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5: 1-31】【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設擺盛筵,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在但以理書第五章中記載了,巴比倫王伯沙撒大擺筵席,在席上褻瀆神,最後神毀滅巴別倫帝國。先知但以理說:【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設擺盛筵,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伯沙撒歡飲之間,吩咐人將他父(或譯祖;下同)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王與大臣、皇后、妃嬪好用這器皿飲酒。於是他們把耶路撒冷神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皇后、妃嬪就用這器皿飲酒。他們飲酒,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伯沙撒王」,是巴比倫的最後一個王,他不是尼布甲尼撒的兒子,這「父」字,經文的小字說(或譯祖),伯沙撒是尼布甲尼撒的外孫,他父親拿波尼度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所以「伯沙撒」可以稱尼布甲尼撒為他的祖。當時的巴比倫帝國已經奄奄一息,瑪代波斯的軍隊兵臨城下。危急時刻,「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設擺盛筵,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這「一千」是一個約數,襯托出赴宴者人數眾多。並借著大宴賓客,「伯沙撒歡飲之間,吩咐人將他父(或譯祖;下同)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王與大臣、皇后、妃嬪好用這器皿飲酒」。這些「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原來放在國王的神庫中(1:2),是於主前606年約雅敬在位時(代下36:7)、597年約雅斤在位時(王下24:13)、587年西底家在位時(王下25:15)掠來的。「於是他們把耶路撒冷神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皇后、妃嬪就用這器皿飲酒」,這是公開褻瀆神。他們又「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以此來鼓舞士氣。伯沙撒王就是要讓他們知道,當年他們的神如何戰勝了以色列的神,今天也依然可以擊退瑪代波斯的攻擊,伯沙撒的驕傲可見一斑,這表明王和他的大臣沒有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神對尼布甲尼撒王的懲罰,他們都完全忽略了。
【當時,忽有人的指頭顯出,在王宮與燈台相對的粉牆上寫字。王看見寫字的指頭,就變了臉色,心意驚惶,腰骨好像脫節,雙膝彼此相碰,大聲吩咐將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進來,對巴比倫的哲士說:『誰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他必身穿紫袍,項帶金鏈,在我國中位列第三。』於是王的一切哲士都進來,卻不能讀那文字,也不能把講解告訴王。伯沙撒王就甚驚惶,臉色改變,他的大臣也都驚奇。】「當時」,就是當他們醉酒、褻瀆神的時候。「忽有人的指頭顯出,在王宮與燈台相對的粉牆上寫字」,這是神要刑罰伯沙撒王的神跡。「粉牆」,指塗了白石灰的牆。這「指頭」,是指手掌和指頭,不包括手臂。「寫字」,是神要審判伯沙撒的文字。「王看見寫字的指頭,就變了臉色,心意驚惶,腰骨好像脫節,雙膝彼此相碰」,伯沙撒驚得魂不附體,他的臉色就變了,他腰的關節搖動了,表示他及其懼怕渾身發抖而無法站得住。於是他「大聲吩咐將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進來,對巴比倫的哲士說:『誰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他必身穿紫袍,項帶金鏈,在我國中位列第三『」。「大聲吩咐」,反映出伯沙撒的驚慌,他希望立刻找到人讀出這個指頭所寫的字,然後再解釋它的意義。「他必身穿紫袍,項帶金鏈,在我國中位列第三」。這是王對凡能夠解釋這文字的人,提供極大的獎賞。「身穿紫袍,項帶金鏈」是尊貴地位的象徵。伯沙撒是攝政王,在國中位列第二,其他人最多只能在國中「位列第三」。
【太后(或譯:皇后;下同)因王和他大臣所說的話,就進入宴宮,說:『願王萬歲!你心意不要驚惶,臉面不要變色。在你國中有一人,他裡頭有聖神的靈,你父在世的日子,這人心中光明,又有聰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為術士、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袖。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又有知識聰明,能圓夢,釋謎語,解疑惑。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稱他為伯提沙撒,現在可以召他來,他必解明這意思。』但以理就被領到王前。王問但以理說:『你是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嗎?就是我父王從猶大擄來的嗎?我聽說你裡頭有神的靈,心中光明,又有聰明和美好的智慧。現在哲士和用法術的都領到我面前,為叫他們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無奈他們都不能把講解說出來。我聽說你善於講解,能解疑惑;現在你若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就必身穿紫袍,項戴金鏈,在我國中位列第三。『】自從尼布甲尼撒二十三年前去世以後,巴比倫朝代更換頻繁,但以理也年事漸高,可能早就遠離朝政,所以伯沙撒的周圍很少有人知道但以理的事迹。而「太后」的年紀比較大,所以聽說過但以理。因太后地位崇高,故不必等候皇帝召見,亦可直接入宮向王進言。她「說:『願王萬歲!你心意不要驚惶,臉面不要變色」。這實在是無用的請安,神所施行的審判,無人能更改。「在你國中有一人,他裡頭有聖神的靈,你父在世的日子,這人心中光明,又有聰明智慧,好象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為術士,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袖」。她對但以理的描述,是當時她所聽見的事實。「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又有知識聰明,能圓夢、釋謎語、解疑惑。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稱他為伯提沙撒;現在可以召他來,他必解明這意思」。太后的話不但有程序,也有說服力,「這人名叫但以理」,這名字就表明他是被擄的猶太人,因王正在褻瀆猶太人的神,所以叫王事先知道但以理的身份。同時她說:「尼布甲尼撒王又稱他為伯提沙撒」,表示王的先王也信任這位猶太人。「但以理就被領到王前。王問但以理說:「你是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嗎?就是我父王從猶大擄來的嗎?」王的問話充滿了傲慢和優越感。「我聽說你裡頭有神的靈,心中光明,又有聰明和美好的智慧」。伯沙撒重複太后所提出的有關但以理的超人才能。「現在哲士和用法術的,都領到我面前,為叫他們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無奈他們都不能把講解說出來」。王告訴但以理,他國內的哲士不能把這文字講解說出來。「我聽說你善於講解,能解疑惑;現在你若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就必身穿紫袍,項戴金鏈,在我國中位列第三」。王強調若但以理能讀神所寫的文字,把講解告訴王,他要把三項獎賞賜與但以理。
