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前3: 1-13】【我們既不能再忍,就願意獨自等在雅典……。】在貼撒羅尼迦前書第三章中,使徒保羅說到他對貼撒羅尼迦信徒的關愛和挂念,他說:【我們既不能再忍,就願意獨自等在雅典,打發我們的兄弟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執事的(作神執事的:有古卷是與神同工的)提摩太前去,堅固你們,並在你們所信的道上勸慰你們,免得有人被諸般患難搖動。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我們既不能再忍」,這裡的「我們」,在書信中常使用這種複數第一人稱,其實是指保羅自己。「既」是指保羅在前面所說他對貼撒羅尼迦信徒的關愛和挂念,卻又不能親身到他們中間去。「不能再忍」,是愛心的激動到了頂點,無法抑制。保羅惟恐靈命尚屬幼稚的帖撒羅尼迦信徒在患難中難以站穩。「就願意獨自等在雅典」,按使徒行傳十七章的記載,保羅離開帖撒羅尼迦后,經過庇哩亞到了雅典,等了一陣子。因他心裡很急切想知道帖撒羅尼迦信徒的情形,後來聽說他們正在為基督遭遇「諸般患難」,他就「打發我們的兄弟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執事的(作神執事的:有古卷是與神同工的)提摩太前去,堅固你們,並在你們所信的道上勸慰你們」。「基督福音」,也就是【神的福音】(2:2)、【主耶穌的福音】(帖后1:8)、【我們的福音】(1:5)。提摩太是保羅福音的兒子,又是保羅得力的同工,並且是「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執事的」。「在基督福音上」,是指工作的主要任務為傳揚基督的福音,「作神執事的」,指工作的職稱或名份。保羅如此鄭重地提到提摩太的職責,就是要貼撒羅尼迦的信徒不可因提摩太年輕而小看他。「堅固你們…勸慰你們」,是說明「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執事的」,不僅是傳福音引人信主,還包括堅固、勸慰那些已接受福音的信徒。「免得有人被諸般患難搖動」。這「患難」,是指帖撒羅尼迦信徒所遭遇的迫害。「搖動」,是指當信徒受到迫害時,內心苦惱,有可能會誤以為所信的神不真實,以至動搖信心。「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表明保羅在帶他們信主的時候就對「受患難」的問題有清楚的教導,現在是提醒他們。信徒「受患難原是命定的」,並非偶然的意外,而是生命成長的必經之路,所以不必奇怪驚慌。信徒為義受患難,並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是因為失去了神的恩典,而是證明他們是被揀選蒙恩的人,【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腓1:29)
【我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預先告訴你們,我們必受患難,以後果然應驗了,你們也知道。】保羅在未離開帖撒羅尼迦之前,已經預先告訴帖撒羅尼迦信徒將會受到患難,後來果然應驗了,因為這是保羅憑著他對屬靈原則的認識和豐富的屬靈經歷而說的。帖撒羅尼迦信徒果然照著使徒所預言的受逼迫,這是可喜的,證明他們的腳步沒有偏離正路,否則使徒的預言就不應驗了。「你們也知道」,表示保羅不只一次提醒信徒,叫他們對可能遭遇的患難早作準備。信徒重生得救之後,不但不會從此生活輕鬆、一帆風順,而且往往會成了世人毀謗和排斥的對象,這正是我們站在神一邊、配得神國度的記號(帖后1:4-5)。【為此,我既不能再忍,就打發人去,要曉得你們的信心如何,恐怕那誘惑人的到底誘惑了你們,叫我們的勞苦歸於徒然。】這是保羅第二次提到「不能再忍」,可見他對帖撒羅尼迦信徒多麼的關切,對他們所受的苦害內心十分焦急,也說明他打發提摩太去的目的,是要知道他們信心的情形,是否果真被那些誘惑他們的人誘惑了。那些逼迫教會的人,除了逼迫之外,還在道理上引誘信徒,使他們放棄所信的道。「叫我們的勞苦歸於徒然」,意思是帖撒羅尼迦信徒若真的因為人的逼害和誘惑而信心搖動,甚至跟從了那些誘惑他們的人,那就叫保羅的勞苦落空了。而撒但試探信徒的目的,就是要攔阻並破壞神的執事所完成的福音工作,使其歸於徒然。【但提摩太剛才從你們那裡回來,將你們信心和愛心的好消息報給我們,又說你們常常記念我們,切切地想見我們,如同我們想見你們一樣。】「但提摩太剛才從你們那裡回來」,指回到哥林多(徒18:5),保羅就在哥林多寫了這封親切、鼓勵的信給在帖撒羅尼迦的信徒。信徒的「信心和愛心」,是提摩太回來所帶的第一個好消息。「又說你們常常記念我們」,這是提摩太所帶的第二個好消息,信徒們對保羅等人的記念,表示他們對他充滿敬愛,並未棄絕他所傳給他們的教訓。【所以,弟兄們,我們在一切困苦患難之中,因著你們的信心就得了安慰。】「我們在一切困苦患難之中」,是指保羅此時正在哥林多遭遇猶太人的「抗拒、毀謗」(徒18:6)。承受了「一切困苦患難」的保羅和同工們不但用真道「堅固、勸勉」了初信者,也「在一切困苦患難之中」因著初信者的信心「得了安慰」,所以說:【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后1:5)
