暫時的快樂,最終反而給人增加許多的愁苦。就如有人貪污受賄、挪用公款、詐騙盜竊,甚至走私販毒、綁架勒索、偷稅漏稅、拐騙婦女等無惡不作,而這種罪惡的行為就會給人帶來敗壞和滅亡。因此誰想要發財,就必掉進試探的網羅里,最終都是以悲劇收場,這些實在是活生生的例子。那麼今天我們是否也陷入貪戀錢財的危險中呢?若是,我們就要認罪悔改,如果不悔改,就是對聖經的提醒和警告麻木,這樣我們離開真道是遲早的事,這是非常危險的!為此,願每個信徒今天不但要接受使徒保羅在這裡的警告,還要倚靠耶穌基督,使自己不落入貪財的危險中,並要牢記主耶穌的教訓:【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