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要靠主常常喜樂>
讀經【腓4: 1-7】【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在腓立比書第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勸勉信徒要靠主常常喜樂, 並且吩咐信徒應當一無掛慮。保羅首先說:【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保羅對腓立比信徒的稱呼「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表示他對主內的弟兄有親切的愛,並且由於他常常的想念他們,更證明這愛是真誠的。「你們就是我的喜樂」,因當保羅從信徒身上看見愛心和長進,他就能喜樂。保羅在監獄中所想念的是主內的弟兄,可見他和信徒彼此在主內為肢體、為手足的關係,並非只在口頭上,乃是十分真誠的。「你們就是我的…冠冕」,這「冠冕」不是指君王所戴的冠冕,乃是指運動員在獲勝后所戴的一種用花草編織成的冠冕,代表一種榮譽。使徒在此是說明腓立比教會的產生是保羅工作的結果,所以他們就是他的榮耀。「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因當時腓立比教會受到異端的攻擊,並受到敵人的驚嚇(腓1:28),所以保羅勸誡他們要靠主站立穩。這「靠主站立得穩」,就是對外要剛強壯膽、不怕威嚇,對內拒絕異端和罪惡的誘惑,持定使徒所傳給他們的福音。
因保羅看到腓立比教會中有他所熟悉的兩個姐妹不和,所以他【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作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這裡使徒沒有說到她們不和睦的原因和事情發生的經過,他只勸她們「要在主里同心」,因不論是為什麼緣故她們彼此不和,在主里總要和睦。因她們彼此不和,對腓立比教會的同心合意會有相當的損害。如果她們是教會中有影響力的人,那麼她們的爭執很容易引起教會中其他信徒的分裂,因此保羅求教會裡與他「真實同負一軛的」一位領袖,幫助這兩位姐妹,使她們和好。「因為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這說明她們是十分愛主,為主捨棄,殷勤工作基督徒。雖然她們是真基督徒,在福音工作上曾為主勞苦,又是使徒保羅的同工,是靈性很好的人,而她們卻還是會彼此發生爭執,不能和睦。可見人與人相處,就算靈性很好的人,也難免有誤會或不愉快的事發生。雖或她們的爭執不是因福音的真理,但由於各人生活習慣不同,處事待人的方式有緩急寬嚴之異,很容易便發生種種誤會,甚而互相輕視對方,以致爭執不和。但無論如何,這兩位姐妹的例子給我們看見,教會中縱然是很屬靈的人,若彼此間發生不和睦的事是不奇怪的,這些都是仍在肉身中活著的人所可能有的軟弱。保羅又提到「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作工的」,他們可能都是曾跟友阿爹及循都基一起,與保羅同工過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保羅提到這些同工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是要強調他們彼此在基督里的關係。他們都已經有共同的生命,都屬於同一群人,已有一種不能分割的關係,必將在主前會面。既然這樣,縱或在今世可以不同心、不和睦,但總不能在見主面時,還不和睦。這兩位姐妹或可以在地上時彼此不招呼、不說話,但她們總不能夠到天上的時候,還是互不交談。所以信徒的不和睦都必須趁早解決,才能歡歡喜喜地在主前會面。
緊接著保羅就命令信徒:【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而「喜樂」是《腓立比書》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腓立比書》只有四章,「喜樂」就出現了12次。可見喜樂對我們來說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也是從神來的一個命令,既是一個命令,我們就當遵行,不然就是違背神的命令,因此信徒就「要靠主常常喜樂」。「靠主」,表明這個喜樂是一種獨特的喜樂,不是觸景生情的喜樂,而是在主裡面的喜樂。「常常」是指日常的生活,無論好的遭遇,或是不好的遭遇,都要喜樂。因為我們有基督的生命,所以有內在的喜樂,就是聖靈中的喜樂,主同在的喜樂。當我們想到主耶穌,想到祂對我們的愛、祂給我們的救贖恩典、祂給我們永生的盼望,祂給我們各樣的應許和保護,祂給我們在世事奉祂的機會和能力,想到祂令卑微軟弱的我們竟然能在他的宏大救恩計劃中有份,使我們平凡的生活充滿了神聖的意義…,我們裡面就會有屬天的喜樂。因此即使環境惡劣,使我們傷心流淚,我們卻因仰望愛我們的主,就有喜樂,這是由信心而來的喜樂,信心越大,心中的喜樂也越大。所以「常常喜樂」是基督徒的記號,證明我們是屬於神的。那麼你的喜樂是靠什麼呢?你若是靠金錢、靠物質、靠環境、靠事業,靠家人,你就不能常常喜樂。因金錢物質會失去,環境會改變,事業有成敗,家庭會不和睦,兒女會生病。世上的喜樂正像水下的明月,不堪風吹石擊,就破碎了。但在主裡面的喜樂,就好像天上的明月,永遠不會改變。所以我們靠主才能常常喜樂!保羅又說:【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信徒不但「要靠主常常喜樂」,也要有謙讓的心。靠主是與主的關係,謙讓是與人的關係。