【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說:『你的贈品可以歸你自己,你的賞賜可以歸給別人;我卻要為王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王。王啊,至高的神曾將國位、大權、榮耀、威嚴賜與你父尼布甲尼撒;因神所賜他的大權,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戰兢恐懼。他可以隨意生殺,隨意升降。但他心高氣傲,靈也剛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奪去榮耀。他被趕出離開世人,他的心變如獸心,與野驢同居,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濕,等他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憑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國。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兒子(或譯:孫子),你雖知道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將祂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嬪用這器皿飲酒。你又讚美那不能看、不能聽、無知無識、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管理你一切行動的神。】「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說:『你的贈品可以歸你自己,你的賞賜可以歸給別人;我卻要為王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王」。但以理拒絕王的贈品和賞賜,但他站立在王前預備講解。但他首先對王說:「王啊!至高的神曾將國位、大權、榮耀、威嚴賜與你父尼布甲尼撒」。先知用過去的歷史來教訓伯沙撒王,並指出巴比倫不是尼布甲尼撒的,也不是伯沙撒的,因為地上一切的國權都在至高神耶和華神的手中。「因神所賜的大權,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戰兢恐懼。他可以隨意生殺,隨意升降」。尼布甲尼撒既是有絕對權柄的君王,他也不可在神面前狂傲自誇,因至高神有掌握人的生死禍福的權柄。「但他心高氣傲,靈也剛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奪去榮耀」。尼布甲尼撒王因 「心高氣傲,靈也剛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神革去王位。「他被趕出離開世人,他的心變如獸心,與野驢同居。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濕;等他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憑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國」。這些都是真實的歷史。但以理就是要高舉至高的神,強調至高神絕對的主權。「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兒子(或作「孫子」),你雖知道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但以理毫無畏懼的責備伯沙撒王,他雖知道他祖父尼布甲尼撒王的一切,不過他的心仍不自卑,而且比先王的心更驕傲。「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將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嬪用這器皿飲酒。你又讚美那不能看,不能聽,無知無識,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管理你一切行動的神」。先知用直言來責備王的罪。尼布甲尼撒被神管教之後,終於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憑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國」。但伯沙撒「雖知道這一切」,卻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反而「向天上的主自高」,用聖殿的器皿高抬自己,不肯將榮耀歸給神,
【因此從神那裡顯出指頭來寫這文字。『所寫的文字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講解是這樣:彌尼,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里,顯出你的虧欠。毗勒斯(與烏法珥新同義),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因此從神那裡顯出指頭來寫這文字」。「因此」表示,就在他們褻瀆神的時候,神就開始了審判。「從神那裡顯出指頭「,意思是由神所寫出來的。「寫這文字」,就是向褻瀆神的王發表審判。「所寫的文字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但以理把神所寫成的文字念出來了,這是迦勒底的哲士所不能讀出來的。「講解是這樣:彌尼,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但以理講解這些字的意思:「彌尼」,意思是數算,「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里,顯出你的虧欠」。表示神已經用天平稱過伯沙撒王,顯出了他的虧欠,就是他的罪惡過重。「毗勒斯(與「烏法珥新」同義),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毗勒斯」的意思是被分裂。巴比倫將要被分裂「歸於瑪代人和波斯人」。【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穿上,把金鏈給他戴在頸項上,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三。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瑪代人大流士年六十二歲,取了迦勒底國。】聽到這樣的壞消息,伯沙撒還是故作鎮定地兌現了承諾的賞賜,「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穿上,把金鏈給他戴在頸項上,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三」。因為他並不知道「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因為伯沙撒極度惡劣地褻瀆神,所以神的審判立刻執行了。而巴比倫帝國的結局也來到,「瑪代人大流士年六十二歲,取了迦勒底國」。大巴比倫帝國就如此滅亡了,被神歸給瑪代人和波斯人。這就顯明「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憑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國」。神是掌管歷史的主宰,祂按照自己永恆的計劃和旨意引導歷史的進程。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借本章思想驕傲人的結局,我們就不可有驕傲之心,不要誇耀自己的能力,不要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免得我們也落到神的懲罰中。我們都要謙卑在神面前,將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績,歸榮耀於神,並且要存敬畏神的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