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在獄中的見證>
讀經【腓1: 12-30】【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在腓立比書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講到他因所受捆鎖更是叫福音興旺,他活著的目的是為彰顯基督,並勸勉眾聖徒同為基督的福音而爭戰,這些都是保羅在獄中的見證。保羅首先說:【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保羅在此願腓立比信徒知道,他這樣為主受苦,不但不會叫主的福音受損害,反而因他「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這樣,他們就不必為他焦慮。「所遭遇的事」,就是指他在羅馬坐監的事。「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因他受的捆鎖,使「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都知道,他在獄中「是為基督的緣故」。可見保羅在獄中,必然向那些看守他的兵丁傳講福音,以致福音在那些很難有機會聽聞的「御營全軍」中傳開了。凡看守過保羅的兵丁,都知道他對福音的熱心,因而了解他的下監不是因為罪行,而是為基督的緣故。由此可見,福音在保羅身上,是不會因他的捆鎖而受攔阻,不論他所處的環境如何惡劣,福音照樣能因他而興旺,甚至更加興旺。而今天許多人以為,如果自己的環境比現在好些,必定能為主多傳福音。但保羅的經歷證明這種設想是錯的,他在環境比以前更惡劣,是在獄中時,卻使福音更加興旺。【並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保羅的見證,不但影響了那些看守他的兵丁,和御營全軍,他在苦難中的忠心,也使其他「在主里的弟兄」,因看見保羅這活生生的見證,更加篤信保羅所傳的神是真的,他們所信的是對的。所以信徒沒有因他被囚而恐懼,反而因他被囚而「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而「多半因我」表明,保羅的見證使「多半」人得造就,還有「少半」人並未受益。今天神若許可我們為祂受苦,就是賜給我們一個機會,好像祂曾賜給保羅的機會一樣,讓我們可以在苦難中顯出更堅強的見證,使信徒因我們所經歷的恩典與能力,更加篤信我們所傳的福音及神的信實。
【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分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保羅在此指出,在「傳基督」的人中,有幾種不同的存心,有些人傳基督是出於分爭、嫉妒;有些人是出於好意或愛心;也有些人是存心要跟保羅作對。但不論他們存著怎樣的存心,保羅都以一種很寬廣的心包容他們。因為保羅傳福音並非為自己的任何利益,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基督被人傳出去。只要基督被傳出去,他就歡喜,所以不論那些傳福音的人存心如何,保羅都因基督被傳開而歡喜。當時可能有些反對保羅的人,趁保羅下監的機會趕快傳基督,想要跟保羅競爭,以爭取更多的工作效果。但保羅並不計較他們的競爭,因為他並不像他們那樣存私心事奉神。這不是說保羅同意人不存純正的動機傳福音,他乃是撇開那些人的動機,只要基督被傳開就歡喜。保羅在此也告訴我們一項真理:對於那些傳基督的人,不論他們的動機怎樣,我們都該存著一種「因著基督被傳開而歡喜」的心對待他們。因我們的主要使命,不是專去跟這些人作對,而是儘力叫基督傳開。除非他們所傳的不是基督,否則我們就該用保羅那樣的心包容他們。【因為我知道這事借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這裡的「得救」,是指保羅為主被囚的事。保羅深信這次他為主被囚,不至被定死罪,必然得著釋放。他這樣相信是根據,信徒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聖經中有時稱聖靈為「耶穌基督之靈」、「基督的靈」、「主的靈」、「耶穌的靈」等,實際上都是指聖靈,並非另外的靈。「終必叫我得救」,使徒的意思就是,這事必因他們的代禱與基督之靈的幫助,成為他的拯救。【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保羅「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他羞愧,也就是說,沒有一件事叫他在神前感到羞愧。所以「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這表明沒有什麼事能攔阻保羅傳福音,「無論是生、是死」,表示他為基督而不顧性命,「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這表示保羅在各種試煉中都能顯出基督的榮美。按著世界的眼光,坐監牢總不是光榮的事,但保羅說照著他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他羞愧,因為他活在神的面前,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他只願基督在他身上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保羅這樣的表白,說明他活著就是基督的代表,是基督的樣式,是不斷為著基督和表彰基督,他不只是一部分生命讓主掌權,而是整個生命都讓主掌權。「我死了就有益處」,因他死了便到主那裡去。
