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但3: 1-30>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10-26 05: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但3: 1-30】【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高六十肘,寬六肘,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在但以理書第三章中,當尼布甲尼撒王聽完但以理的解夢后,他知道自己是像的金頭,而他巴不得那像全是金的,好使他的國度永遠長久堅固,所以他造了一個金像代替那像。先知但以理說:【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高六十肘,寬六肘,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將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召了來,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於是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聚集了來,要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那時傳令的大聲呼叫說:『各方、各國、各族(原文是舌;下同)的人哪,有令傳與你們:你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當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因此各方、各國、各族的人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但以理為尼布甲尼撒王解了夢,使王感到萬分欽佩與驚訝,甚至向他下拜,歸榮耀給但以理的神,而且重賞但以理名貴的禮物,並升他為總理,這是神保守了他們,使他們轉危為安,為神作了見證。而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對自己只是「金頭」不滿意,於是「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高六十肘,寬六肘,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這像高「高六十肘,寬六肘」,大約是27米高、2.7米寬,就像一個八層樓的高塔,讓人遠遠就可以看到,尼布甲尼撒王希望以此來象徵他的帝國永遠堅固、榮耀。「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將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召了來,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這個名單是按等級排列的。「行開光之禮」,就是聚集為金像行竣工奉獻典禮。這些人「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他們都欣然預備好自己,要遵行偶像假神儀式的號令。「那時傳令的,大聲呯叫說」,是指傳達國王諭令的傳令官,在大會上高聲呼喊。「各方,各國,各族的人哪,有令傳與你們」,是指這個諭令是下達給帝國內所有屬國,以及不同種族和語言的人民,全體都須遵行。在角聲齊鳴,各樣樂器聲音齊發的時候,「就當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就是五體投地,向金像禮拜。「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就是處以活活被燒死的死刑。

【那時,有幾個迦勒底人進前來控告猶大人。他們對尼布甲尼撒王說:『願王萬歲!王啊,你曾降旨說,凡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聲音的都當俯伏敬拜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窯中。現在有幾個猶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倫省事務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王啊,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迦勒底人」,就是巴比倫那些以占卜、觀星象為業的特殊階級,他們「進前來控告猶大人」,可能是出於嫉妒,因為那時但以理【掌管巴比倫的一切哲士。】(2:48)這些人不但不感謝但以理的救命之恩(2:24),反而尋找機會控告「王所派管理巴比倫省事務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並用王自己的命令來激怒王,就是要將對方置之死地。但以理很可能並不在場,所以本章並未提到他的態度,而但以理的態度將在與本章對應的第六章中表現。「王啊,這些人不尊重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向你所立的金像下拜」,在這些人看來,不跪拜金像,就是不尊重王,不事奉王的神。

【當時,尼布甲尼撒沖沖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帶過來,他們就把那些人帶到王面前。尼布甲尼撒問他們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嗎?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當時尼布甲尼撒沖沖大怒」,因這三個猶太人公然反抗王的命令,使得王勃然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帶過來,他們就把那些人帶到王面前」,王要當面審問他們,確定有罪后才施予刑罰。「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不向我所立的金像下拜」,這是再一次確認,他們不跪拜金像,也就是不事奉假神。「是故意的嗎?」王似乎有意給他們機會,得以開脫不遵王命的罪名。「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意指死罪可免。「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意指便沒有補救的機會了。「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尼布甲尼撒王為了強調自己的權勢和處罰的確實性,認為任何神都無法救他們脫離自己的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他們承認迦勒底人指控的事實,所以不必自我辯護。因為神的百姓遵行神的旨意並不羞恥,所以既不用撒謊、也不必辯解。「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意指即便被你扔在烈火的窯中,「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他們相信所事奉的神的能力,烈火的窯算不得什麼。「王啊,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這是針對王的話「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所作的回答。「即或不然」,不是對神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動搖,乃是對神「救」與「不救」的尊重,即使神不施拯救,仍不改變對祂的信仰。「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這是寧死不屈的宣告。這三人不需要反覆禱告之後才作回答,而是立刻宣告不肯事奉別神、敬拜偶像,因為這是神早已清楚指示的旨意(出20:2-6)。而他們之所以能在生死的大事上有信心,是因為他們首先在吃喝的小事上忠心,早已經歷了神的信實(1:11-16)。

