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弗4: 1-32>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9-11 05: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弗4: 1-32】【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在以弗所書第四章中,使徒保羅講到信徒在基督身體里該有的生活與職責,以及信徒在新人里該有的生活表現。保羅首先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這裡保羅以「為主被囚的勸」信徒,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相稱」,意思是相配,配得過。信徒的行事為人必須「與蒙召的恩相稱」,若是不「相稱」,就表示虧欠了神呼召的恩。「凡事謙虛、溫柔、忍耐」,「謙虛」是裡面的存心,是基督在我們裡面活出來的必然結果。「溫柔」就是溫良柔順,不但不會被別人惹動,而且不會被自己的情緒轄制。「忍耐」特別指在苦難中和被別人無理的對待時,仍然有對神主權的信心,這樣就不會有怨言、也經得起考驗。「用愛心互相寬容」,就是用「愛心」容忍彼此的軟弱和失敗,包容彼此的個性和不同。「互相寬容」,並非只是我們需要別人的寬容,別人也需要我們寬容的對待。而眾信徒相處時,難免有歧見和誤會,但總要「用和平彼此聯絡」,也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竭力」有不斷奮力地作。「保守」是指守住已經擁有的事物,以免失落或改變。聖靈把「合而為一的心」賜給我們,神交託給我們的責任是「竭力保守」基督身體的合一,在地上顯明基督身體的見證,讓神在教會中得著榮耀。【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保羅在此列舉了合一的七個基礎,以三一真神為核心,因此教會的合一必須建立在這七個「一」的基礎上。「身體只有一個」,身體既是「只有一個」,全地的眾教會只能顯明同一個身體的見證。「聖靈只有一個」,信徒都由一位聖靈重生(約3:5),借同一位聖靈進到神面前(2:18),被同一位聖靈內住(2:22)。「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我們蒙召時就有聖靈作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我們得贖進入榮耀(1:14),這就是蒙召的指望。「一主」指信徒都歸屬於同一位主,就是主耶穌基督,祂是信徒的救主,又是信徒生命的主。「一信」所有的信徒都因同一個信,就是因信基督得救(1:13)。「一洗」指信徒都是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而歸入基督的。「一神」指信徒所敬拜的是同一位獨一的真神,「就是眾人的父」,「眾人」就廣義說,是指所有受造之物,就狹義說,是指基督徒,我們都領受神的生命,就是祂的兒女(1:5)。祂「超乎眾人之上」,對信徒有共同的主權。「貫乎眾人之中」,與信徒密切相交。「也住在眾人之內」,借著聖靈住在信徒裡面。這七個「一」,包括聖經所有的真理,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礎。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我們「蒙恩」得救的人,屬靈的恩賜是「基督所量給個人的」,表現為人的才能,但卻不是靠訓練,也不是靠努力,完全是出於恩典,所以沒有人可以憑恩賜自誇。因基督憑著祂難以測度的智慧,「量給」各個肢體不同的恩賜,所以沒有一個肢體沒有恩賜,也沒有一個肢體擁有全部的恩賜,所有的肢體都有各自的功用,必須彼此配搭成基督的身體,好讓我們知道自己是有限的,也知道其他肢體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恩賜少的不必嫉妒恩賜多的,恩賜多的也不能輕視恩賜少的,因為每個肢體都要在身體里共同享用這些恩賜的益處。【所以經上說:祂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這裡講到基督將恩賜賞給人的根據。「經上說」是引自詩篇68:18的話,基督在十字架上敗壞了仇敵,「升上高天的時候」,就勝過了仇敵撒但,敗壞了牠擄掠人的能力,包括:罪惡、世界、死亡、肉體等,祂就在榮耀得勝中把各樣恩賜賞給人。那些領受祂恩賜的人,就是已經蒙恩得救的人。在括弧內的話,是解釋那升上高天,得勝仇敵的基督是怎樣的基督,祂乃是曾經降世為人,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在祂自己降為至卑之後,神就把祂「遠升諸天之上」,就是升到最高處,也是充滿萬有的。因為祂本來是至高的,也是創造萬有,掌管萬有的。【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基督不但將恩賜「量給各人」,也賞給教會五種領受了恩賜的人。「使徒」是奉神呼召,被差遣到處開荒、建立教會。「先知」是有講道、領受啟示恩賜的人(林前14:3),功用是堅固、造就、安慰、勸勉人,有時也預言將來的事(徒11:28)。新約使徒和先知的工作是為了建立教會的根基(2:20),在新約聖經沒有完成之前,向教會顯明神的旨意(3:5)。今天如果還有人自稱是使徒或先知,我們一定要對照聖經仔細辨明真偽,【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跡、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太24:24)「傳福音的」是受神所託去佈道、傳福音, 帶領人信主的。「牧師」是有牧養信徒恩賜的人。「教師」是有教導聖經恩賜的人。神賜下恩賜的目的,「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成全聖徒」,就是使聖徒達到能夠熟練地使用各自的恩賜,進入事奉神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就是「在真道上同歸於一」,有同「一個指望」、「一主」、「一神」,歸入真理、歸入基督。「認識神的兒子」,就是認識基督與祂有生命里的交通、經歷。「得以長大成人」,認識神的兒子使我們屬靈生命逐漸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指裡面充滿基督,外面流露基督。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小孩子」指屬靈上不成熟,在面臨各種「異教」、「異端」的引誘時被誘惑。「人的詭計」,指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傳似是而非的道理。他們自認為根據聖經,卻曲解聖經,牽強附會,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欺騙的法術」指那些教外異端所行的邪術,但亦包括教內假先知所行的超自然奇事。幼稚的信徒常以奇事為高超的經歷,而不問其來源,盲目相信,結果便「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毫無判別的能力。這些信徒在信仰上不以真理為依據,只憑自己一時的喜好,而且只想從神那裡得著利益,這種人是很容易受異端的誘惑。【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就是憑愛心彼此勸勉,在愛里持守真理。