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要與蒙召的恩相稱>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9-11 20: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要與蒙召的恩相稱>
讀經【弗4: 1-16】【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在以弗所書第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勸告信徒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他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保羅用「為主被囚」的這個身份來「勸」信徒,表明他不但未把為主被囚看成羞恥,反倒為榮耀,也是他向他們說話的權柄。這也說明使徒的行事為人絕沒有辜負主的恩召,與蒙召的恩是絕對相稱的。所以他不但沒有因「被囚」而發怨言,且在被囚期間仍使福音在羅馬御營中傳開,又使許多信徒信心更加堅固(腓1:12-14)。因此保羅勸告信徒:「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信徒都是「蒙召」的人,就是蒙神的恩典,被神從世界中呼召出來,成為祂的兒女,就像舊約時代神將以色列人召出來作神的子民一樣。信徒是神從世界中選召出來的,卻不是要我們離世生活,而是要與其他人一樣,在世界上「行事為人」。但信徒的分別就在於他們「行事為人」的標準與世人不同。這不同的標準,就是要與「蒙召的恩相稱」。「相稱」有相等、相配之意,就像一個秤,一邊放的是砝碼,另一邊放要稱的東西,要的是平衡。所以要檢驗一個人是不是蒙召,就看他的行事為人是否與蒙召的恩相稱。信徒的行事為人若沒有與蒙召的恩相稱,就表示虧欠了所蒙受的恩典。那麼信徒要怎樣行事為人才與蒙召的恩相稱?聖經教導我們,要有聖潔的行事:【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前1:15)還有行事要對得起神:【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祂國得祂榮耀的神。】(帖前2:12)因此信徒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是神施恩的目的,是神的心意。神如此施恩,我們就要有與蒙召的恩相稱的行事為人,來回報神的施恩。所以信徒行事應與所蒙的恩召相稱也是告訴我們:神的恩典需要借基督徒的生活行事表明出來。

接著使徒講到信徒應存怎樣的態度,才能與「蒙召的恩相稱」,就是【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這「凡事」,是指不只在某一兩件事上「謙虛、溫柔、忍耐」,而是在「凡事」上,這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目標。「謙虛」,是裡面的存心,是基督在我們裡面活出來的必然結果。所以這種謙虛,是不喜歡誇耀自己,不嫉妒別人比自己強。而世上有許多假謙虛的人,他們的謙虛不過是顯耀自己的另一種方法,或作為爭取別人好感的一種手段。實際上其內心的真相,卻可能是十分驕傲,與他在人前所表現的「謙虛」完全兩樣。「溫柔」,就是溫良柔順,不但不與人相爭,而且不用言語刺激、敗壞人。「忍耐」,就是對別人的挑戰加以忍受,對別人所加諸自己身上無禮或無理的行為,不予以惡意的回報。所以忍耐必須先有溫柔的心,也需要有愛主的心,甘願為主捨棄自己的利益。謙虛、謙卑、溫柔、忍耐是個人方面先具備了這三樣合一生活的基本要素,然後才能在教會的生活方面,保持合一的見證。「用愛心互相寬容」,就是對別人偶然的過失不要斥責得過於嚴厲,對別人的行事為人或有虧負自己之處,不要斤斤計較,別人對自己應履行的義務,不要求得過於苛刻,這種「用愛心互相寬容」的美德,是合一生活中所不可少的。「用和平彼此聯絡」,「聯絡」就是結連起來,大家結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和平」,就是聯絡的方法,這方法不是屬肉體的拉攏,也不是虛假的「和平」或親切,乃是在基督里一種善意的交通。聖靈把「合而為一的心」賜給我們,我們的責任就是「竭力保守」基督身體的合一,讓神在教會中得著榮耀。

使徒在說明了信徒幾個合一的生活原則之後,就指出信徒已有的七個合一的基本要素,就是:【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這「身體」是指基督的身體,即教會,因「教會是祂的身體」。我們不只是領受了同樣的生命,也聯合在同一個生命,就是基督身體里。「聖靈只有一個」,信徒都由一位聖靈重生(約3:5),借同一位聖靈進到神面前(2:18),被同一位聖靈內住(2:22),所以這一位聖靈就是我們在基督里合一的明證。「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我們蒙召時就有聖靈作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我們得贖進入榮耀(1:14),這就是蒙召的指望。我們所以能同有這一個指望的原因卻只有一個,就是因蒙神的恩召而有的,所以這共同的指望,成了我們和合一的基礎。「一主」,就是耶穌基督,祂是信徒的救主。信徒雖然按肉身有著男女老幼、種族國家、貧富智愚等分別,但卻都是從同一位主得蒙拯救,又一同事奉祂的。「一信」,就是信徒都是憑信心接受基督十架救贖之恩典而得救,並沒有人可以在這一個「因信稱義」的基礎以外,憑別的方法得救。這信心是以基督耶穌的救恩為根基,這同一的信仰是信徒合一的要素。「一洗」,就是信徒同受一個洗禮,都是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而歸入基督的。「一神」,信徒都以「一神」為信仰對象,以獨一的真神為神,並且都從這一位神領受生命,以祂為「父」。保羅又論及這一位神是「超乎眾人之上」,神的權能、智慧、德性、威榮和祂的一切都是超乎眾人之上。信徒都是服在這位父神之下,由祂率領、支配和管治。「貫乎眾人之中」,神的恩典和祂所賜信徒的生命來說,祂是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神是借著聖靈住在信徒裡面。信徒既有了這七個合一的事實,就應當保守合而為一的心,使教會在福音的見證上更有能力!

