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當順著聖靈而行>
讀經【加5: 16-26】【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在加拉太書第五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對加拉太信徒,也是今天的我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這個「行」包括行事為人、生活舉止,我們不但因著聖靈得著重生,活在新生命里,我們也要靠著聖靈行事為人,靠著聖靈而活。因此保羅在5:25中進一步解釋說:【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這裡讓我們看到,對付肉體的情慾,沒有什麼其它的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必須要「順著聖靈而行」,才能「不放縱肉體的情慾」。這「放縱」,就是滿足「肉體的情慾」,繼續在罪惡中生活。「肉體的情慾」,是指我們舊生命中的敗壞性情。但信徒只要「順著聖靈而行」,就可以勝過肉體的情慾。使徒先將得勝之道:「順著聖靈而行」指示信徒,接著就寫到爭戰的情形:【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信徒重生得救后,便有了新生命,這新生命會常常與舊生命相爭的,新生命要順從聖靈,舊生命要順從情慾,於是信徒的心中發生了爭戰。因為「這兩個是彼此相敵」,所以當我們立志「順著聖靈而行」的時候,裡面立刻就會發生屬靈爭戰,「肉體的情慾」,就會出來抵擋,使我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我們若倚靠自己的努力,永遠也不能勝過肉體,因為勝過肉體的唯一方法是順從聖靈的引導。因此信徒不但應順從聖靈,且應絕對地、徹底地順服聖靈,才能過得勝的生活,否則心靈中的爭戰就會繼續下去。【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使徒在此說明,信徒能否勝過情慾,和能否「不在律法以下」,全在於是否「被聖靈引導」。若不「被聖靈引導」的信徒,必被肉體的情慾所勝,而陷於種種罪惡中。
所以保羅就列舉種種情慾事,他說:【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盪、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國。】保羅在此所列舉各種情慾的事,是舉例性的,並不是說全部情慾的事只限於此。「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即我們很容易看出這些事是罪惡的。首先是關於淫亂方面的罪:「姦淫、污穢、邪盪」。「姦淫」,是指男女之間不合法性關係的罪。「污穢」,就是道德上的罪惡,是好色淫蕩。「邪盪」,就是不知羞恥違反自然的性行為,如同性戀,這罪在當時非常普遍,當今世界更是泛濫。關乎信仰方面的罪是:「拜偶像、邪術」。「拜偶像」,是在真神以外承認某些假神的權力,且希望從它們得著福氣和神未許可給我們的好處,這就是背離真神承認假神的罪。「行邪術」,卻是有關迷信和偶像方面的法術,如招鬼、占卜等。按啟示錄21:8,行邪術的人應被丟在火湖中。關乎人際關係方面的罪是:「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仇恨」,是指對人有一種強烈的恨意。「爭競」,就是與人不和、敵對、吵架。「忌恨」,就是憎恨人。「惱怒」,就是對人極端的憤怒。「結黨」,是營私爭勝,甚至不顧別人的損失。「紛爭」,是因意見不合而分離、分立。「異端」,是人因頑固的主見而建立的派別。「嫉妒」,是看見別人成功或好景而感到不悅。「兇殺」,是殺人的違法行為。「醉酒」,指因喝酒而醉倒。「荒宴」,是人群聚集醉酒歡宴。
但使徒警告信徒說:【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可見保羅曾經對加拉太信徒時講及這些事。現在保羅又再次提醒他們,行這些事的人與神的國無分。人若成為這些「情慾的事」的奴僕,就證明他們不是神的兒女,因此沒有資格承受神的國。但那「順著聖靈而行」的人,就會結出聖靈的果子,在生命和地位上已經是神的兒子。【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聖靈在信徒心中運行作工的種種表現,就是順從聖靈的人所表現的種種德行。使徒用「果子」,就是要強調這些美德是生命的流露,是有了某種生命后自然會有的果子,決不是外表模仿出來的動作。所以基督徒的美德並非「作」出來的,乃是「結」出來的。這「仁愛」,是從神而來的神聖的愛。在這九種聖靈果子中,首先提及「愛」,可見愛應在一切行事之先,是一切行事的總則。「喜樂」,是信徒得救的時候最先嘗到的果子之一,因為信徒在領受救恩時,必然得著一種赦罪的喜樂。這種喜樂與從世上物質和罪惡的享受所得著的快樂絕不相同,它乃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與釋放。信徒若不斷讓聖靈在心中掌權,必能常結「喜樂」的果子。「和平」,是與神相交得來的內心的平安所自然表顯於外的情形。「忍耐」,是指在受到嚴重傷害時仍能長期忍耐。「恩慈」,這是神待人的法則之一,也是神良善性格的一種。聖靈在信徒的心中,就將神的性情和神待人的法則表現在信徒身上。所以信徒若順從聖靈而行,便自然待人有恩慈。「良善」,不但是信徒應有的屬靈品德,也是信徒在工作上得稱讚與賞賜的條件之一。(太25:14-30)「信實」,即忠實,可以同時指對神和對人的態度。「溫柔」,在此處意思應是「謙卑」,溫柔謙卑的人自己不容易受傷,也不會叫別人受傷。「節制」,是對自己的態度。信徒在凡事上都要節制,即使是一些平常的習慣,若我們會受制於它,不能自己控制,都是信徒所應擺脫的。而「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因為「聖靈所結的果子」,不但成全了律法,而且比律法的要求更高。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這裡說明,「凡屬基督耶穌的人」,都已經與肉體斷絕了關係,因我們肉體的邪情私慾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這「已經」不是個人經歷上的「已經」,乃是基督救贖工作中已完成的「已經」。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恩,不只是為我們贖罪,也是為我們勝過肉體和情慾的種種牽引;基督十架上的得勝,不只是勝過死的權勢,使我們脫離永死,也是勝過罪的權勢,使我們脫離罪欲的纏累。當我們這樣相信,又這樣看自己是死的時候,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完成的,也就成為我們的經歷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我們既不再屬肉體,又是靠聖靈所重生的,當然應當靠聖靈行事了。「靠聖靈行事」,就是靠聖靈的能力勝過肉體的誘惑,活出基督的生命。「靠聖靈行事」,也是強調信徒的選擇,就是決心要倚靠聖靈,我們就要常常留心聖靈的感動,不消滅聖靈的感動(帖前5:19),不叫聖靈擔憂(弗4:30)。這種「靠聖靈行事」的生活原則,就是享用在基督里的自由。【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使徒在此加上這句警語,表示靠聖靈行事的人也與世人一樣,容易受「貪圖虛名」的誘惑。信徒若「貪圖虛名」,就不能順從聖靈、又不能與弟兄和睦相處,這是引起信徒「彼此惹氣、互相嫉妒」的禍根。今天我們重生得救后,聖靈就住進我們裡面,但我們的肉體還沒有得贖,我們仍有肉體的情慾。為此,願我們今天都「當順著聖靈而行」,這樣我們就不會「貪圖虛名「,也「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並能結出聖靈佳美的果子!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