「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就是以基督為中心、以基督為目標,顯出基督身體的見證,這樣必然會「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肢體還要「百節各按各職」,就是在身體里所站的地位上顯出該有的功用。而各個肢體都要「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而不是由某些恩賜大的肢體包辦一切,其他的肢體坐著享受。教會全體盡功用的結果,「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就使各個肢體都「在愛中建立自己」。【所以我說,且在主里確實地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所以我說,且在主里確實的說」,表明保羅所要說的是十分慎重,誠懇,是照著主的意思而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就是不要把心思都用在「虛妄」的事上,行事為人也都是虛假,最終結局都是一場虛空。保羅對這些已經信了主的外邦信徒,提到他們以往的行事時,勸勉他們「不要再像外邦人」。「他們心地昏昧」,是指一個人的悟性缺乏分辨的能力,不能分別是非好歹,其結果就「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外邦人既與神隔絕,對神的事就成為「無知」的,故向神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是良心變得麻木,不會再責備自己。離開神的人因為裡面「良心」不再有正常的功效,所以必然會「放縱私慾」,就是放縱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貪行種種的污穢」,就是致力從事各樣不潔的事。今天每個「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的人,其人生都成為虛空,無論有多麼淵博的學識,因為靈里沒有真理的光照,就「心地昏昧」,良心失去功效,影響了整個人生的情感、意志、行為。因他們「心裡剛硬」,使他們在將來審判時【無可推諉。】(羅1:20)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你們學了基督」,表示這些話是對基督徒說的。聖經對於非基督徒,只叫他們「信」基督,但對信徒則叫他們「學」祂。人必須先因信領受基督的生命,然後才能學像基督。「卻不是這樣」,指屬基督的人領受了基督的新生命,不再「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因此就不會再「無知,心裡剛硬」,也不再「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因為聖靈會代替我們的良心責備我們、引導我們、管理我們。「聽過祂的道」,以弗所信徒雖然不是直接聽主耶穌講道,但他們已經聽過主借祂的僕人所講的真道,也就是聽過主的道。而「聽過祂的道」,也就是「領了祂的教」,並「學了祂的真理」。因此聽道不是聽人的講論,而是領受主的教訓,和學習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脫去」是已經一次完成的事,什麼時候我們相信接受了基督,什麼時候我們就脫去了舊人。「舊人」指我們屬亞當的舊生命,所以「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我們的舊生命因受撒但的迷惑,就產生了「私慾」,因而日趨敗壞。信徒既已因信真道,領受基督的新生命,「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信徒在重生后,心靈因有了新生命就使「心志改換一新」,對於事物的見解和存心都有了新的改變。「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新人」就是重生得救以後的人,就有從真理而來的公義和聖潔。【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或譯: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這是保羅對信徒的生活提出的七個勸勉,勉勵他們活出新人的實際。「你們要棄絕謊言」,「謊言」包括種種詐欺、騙瞞或狡猾的言語,是舊人一個主要的特徵,必須「棄絕」。「各人與鄰舍說實話」,「鄰舍」是指接近的人,這裡是指主里的弟兄姐妹。我們既是新人,與弟兄姐妹說話時,就不可說虛謊的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一定要彼此完全誠實。「生氣卻不可犯罪」,「生氣」並不是犯罪,但要當心變成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就是不可被情緒轄制。人的肉體十分容易被撒但挑動,所以應當格外謹慎,「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有些信徒在未悔改信主之前是「偷竊的」,現在因信了主,就「不要再偷」,當有一份合法的職業、有益的工作,在供應自己和家人之外,還「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就是教會裡有缺乏的肢體。「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因「污穢的言語」,會敗壞聽見的人,叫他的心靈受到污染,故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這「好話」不是出於肉體沒有原則的甜言蜜語和奉承,而是有真理、有恩典,能造就肢體的生命,建立基督的身體的話,這樣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重生得救的信徒裡面有聖靈,但信徒不要叫聖靈擔憂,而是要在生活上順服聖靈的管理和指導。「你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神借著聖靈在我們身上烙下印記,表明我們是屬祂的,是在祂的權下受祂支配、管理。「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就是等候基督的再來。而「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是「舊人」常犯的罪,因此這些「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苦毒」就是怨恨、不願意饒恕人。「惱恨」指突如其來的怒火。「忿怒」指深沉的怒氣。「嚷鬧」就是憤怒的大叫、喊叫、怒氣的爭吵。「毀謗」就是誹謗人或侮辱人的言語。「惡毒」就是向別人懷惡念、惡意。這些都是罪惡的事,但不一定都表現出來,也有些是藏在內心的,但無論如何都不應當存在信徒中間,因為它們會破壞信徒合一的生活。「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憐憫的心」,是對弱者和不幸者表同情。我們常常不願意用「恩慈、憐憫」來饒恕人,是因為我們總覺得自己受到傷害、受了委屈,因此聖靈提醒我們要「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信徒「彼此饒恕」,要像神在基督里饒恕我們那樣地饒恕。因為神先饒恕了我們,我們若不饒恕人,神必要追討我們到底(太6:12)。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在基督的身體里「彼此饒恕」,活出新人的樣式,這樣就能讓神【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里,得著榮耀】!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