【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帖撒羅尼迦信徒能「靠主站立得穩」,這對保羅來說,主所託付他的工作就不至受到虧損,主的名因信徒的見證大得榮耀。 「我們就活了」,是指保羅心靈里的重擔脫落、靈里重新得力。傳道人最大的喜樂,不是教會的規模、人數的多少,而是神所交託的羊「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在神面前,因著你們甚是喜樂;為這一切喜樂,可用何等的感謝為你們報答神呢?】保羅之前說到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是他們的喜樂(2:19-20),而這裡的「這一切喜樂」,是指因帖撒羅尼迦信徒而有的喜樂。「何等的感謝」,是指感謝之情無法用筆墨來加以形容。「為你們報答神」,指帖撒羅尼迦信徒的表現,完全歸功於神在他們中間的工作。【我們晝夜切切地祈求,要見你們的面,補滿你們信心的不足。】「我們晝夜切切的祈求」,表達出保羅禱告的熱切。「要見你們的面,補滿你們信心的不足」,「補滿」,使完全之意。帖撒羅尼迦信徒已經在「信心和愛心」上有美好的見證,已經在「諸般患難」和「誘惑」面前,「靠主站立得穩」,但這不是說他們已經到了完全的地步。所以忠心的神仆,不但要為信徒信心的長進而感謝神,也要常常「補滿」他們「信心的不足」,而勉勵他們更加進步。有些傳道人認為,真理其實很簡單,所以不必花太多時間讀經,這實際上是看高了自己,看輕了聖經,更是對屬靈爭戰的無知。如果真理就是那麼幾句話,為什麼神還要賜下六十六卷聖經呢?既然幾個小時就能講明福音,為什麼保羅還需要寫信補滿他們「信心的不足」呢?因此我們不能讀完幾遍聖經就夠了,還要每天從聖經領受新的恩典、靠神的話語使心意更新而變化。
【願神我們的父和我們的主耶穌一直引領我們到你們那裡去。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祂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這是保羅祝禱的話,也是他的心愿,「願神我們的父和我們的主耶穌,一直引領我們到你們那裡去」。保羅願神引領他和帖撒羅尼迦信徒相見,但他將自己的腳步放在神的引導之下。「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保羅又願主叫帖撒羅尼迦信徒愛心能「增長、充足」,不但弟兄彼此相愛,並且也要愛「眾人」。「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這說明信徒如何彼此相愛?如何愛眾人?愛心怎樣才能長大充足?只要看使徒所留下的榜樣就明白了。「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好使」說明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增長充足,是使我們屬靈的生命有穩固真實的根基。「當我們主耶穌同祂眾聖徒來的時候」,這裡「眾聖徒」是指在主里已經安息了的聖徒,他們要跟祂一同降臨(4:13-18)。使徒不是要我們注意主來的準確日子,而是要我們注意主再來時,我們是否「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成為聖潔」既是神白白的恩典,也是神呼召我們的旨意和命令(4:3),包括在生命上「成為聖潔」(帖后2:13),也就是生命一次【借著聖靈得成聖潔】(彼前1:2),分別為聖歸給神。生命的成聖是每個信徒在重生得救時已經完成的事實,成聖的根據是基督的寶血(來10:29),所有的信徒都被稱為「聖徒」(羅1:7)。而信徒在生活上「成為聖潔」,就是要一生持續效法基督(林后3:18)、脫離罪。所以信徒生活的成聖要到基督再來的時候才能達到完全。「無可責備」不是指全然無罪、完美無缺,而是指與神的關係正確,靠著基督的寶血認罪得潔凈(約壹1:8-10)。而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后5:10) 公義的主斷乎不會將行善行惡,為主而活或為己而活的信徒同等看待。為此,願我們都要立下志向為主而活,要遵照主的旨意行,這樣當主耶穌再來時,我們就能「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