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4: 1-18】【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在歌羅西書第四章,也是最後一章中,使徒保羅首先提醒身為作主人的信徒:【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你們作主人的」,指作主人的信徒,但他們的僕人未必信主。主人若是【奉主耶穌的名】(3:17)說話行事,就「要公公平平地待僕人」,就是要公正、公平、合理的待僕人,不要剝削僕人該享有的利益,不要仗勢虧負或欺騙僕人所應得著的好處。保羅並沒有譴責奴隸制度,沒有為奴隸爭取人權,而是提醒身為信徒的主人,不論對僕人說什麼、做什麼,都必須「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就是要他們思想如何向這位主交帳,而這位主【並不偏待人。】(3:25)【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恆切禱告」,意即堅忍、堅定不放鬆地禱告,它表明禱告的人對神的不斷倚賴,和對神的旨意不斷的等候。這「警醒」,是特指感恩方面要警醒。信徒承受了神許多的恩典,就如禱告蒙應允,在困苦中得蒙神拯救,在日常生活中得神默然的愛護…,但卻常常缺乏「警醒」地覺察,那是神的恩典而感恩,所以使徒勸告信徒要「警醒感恩」。【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保羅有很大的屬靈恩賜和成就,但他在許多書信中都要求弟兄們為他們代禱。此時保羅身陷獄中,卻沒有請歌羅西人為自己的出獄或獄中的需要代禱,而是「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因為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為此被捆鎖」。神也的確給他敞開了傳道的門,保羅在獄中所寫的書信,兩千年來已經造就了無數的人。「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就是既不多說、也不少說,只照著聖靈的帶領透澈地講明「基督的奧秘」。傳福音的人若是不順從聖靈,必然會說出許多不該說的話、沒有恩典的話、充滿血氣的話,不但無法闡明「基督的奧秘」,還會給魔鬼留下破口。【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光陰」是指神所賜予的「時機」,「愛惜光陰」,就是要抓住神所賜給我們的機會,傳揚基督的福音。「外人」,指教會之外不信的人。信徒【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3:2),但卻不要與世隔絕,而是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也就是把握時機、借著從上頭而來的智慧,用生活和言語向還不信主的外人作見證,並且引導他們悔改歸主。雖然我們要抓住每個時機傳揚基督的福音,但我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就是言談溫雅、親切、莊重、有涵養。「用鹽調和」,就是說話帶著恩惠,這樣我們就要求主賜下智慧,讓自己「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有我親愛的兄弟推基古要將我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他是忠心的執事,和我一同作主的僕人。我特意打發他到你們那裡去,好叫你們知道我們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們的心。】「推基古」,是保羅「親愛的兄弟」,他從使徒行傳二十章開始,始終跟隨保羅,保羅寫本書時,他正與保羅在羅馬。「推基古」 是送達本信的人,也是《以弗所書》(弗6:21)和《腓利門書》(西4:9)的送信人。在保羅第三次宣教旅程結束時,「推基古」作為亞細亞教會的代表之一,和保羅一起抵達耶路撒冷(徒20:4)。保羅稱他為「忠心的執事,和我一同作主的僕人」,說明推基古是忠心與保羅一同事奉主的人,他要向歌羅西人為保羅報平安,以便安慰他們。保羅自己身陷牢獄,心裡念念不忘的卻是安慰、鼓勵眾教會。保羅在監獄里的「光景」,居然能「安慰」歌羅西信徒的心,表明這個「光景」不是外面的環境,而是裡面的「光景」。
【我又打發一位親愛忠心的兄弟阿尼西謀同去;他也是你們那裡的人。他們要把這裡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阿尼西謀」,是歌羅西教會信徒腓利門家裡的奴隸,因偷了主人的財物潛逃,他卻在羅馬遇見保羅,因保羅所傳的福音而得救。保羅趁此機會送他回去,要腓利門接納並原諒他(門8-19)。「親愛忠心的兄弟阿尼西尼」,此話表明阿尼西母悔改得救後有真實的改變,他與保羅彼此愛心相待,凡交代給他的事,無不盡心竭力的去作。「他也是你們那裡的人」,指他來自歌羅西。