與人的關係不好,也會影響我們的喜樂。正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基督徒的內心不是充滿了恐慌與不安,而是充滿了平安和喜樂。對於世人來說世界充滿了紛亂,明日如何無法預知,故此心中惶惶不安。但我們是天國子民,雖然也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但是我們卻知道明天掌握在誰的手中,所以更加「要靠主常常喜樂」。主耶穌說:【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1)因此我們今天都要擁有主的喜樂,要靠祂而常常喜樂,在基督里的喜樂是不受任何環境的限制的:【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5:3),甚至【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1:2)
隨後使徒吩咐信徒:【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應當一無掛慮」,這也是神的命令,因此沒有一個「掛慮」是神所許可的,每一個的掛慮,都在神的禁止之列。而保羅這時是在羅馬監獄里,他前面會發生何事?或生或死,他並不知道,但他卻吩咐信徒:「應當一無掛慮」。或許有人會說,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痛苦、不幸、天災、人禍的世界里,必會遇到許多困苦和難處,難道我們不可為生活的問題,家庭的事務,個人的難處掛慮嗎?還有我們每天上班,為工作勞心勞力,與人相處,要面對人與人的是非、不和。有家庭的,當然也有在家庭中要掛慮的事,再加上屬靈事情的需要:作見證、事奉神、傳福音等,難道一個掛慮都不可有嗎?不,一個都不可有。因為神命令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因此我們就不該有絲毫的掛慮。無論我們的痛苦多深,困難多大,我們都當一無掛慮。因為我們有一位父在天上,祂是全能的神,祂愛我們,祂樂意隨時隨地幫助我們。如果你掛慮,就表明你對神沒有信心,懷疑神會天天看顧你。所以我們要聽從神的話,遵行祂的命令:「應當一無掛慮」。
那麼我們怎能才能一無掛慮呢?就是:「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我們就能一無掛慮。這「凡事,」包括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禱告」,就是向神傾訴。「祈求」,是指專一的、懇切的特別向神請求。「感謝」,是表明雖然禱告、祈求還沒有得著答應,卻因深信必得著而感恩,這是信心最高的表現。因此禱告、祈求,加上感謝,是信徒把掛慮交給神的絕妙方法。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就如失業、人際失和、病患、經濟需要…,都要在禱告中把這些事帶到神的面前,把需要告訴神,交託給祂。交託給神,就是相信神會顧念我們的需要,照顧我們。這樣我們就不該為任何一件事掛慮,而是該為每一件事禱告,神的平安便立即臨到我們,而「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這是何等大,何等寶貴的應許!「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表明這平安遠是超過人的想象,所以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領會。即使環境還沒有改變,但我們內心平安了,就不再掛慮。而且神賜的平安要在基督里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所以今天世事雖然變幻無常,災難,恐怖襲擊,暴力事件等,時有發生,掛慮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人會為生活的環境,為身體健康、工作、生活、兒女等等諸多的事掛慮。但基督徒不同,我們因為有神,就不應當掛慮。如果我們掛慮,表明我們對神沒有信心,不信祂的應許,疑惑神手的能力和祂的慈愛,這就是羞辱祂,因此掛慮實在就是罪!
因此如果我們不聽從使徒的吩咐,不遵行主的命令:「應當一無掛慮」,這樣我們就得不著主的應許,那麼我們的處境將會非常的危險!因為掛慮能使人喪命。據報導,當年在美國發生911事件后,因懼怕和掛慮而死的人,與在事件中死的人一樣多,可見掛慮和懼怕能使人喪命!神因為愛我們,所以祂不要我們過一個掛慮的生活,否則我們會為每一件臨到我們的事掛慮,這樣我們就會永無止境的掛慮下去,最後就會被掛慮所壓倒,甚至喪命!但我們若能遵行神的命令:「應當一無掛慮」,我們就能得到神的應許。雖然神不一定會使我們及時擺脫困境,但祂會賜出人意外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這樣還有什麼掛慮能進到我們的心裡呢?還有那一件事能叫我們不平安呢?那麼你今天有沒有經歷到神的平安?有沒有得著在基督里保守你的心懷意念?若是沒有,說明你還沒將你的掛慮交給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遵行神的命令:「應當一無掛慮」,並要將掛慮交託給神,就是「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我們就必得著神的應許:「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