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要活出新人的美德>
讀經【西3: 12-25】【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在歌羅西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講到信徒要活出新人的美德;他又講到在主里的夫妻相待、父母子女的相待,以及作僕人的要存心誠實敬畏主。保羅首先說:【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這就是信徒應當活出新人各種美德的理由。神揀選我們的目的,絕不是叫我們繼續過罪惡的生活,而是叫我們過聖潔的生活,將祂的榮美,祂的生命表現出來。我們既蒙了揀選,作了神的選民,就該有應有的美德,才能與神選民的身分相稱。我們既是屬天的高貴民族,就當與屬地的人有顯著的分別。「聖潔」說出基督救贖所成就的恩典,我們原是污穢的,但神卻使我們成為聖潔,若我們沒有美好的見證與生活,便辜負了神這奇妙的作為和恩典,使人疑惑神在我們身上所施行的救恩。「蒙愛」說出我們曾領受神的恩愛的事實,是神所愛的。若信徒不活出新人該有的美德,就不像是神愛的人。這「蒙愛」也提醒我們,每逢罪惡的試探臨到我們時,要想到自己是神所愛的人,我們就不該使愛我們的神失望,倒要叫祂得著榮耀,使祂因我們的緣故被人稱頌。而信徒活出新人應有的美德就是:【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在此所論的美德是:「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這些都是「新人」的樣式,不是我們肉體里所有的,是基督從我們裡面活出來的。「要存憐憫的心」,原文是「要穿憐憫的心」。這「穿」一方面表示我們本身沒有憐憫等各種美德,這一切都是新人所有的,所以我們應當把它「穿」起來。另一方面表示,雖然憐憫的心是內在的,我們卻要把它表現在現實的生活上,像衣服穿在身上那樣。「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嫌隙」,就是不滿或抱怨。「這人與那人有嫌隙」,表示信徒之間難免因過失或誤會,而令人有不滿或抱怨的情形。信徒要處理這些「嫌隙」,就「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彼此包容饒恕,是新人所該有的品德。而彼此包容與彼此饒恕是連在一起的,若只包容而不饒恕,就可能有一天會爆發成為不可收拾的局面。那麼我們要怎樣彼此饒恕呢?使徒告訴我們:「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這不是要像我們自己那樣饒恕,乃是像主耶穌那樣饒恕。主的饒恕是完全忘記,不再追究以往的真正饒恕,絕不留痕迹,不翻舊賬,我們也當這樣饒恕人。
【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指愛心像一根繩子,將各種美德聯結起來,成為完整的。沒有愛心,各種屬靈品德都不完滿,不能發揮最高的屬靈價值。所以信徒的各種美德是以愛心為根基,沒有愛心的各種謙卑、忍耐、慈祥、溫柔、信實都帶著虛假的成分,不能久存,也不能使人受益。「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就是信徒在一切行事上,要讓基督的平安作主宰,要以這種平安作為行事的準則。當我們自私、體貼肉體、犯罪時,就是讓這些惡事在我們心中作主,而不是讓基督的平安作主。但若讓基督在我們心中作主時,祂平安的王權,也在我們心中掌權了。基督的平安是永遠可靠的,因為這升到天上的基督,已坐在神的右邊,已安息得勝,祂所賜的平安沒有人能奪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神選召我們,不只是為了使我們得救,最終是為了把我們配搭、建造成基督的身體教會,「歸為一體」,活在「基督的平安」里。「愛心」、「基督的平安」、「感謝的心」是我們活在基督的身體里的標誌。接著保羅講到活出新人的途徑,就是【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或作「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以各樣的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基督的道理」,指基督的話和教訓,就是現今的聖經。要把主的道存在「心裡」,意思就是讓主的道在我們的生命中發生果效,不是僅僅知道而已。我們就要用從聖靈而來的「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就是把主的話「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這樣信徒就能在各種不同環境中,都能「用詩章、頌詞、靈歌」,並在生活上「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又叫我們「心被恩感」地歌頌神,這是信徒完美生活應有的表現。
保羅又說:【無論作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借著他感謝父神。】這裡凡事「奉主耶穌的名」,絕不是動不動「妄稱主名」,也不是把「奉主耶穌的名」作為一種口頭上的習慣語。而是不論說話行事常存敬畏主的心,不敢憑自己作,只憑主的旨意和能力而作,使我們在日常所作的事上,都能看見主的恩助,而借著祂感謝父神。所以凡事「奉主耶穌的名」而行,就是凡事按主的吩咐,遵照主的命令,根據主的真理而行。今天我們既已穿上新人,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因此我們都要活出新人應有的美德,也要珍惜這樣的身份,並要叫基督的平安在心裡作主,把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接著保羅講到在主里的夫妻相待,他說:【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裡面是相宜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因為神在所設立的家庭中,把這「頭」的責任交給丈夫,所以妻子順服自己的丈夫,實際上就是順服神所設立的權柄,所以「這在主裡面是相宜的」。但「在主裡面」,對「順服」加上了界限,並不是完全沒有範圍的順服,就是要在真理中順服。「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他們」。作丈夫的常會仗著體力比妻子強健,或控制著經濟權力,而苦待妻子。所以使徒警告這些作丈夫的要愛他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妻子順服丈夫,丈夫愛護妻子,這是神對家庭所安排的秩序。人可以自由拒絕神的安排,但神也有自由不賜福給違反神安排的家庭。【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這是基督徒兒女跟世人的分別之一,因為基督徒兒女聽從父母「是主所喜悅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這裡「惹兒女的氣」,是指作父母的無理責打,或動輒斥責,使兒女無所適從,而「失了志氣」。父母雖然有責任管教兒女,卻不該把兒女當作泄憤對象,以致兒女從小就厭惡家庭、怨恨父母,這樣對待兒女是不符合基督愛心的原則。【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127:3),是神交託給父母管理的屬靈責任,父母就要在身、心、靈上「養育他們」。把神的話語教導給兒女,並且訓練、幫助兒女建立和神之間的親密關係。
【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僕人」聽從「肉身的主人」,這是根據地位而有的聽從。但每個基督徒除了「肉身的主人」或上司之外,還有一位不是肉身的主人,就是神。所以作僕人的「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雖然我們是為看得見的「肉身的主人」作工,但我們也是在不可見的神跟前事奉,是借事奉人而事奉神,目的不是討人的喜歡,而是討神的喜歡。「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對於作僕人的來說,如果所事奉的主人不是一個好主人,就更容易使作僕人的不誠實,故意叫他受虧損。但保羅勸告作僕人「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作什麼」,指凡與罪無關的事,都該「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一樣。換句話說,無論為肉身的主人作什麼,要存為主而作的心去作,就都變成是給主作的了。作僕人的若存著「像是給主做的」的工作態度,工作就不會勉強懶惰、得過且過、敷衍應付,不再是出於強迫、或是為了生活,而是甘心樂意、忠心謹慎地做在基督面前,這樣必「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因為他們「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這「賞賜」不是因為人的功勞,而是因為神的恩典。事奉不過是僕人的本分,但神卻願意施恩獎賞那些【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太25:21)最後保羅警告說:【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並不偏待人。】這裡「主並不偏待人」,說明主的審判是公平公正的。因此無論是誰,凡行不義,必受不義的報應,而神的「報應」是千真萬確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知道,主不偏待人,祂的審判是公平公正的,因主是公義正直的神,因此作惡的,行善的,主都給我們當得的報應!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