【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裡,你們就接待他。)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這裡是保羅向信徒問安,「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亞里達古」,是馬其頓的帖撒羅尼迦人(徒20:4),保羅在以弗所受銀匠底米丟所引起的騷亂圍住時,亞里達古和該猶也一同跟保羅被人拿住擁進戲院去(徒19:29),按保羅在林后1:8-9的描寫,當時的情形是【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所以他可以說是跟保羅共患難、同勞苦的忠心同工。「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裡,你們就接待他。)」「巴拿巴的表弟馬可」,就是《馬可福音》的作者,他參與了保羅第一次傳道旅程(徒13:5),但中途退出(徒13:13)。在保羅第二次傳道旅程出發之前,保羅因他的緣故和巴拿巴爭論,導致二人分開(徒15:36-39)。經過多年,馬可早已重得保羅的接納和賞識,並成為保羅的得力助手(提后4:11)。「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保羅特為此事,寫了一封推介馬可的公函。「他若到了你們那裡」,這句話表明他正要出發或正在途中。「你們就接待他」,可能因怕知悉馬可過去歷史的人,對他仍持懷疑的態度。「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耶數」的羅馬名字「猶士都」。「奉割禮的人」,即指猶太人。「為神的國與我一同作工的」,保羅的事工主要是向著外邦人(徒9:15),故和保羅在一起的同工,多半為外邦人信徒,僅有亞里達古、馬可、耶數等三位猶太人信徒,甘願與保羅同在外邦人中間作工,叫他的心裡得安慰。
【有你們那裡的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以巴弗問你們安。他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地祈求,願你們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他為你們和老底嘉並希拉坡里的弟兄多多地勞苦,這是我可以給他作見證的。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有你們那裡的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以巴弗問你們安」,「以巴弗」,是最初在歌羅西傳道的人(1:7-8),所以保羅說「你們那裡的人」,指他來自歌羅西。他到羅馬可能是代表歌羅西教會向保羅報告歌羅西教會的情況(1:7-8)。而以巴弗「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地祈求」,就是願信徒「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這樣他們就不會被假師傅所迷惑。「以巴弗」,也是勞苦工作的人:「他為你們和老底嘉並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的勞苦」,「老底嘉並希拉坡里」,都在歌羅西附近。「這是我可以給他作見證的」,保羅特別加上這句話,一方面要歌羅西信徒尊重以巴弗,另一方面證明以巴弗是勤勞忠心的工人。「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醫生路加」,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底馬」是保羅的同工(門24),後來因貪愛世界而離棄了保羅(提后4:10)。
【請問老底嘉的弟兄和寧法,並她家裡的教會安。你們念了這書信,便交給老底嘉的教會,叫他們也念;你們也要念從老底嘉來的書信。要對亞基布說:『務要謹慎,盡你從主所受的職分。『】「寧法」是一位姐妹,老底嘉的教會可能在她家裡聚會。初期教會尚無成文的新約聖經,當時是在眾教會之間傳閱使徒們的「書信」。「你們也要念從老底嘉來的書信」,可能就是《以弗所書》,他們讀完之後,也會轉來給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讀。初期教會還沒有成文的新約聖經,使徒們的書信在眾教會之間傳閱、抄錄,為教會建立根基(弗2:20)。「亞基布」,是歌羅西教會中的一名信徒,以巴弗滯留在羅馬期間,把牧養歌羅西教會的「職分」交託給他,因此保羅囑咐他「務要謹慎,盡你從主所受的職分」。
【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你們要記念我的捆鎖。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使徒保羅在結束本封書信時,他向信徒「親筆問安」,這是因為保羅的書信大體上是自己口述,而由別人代筆寫下來(羅16:22),於結尾時再由保羅親筆簽名以為記號。保羅請歌羅西人記念他的「捆鎖」,這也提醒他們,傳道者的鎖鏈並不能捆住神的道。保羅就以:「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的祝福,結束了《歌羅西書》。 而在《歌羅西書》短短的四章中,使徒保羅把基督的超越性啟示出來,這一面是針對異端錯誤的教訓,另一面是要歌羅西聖徒更深地認識基督:祂是神一切的豐盛,祂是獨一至高且無可比擬的一位!祂是教會全體之首,當在凡事上居首位,因此在教會中絕不可有任何東西取代基督!為此,願我們今天也都要真正認識基督的超越,因神的一切豐盛在基督里,我們有了基督,就有了一切,這樣我們就要在教會中、在家庭里、在社會上活出得勝的生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