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神在巴比倫興起的見證>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10-6 19: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神在巴比倫興起的見證>
讀經【但1: 1-16】【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在但以理書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講到,神在巴比倫興起的見證,就是但以理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先知但以理首先說:【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主將猶大王約雅敬,並神殿中器皿的幾份交付他手,他就把這器皿帶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廟裡,放在他神的庫中。】「猶大王約雅敬」是約西亞的長子,主前609年被埃及法老尼哥二世扶植為傀儡王(王下23:34-37)。「在位第三年」,這和耶利米所說的【約雅敬第四年】(耶25:1),是同一年。差一年的原因是,當時但以理是在巴比倫,按照巴比倫式的演演算法,登基年不算為第一年,而耶利米則在以色列,是按照以色列式的演演算法,登基年算為第一年。那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後來聽到父王去世的消息,即返巴比倫並且繼承王位。尼布甲尼撒這次征服耶路撒冷,使約雅敬向他稱臣,「他就把這器皿帶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廟裡,放在他神的庫中」。表面上,是巴比倫王「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巴比倫得勝了,外邦的偶像贏了以色列的神。但實際上,這是「主將猶大王約雅敬,並神殿中器皿的幾分交付他手」。因為先知耶利米正是在這一年預言:【這全地必然荒涼,令人驚駭。這些國民要服事巴比倫王七十年。七十年滿了以後,我必刑罰巴比倫王和那國民,並迦勒底人之地,因他們的罪孽使那地永遠荒涼。】(耶25:11-12)而先知以賽亞更在一百多年前就警告希西家王:【日子必到,凡你家裡所有的,並你列祖積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不留下一樣。】(賽39:6)因為神的子民犯罪離棄神,神的榮耀己不在他們中間,這些聖潔的器皿已被玷污,神就許可這些人把「神殿中器皿的幾份」帶到巴比倫。因此主權仍在耶和華的手中。此時,神的百姓已經失敗到一個地步,連聖殿的器皿都被擄到了巴比倫,猶大也即將滅亡。但神在此顯明,祂不但超越時空之上,而且介入歷史之中。耶路撒冷失敗了,神卻在巴比倫興起了見證,祂不但能把自己的器皿交付到巴比倫王的手中,也能把自己的見證人帶進王的朝廷里,在偶像的巢穴中作見證,好讓列邦知道誰才是真正的【萬神之神、萬王之主。】(2:47)

【王吩咐太監長亞施毗拿從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貴胄中帶進幾個人來,就是年少沒有殘疾、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具備,足能侍立在王宮裡的,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王派定將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飲的酒,每日賜他們一份,養他們三年。滿了三年,好叫他們在王面前侍立。他們中間有猶大族的人: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7太監長給他們起名,稱但以理為伯提沙撒,稱哈拿尼雅為沙得拉,稱米沙利為米煞,稱亞撒利雅為亞伯尼歌。】「王吩咐太監長亞施毗拿從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貴胄中帶進幾個人來,就是年少沒有殘疾、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具備,足能侍立在王宮裡的,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因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原本出生在以色列中的王室和貴冑家族,有尊貴的身分和地位,有高等的教育與文化,可說是絕頂聰明的少年人,所以被王選上。巴比倫王不但「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還給他們王子般的待遇,「王派定將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飲的酒,每日賜他們一份,養他們三年。滿了三年,好叫他們在王面前侍立」。巴比倫王這樣對待這些少年人,是為了同化他們,被巴比倫所用,使他們變為侍立在王前的臣僕。「他們中間有猶大族的人: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太監長給他們起名,稱但以理為伯提沙撒,稱哈拿尼雅為沙得拉,稱米沙利為米煞,稱亞撒利雅為亞伯尼歌」。在這些被選的人中,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也在內。為了適應巴比倫宮廷里的文化生活,王要太監長替他們改名,但以理的意思是「神是我的審判」,卻改為伯提沙撒,意思是「巴比倫神祇巴爾保護他的性命」。