然後使徒講到恩賜的來源,他說:【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由此可知,恩賜是基督憑恩典的賜予。但雖然是恩典的賜予,各人所得恩賜的多少或種類卻不一樣,因為基督是憑著祂難以測度的智慧,「量給」各人的。唯有基督能清楚並知道我們各人信心的容量如何,唯有基督按照祂自己賜恩的標準,才能準確的量出我們能夠領受多少恩賜,將什麼恩賜賜給各人。所以一切想多領受基督恩賜的人,都應當先求主擴大我們蒙恩的量,使我們不至因多得恩賜,而陷於驕傲和不忠心的軟弱中。接著保羅就說明基督將恩賜賞給人的根據:【所以經上說:『祂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經上說」,是引述詩篇68:18,表明基督的完全得勝,是祂將恩賜賞給各人的依據。基督在十字架上敗壞仇敵而升上高天,使祂在榮耀得勝中把「各樣的恩賜賞給人」。這「各樣的恩賜」,包括基督的救恩,建立教會、成全聖徒、各盡其職的恩賜。所以那些領受基督恩賜的人,是已經蒙恩得救的。這「擄掠了仇敵」,是指基督之完全得勝。括弧內的話,解釋那升上高天,得勝仇敵的基督是怎樣的基督,祂曾降世為人,本為至尊,反倒虛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並且在祂自己降為至卑之後,神就把祂「遠升諸天之上」,就是升到最高處,也是充滿萬有的。因為祂本來是至高的,也是創造萬有,掌管萬有的。

接下來保羅就講到基督賜給教會的五種恩賜的職分:【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這裡所舉的五種恩賜的職分,按個人說,他們得著這種職分是根據他們的恩賜,但按教會來說,神乃是把這種職分,當作恩賜賜給教會,使教會因此得建立。「使徒」,是奉差遣的意思。除十二使徒由主親自設立以外,還有聖靈所設的使徒,如保羅、巴拿巴等。「先知」,主要的工作是【作先知講道】,(林前14:1)就是將聖經中的話語闡明。神在教會中興起有這種恩賜的人,為要使教會得造就。「傳福音的」,他們主要的職責是向未信主的人傳揚耶穌基督的救恩,帶領未信主的人歸信基督。教會中有這樣的恩賜的人,能夠讓教會的福音事工得以開展,不斷有慕道友接受基督信主。這樣的恩賜在今日的教會非常需要。「牧師」,就是牧人,與其他四種恩賜的職分一樣,是神所賜的,不是人所設立的。當信徒接受基督后,牧養與造就的工作就成為重要的事工。但牧養的人必須熟悉神的話語,將屬靈的話語解釋清楚,餵養群羊。而且牧師不但要餵養羊群,也要看護、照顧羊群。「教師」,是教導人明白聖經,有解經恩賜,能造就信徒學習事奉主的人。

基督賜給教會這五種恩賜的職分之目的,【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裡「建立基督的身體」,就是對信徒在真理和靈性方面,加以造就、栽培、堅固,使信徒在靈德上日漸進步、完全,而知道如何與別的肢體同心事奉主,各在自己崗位上盡職。神賜下這種恩賜的最終目的,使「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信徒對主的認識愈多靈命便愈長大,也愈像主。「長大成人」,就是生命成熟,離開幼稚和無知的階段。信徒在靈命上就「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若信徒在靈命上和真理的知識上不長進,就是「作小孩子」,便很容易陷入異端的錯誤,「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人的詭計」,指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傳似是而非的道理。他們自認為根據聖經,卻曲解聖經,牽強附會,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欺騙的法術」,是指那些教外異端所行的邪術,但亦包括教內假先知所行的超自然奇事。幼稚的信徒常以奇事為高超的經歷,而不問其來源,盲目相信,結果便「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毫無判別的能力。這些信徒在信仰上不以真理為依據,只憑自己一時的喜好,再加上只想從神那裡得著利益,這種人是很容易受異端誘惑的。今天處於末世階段會有許多的異端,可是有許多信徒對異端沒有分辨的能力,因為他們還是小孩子,結果一旦遇見異端錯誤的言論,就會輕易的接受,甚至還到處去為他們作宣傳,到處去轉發!這就是被魔鬼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所迷惑!因此我們不要再作小孩子,要在真道上長大成熟,這樣才能抵擋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

之後保羅講到如何運用恩賜,才能使教會增長,自己受益,他說:【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用愛心說誠實話」,就是要用愛心來糾正對方的偏差。這種糾正不是用論斷,不是用背後批評的方式,而是按照聖經的教導,目的是為了對方更加認識基督,是為了讓對方屬靈的生命有所長進。「凡事長進,連於元首耶穌基督」,說明只有在基督里,我們才能成長,只有透過認識基督,我們才能與神和好,才能恢復與他人的關係。「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適,百節各按其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教會是一個整體,信徒都要各盡其職,彼此幫助,這才是神的家,教會也才會漸漸增長。在這樣的教會中,我們才能「在愛中建立自己」。為此,願我們都要聽從主在這段經文中給我們的教訓,接受主話語的裝備,使我們都在愛中一同被建造,使基督的身體日益健壯,成為神的榮耀見證,吸引萬人來歸向神。我們還要靠著主的恩典,真正活出一個與所蒙的恩召相稱的生活來,榮耀我們在天上的父!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