【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什麼。】保羅若在肉身活著,可以繼續為主工作、結果子;他若死了,可以到主那裡去;在這兩者之中,他不知該揀選那一樣。【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保羅若為自己打算,他「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但若為信徒設想,他還願意為主繼續活著,為信徒更是重要的。所以他選擇生或死,令他處在「兩難之間」。對基督徒來說,離開世界就是去和主耶穌在一起,那是好得無比的。因我們還在世上的時候,不管我們多麼愛主,多麼與主親近,我們仍然會因為世事影響我們與主之間的關係。當我們離開世界后,就不會再有世界上的困擾,我們可以每天面對面的與主在一起,這是好得無比的。而保羅雖然覺得離開世界是這樣的好,但他卻很清楚的知道,他活在世上還有更要緊的事。所以他說:【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保羅深信主還要用他在信徒中工作,所以他便確知這次受審不至被定死罪,這樣他就能住在世間,且與信徒同住。他若與信徒同住,就能使他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里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保羅指出他若再到他們那裡,將使他們「在基督耶穌里的歡樂」,「越發加增」。他們的喜樂一方面是因看見神的看顧,使祂的僕人從監獄中得釋放,另一方面也因保羅是信徒所敬愛的傳道人,所以他的得釋放,會使信徒的喜樂「越發加增」。今天服事主的人也應當知道,主若仍要用我們在這世上,主所託付的工作若還沒作完,無論遭遇什麼患難、急症、災難、窮困,都不至於使我們離開這世界,因為我們的生死是在主的手中。最重要的是,當我們還活在世上時,我們對於別人是否有益。若活著不但不能叫人受益,反叫人受損,敗壞人的信心、羞辱主的聖名,那就活得毫無價值。
保羅將自己在羅馬被囚的事向信徒說了,並論及自己在受苦中如何存著信心與盼望,又將自己對生死問題的態度告訴他們,接著使徒就勸勉信徒:【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使徒指出,「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那麼保羅「或」來、「或」不來,都不要緊了。這「只要」表明,「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是使徒對腓立比人最起碼的要求,是信徒為福音作見證的基本條件。「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就是行事與所傳的福音相等。我們的行為應當使人覺得福音確是神的大能,神確曾在我們身上顯出拯救的能力。而信徒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的具體表現之一,就是「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這樣保羅縱然不在他們之中,也可為他們放心了。【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神。】信徒凡事都不必怕敵人的驚嚇,因敵人所加給信徒的驚嚇,不過證明他們是沉淪的人。信徒這樣不怕敵人的驚嚇,也證明信徒是得救的。這沉淪和得救,都是出於神,都在神所許可的旨意內。最後保羅說:【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這說明一個信基督的人,他所蒙的恩典不只叫他得救,也使他有一種責任,就是為他所信服的基督受苦。保羅是受苦最多的使徒,但他在每一次受苦之中都能得勝,因他有屬靈的眼光,知道受苦乃是神施恩計劃的一部分,為要叫我們可算為配得神的國(帖后1:5)。以前保羅在腓立比因傳福音而受苦所留下的見證,是腓立比信徒知道的(徒16章)。現在保羅還是像十多年前那樣,忠心為福音受苦。保羅在受苦之中有美好的見證,因此他說:「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使徒就是要腓立比信徒知道,他們現今的爭戰,與從前使徒在他們中間時所遇的爭戰一樣。所以他們為福音所受的苦難,跟保羅為主所受的苦是同一性質的,他們的腳蹤與使徒相同,所行的是正路。因著保羅的忠心與美好的見證,他不但在腓立比信徒中間時一舉一動使以之為勉勵,就是遠在羅馬獄中,他的書信也同樣有力地勉勵他們。為此,願我們今天在讀了保羅的書信后,也同樣得著勉勵,並且要像保羅那樣,在受苦之中有美好的見證,要為福音爭戰!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