他的三個朋友也改了名字,哈拿尼雅意思是「神已眷顧」,改名為沙得拉,是「月神的命令」,米沙利的意思是「有誰像神」,改名為米煞的意思是「與月神一樣」,亞撒利雅的意思是「耶和華已幫助」,改成亞伯尼歌意思是「巴比倫神尼布的僕人」。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原來的名字,都表達他們的父母對神的信心,這些名字也顯明他們是神的子民。而太監長給他們新的巴比倫人的名都和巴比倫的神有關。所以給他們改名不但為了同化以色列人效忠巴比倫,也為了同化他們一起來膜拜巴比倫的偶像,這是一個可怕的更改。但是,巴比倫能改他們的名,卻不能變他們信靠神的心!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受憐憫。太監長對但以理說:『我懼怕我主我王,他已經派定你們的飲食,倘若他見你們的面貌比你們同歲的少年人肌瘦,怎麼好呢?這樣,你們就使我的頭在王那裡難保。』但以理對太監長所派管理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的委辦說:『求你試試僕人們十天,給我們素菜吃,白水喝,然後看看我們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就照你所看的待僕人吧!』委辦便允准他們這件事,試看他們十天。過了十天,見他們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於是委辦撤去派他們用的膳、飲的酒,給他們素菜吃。】此時的但以理只是一個大約十四歲的少年人,又是被擄的俘虜,在暴君的王宮裡,對國王所派定的飲食,竟然敢提出因不可「玷污自己」而拒用王膳,這證明是神給他信心。而但以理「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就是在飲食上分別為聖!因為他知道,巴比倫王的食物是祭拜過偶像的食物,而且處理過程也違反摩西律法的規條。所以他「立志」要遵守神的律法,不願意與偶像有任何的關聯,也不願因食物玷污了自己。他聽從先知的訓誨,他絕不違反神的律法,所以當巴比倫的指令與神的命令有衝突時,他堅持以神的律法為優先。然而但以理此舉動,等同於抗旨,其實是很危險的!身為一名俘虜,卻能蒙王的恩寵,賜給他們王自己的膳食和王所飲的酒,他竟敢不領情,還說這些飲食會玷污自己!試想,一般人為了活命,已經顧不得玷污與否,潔凈與否。但是,但以理卻一心想要遵行神的旨意,寧願得罪人也不願玷污自己。他沒有為了苟且偷生而妥協,而是勇敢的向太監長提出請求。另一方便,但以理的態度非常誠懇謙和,他沒有覺得自己比巴比倫人高一等而藐視他們,反而恭恭敬敬的請求太監長,容許他不玷污自己!而但以理的心志,神看見了,「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受憐憫」。但以理從「立志」到「蒙恩惠」,是因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他是忠於神的子民,神就賜恩給他!人看這幾名少年人,是無倚無靠,在人的手下,但神卻不忘記他們,一切都在神全能的手中,神就使太監長同意試驗十天,看他們有沒有缺乏營養的跡象。而當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吃素菜,喝白水,不用王膳時,神就使「他們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於是委辦撤去派他們用的膳,飲的酒,給他們素菜吃」。因為但以理他們堅持神的法則,神就使他們在外邦人之地經歷了神跡!使他們在黑暗的巴比倫宮殿,仍然能活出分別為聖的敬虔生活,這就是神在巴比倫興起的見證!

但以理的立志不是一時的衝動,他的立志是定意不要被任何事物「玷污自己」,因為他要為神保守自己的純凈,所以他的一生就能跟隨神,直到年老仍不變。或許有人會問但以理既然拒絕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那為什麼他卻接受巴比倫王宮中的官職?從本書的記載中可知,但以理在王宮裡受職,是神的安排。所以他雖然生活在巴比倫王宮中,並非在王宮中醉生夢死,乃是照神的囑託作神的先知。因此他不但不願因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使自己被玷污,也不願自己在心志上被玷污。巴比倫王雖然改變他的名字、生活環境,要將一些巴比倫學識和信仰灌輸在他的思想中,但不能改變他向神有一顆堅定而崇高的心志!今天不吃什麼或要吃什麼,在我們的觀念中,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事,但在《但以理書》第一章中,卻十分慎重地詳細記載但以理拒絕王膳的經過。因為信徒對日常生活方面所受的試探而採取什麼態度,最能表現對神的心如何,表現出對神是否有很堅貞的心志,是否有為神受苦的心。而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因為專心仰望神,甘願擺上自己,在吃喝的小事上忠心,神就興起他們成為失敗百姓中的得勝者,成為祂的見證。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讓但以理和他朋友的見證激勵我們,向神有忠貞的心志,不要讓罪沾染污穢自己,這樣我們也會像但以理他們一樣,經歷當我們尊主為大時,神必使我們在世人眼前蒙恩惠。因為這不僅是但以理他們的經歷,也是許多專心仰望神,甘願擺上自己的基督徒共同的經歷!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1: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