【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將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這三人穿著褲子、內袍、外衣,和別的衣服,被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因為王命緊急,窯又甚熱,那抬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燒死。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意指他滿腔怒氣,不能控制。「變了臉色」,指怒形於色。「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鼓動風箱加高熱度,乃是為了確實置他們於死地。「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就是挑選強壯有力的人來執行任務。 「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防止他們反抗與逃脫,確實拋進火窯中。「王命緊急」,使得那些抬的人慌張往火窯跑。「窯又甚熱」,意指火勢很大。「都被火焰燒死」,指抬的人連同被抬的人都被捲入火焰中,以致抬的人反而被燒死了。「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表明他們三個人確實被拋在火窯中。【那時,尼布甲尼撒王驚奇,急忙起來,對謀士說:『我捆起來扔在火里的不是三個人嗎?』他們回答王說:『王啊,是。』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窯門,說:『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裡來吧!』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了。】「那時尼布甲尼撒王驚奇」,表示王看到了令他感到驚奇的景象。「急忙起來」,以便能看清楚火窯內的情形。 「對謀士說:『我捆起來扔在火里的不是三個人嗎?』」王問身邊的謀士,核對被拋到火窯內的確實是三個人。「他們回答王說:王啊,是」,謀士的回話證實只有三個人被拋。「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王驚奇的發現多了一個人。 「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王又看到驚奇的景象,就是捆綁的繩索被火燒毀了,但人未被燒傷,還能行走自如。「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這裡沒有說這第四個人是誰,可能是一位天使,或是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不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這三位忠實的信徒在經受最嚴峻的考驗時,神介入了,目的是為了讓祂的名得稱頌。「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窯門,說:『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裡來吧!』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了」。「至高神的僕人」,王承認他們所事奉的是統管宇宙萬有的【萬神之神】(2:47)。神並沒有救拔三人立刻脫離火窯,而是把他們留在火窯里,讓眾人看得清清楚楚,然後才在尼布甲尼撒的命令下「從火中出來了」。

【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謀士一同聚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尼布甲尼撒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祂差遣使者救護倚靠祂的僕人,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現在我降旨,無論何方、何國、何族的人,謗讟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遲,他的房屋必成糞堆,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那時王在巴比倫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謀士一同聚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這些人親眼見證烈火無法燒傷他們,這是一項超自然的神跡,因這三個人並沒有任何被火燒過的跡象,絕對不是自然現象。因此尼布甲尼撒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祂差遣使者救護倚靠祂的僕人」。「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王承認他們向神忠貞不移的信心,不肯在真神之外,事奉敬拜別的神,致使神差遣使者解救他們的性命。王第二次降旨宣布:「謗讟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遲,他的房屋必成糞堆」,就是凡是毀謗他們所信的神者,就必受到肢解的刑罰,他的住房將被摧毀成為廢墟或垃圾堆。因為他們在「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竟然能使驕傲的世界之王宣告:「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以致把神的名傳遍了整個新巴比倫帝國。「那時王在巴比倫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是提拔他們,高過原來的職位,這都是神自己的作為。耶和華上帝是全能的神,祂可以從火中拯救祂的僕人,祂的能力是無可置疑的。不但如此,祂是信實的,按祂的計劃拯救那些忠於祂的選民。而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都是真心敬拜神,深信祂是全能的,祂若願意,必能從火中把他們救出來;他們也尊重神的主權,無論祂拯救與否,他們寧死也絕不背叛祂。由於他們對神有信心,便能在任何環境之中仍對祂忠心,樂意接受祂一切的安排。今天神把我們放在這個時代、這個國家、這個處境中,同樣把這見證的使命交託給我們。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活出堅定信靠神,絕對忠於神的美好的見證,使那些不認識真神人,也因著我們忠心信靠神的見證,像尼布甲尼撒王一樣宣告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