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加5: 1-26>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8-28 05: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加5: 1-26】【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在加拉太書第五章中,使徒保羅繼續闡明福音真理,他首先說:【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基督釋放了我們」,就是基督的救恩,已經使我們脫離罪和律法的捆綁,「叫我們得以自由」。這「自由」不是一般世人所稱的人生自由,而是基督救贖所成功的自由,惟獨基督徒才擁有這種自由。基督徒的自由,就是不再受律法之軛轄制,不再因罪的勢力而不得不犯罪。所以我們在基督里「要站立得穩」,就是要在福音的真理上堅定不移,不肯隨便跟從別的福音,重視所蒙的救恩。我們就「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這「奴僕的軛」是指律法。「軛」是放在牲畜頸上的木具,用於挾制牲畜,使牠不能隨意行動,而完全照主人的意思勞役。牲畜在軛下完全沒有自由,人在律法下也無自由。因此我們就要牢牢抓住【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2:2)的福音,十字架是使我們得自由的秘訣,因為基督借著十字架使我們脫離罪惡,也不再使我們被迫淪入那曾令我們奴役的「軛」下。【我保羅告訴你們,若受割禮,基督就與你們無益了。我再指著凡受割禮的人確實地說,他是欠著行全律法的債。你們這要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我保羅告訴你們」,是特別加重他接下來要說的話,因他所說的,並非出於人意,乃是從基督的啟示來的。「割禮」,就是切割男性生殖器的包皮,被神用來作為與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立約的證據。】(創17:11)猶太男孩在出生后第八天須受割禮(創17:12)。外邦信徒「若受割禮」,實際上是想在基督之外增加「受割禮」作為得著救恩的條件。我們若在基督之外增加任何東西作為得救的條件,「基督就與你們無益了」,因為這實際上是認為基督所做的還不夠,我們必須自己再加上一點,才能得到救恩。「我再指著凡受割禮的人確實地說」,這是對那些把受割禮當作得救的必要條件的人說,除非他們能「行全律法」,否則即使行出若干條,也還是「欠著行全律法的債」。而加拉太人接受割禮的惟一理由,就是想憑自己的行為「靠律法稱義」。保羅就要他們明白,若真能靠行律法稱義,單受割禮沒有用,必須遵行全部律法才能稱義,但世上沒有一個人能遵行全部律法。因此任何想靠割禮稱義的人,都「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從恩典中墜落了」,意即從憑恩典得救的原則中墜落了,因為他們既要憑律法稱義,當然就得不著恩典的福音了。【我們靠著聖靈,憑著信心,等候所盼望的義。】「我們」包括使徒與加拉太信徒。「靠著聖靈」,就是靠聖靈得生。「憑著信心」,指「因信稱義」(3:8)。信徒的得救是「靠著聖靈,憑著信心」,先有聖靈的工作、後有信心的回應。「等候所盼望的義」,就是等候基督再來時【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3)、【和祂一同得榮耀。】(羅8:17)我們對這義的盼望,也必須「靠著聖靈,憑著信心」等候。【原來在基督耶穌里,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髮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受割禮」或「不受割禮」,這兩者「在基督耶穌里」,都沒有任何價值和「功效」,惟有借著「使人生髮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這表明信心可以使人生髮仁愛,而仁愛是聖靈所結果子的其中一個特徵,也是排在第一位的特徵。

【你們向來跑得好,有誰攔阻你們,叫你們不順從真理呢?】加拉太信徒過去在真理上本來跑得好,但在中途卻被假師傅「攔阻」,他們就「不順從」曾經叫他們進入恩典的真理。【這樣的勸導不是出於那召你們的。】「這樣的勸導」,指假師傅的誘導。那召你們的」指的是神。而這些假師傅是與神為敵的。【一點面酵能使全團都發起來。】是指微小事物會有的巨大影響力,在開始時是微不足道的,但漸漸地展開,直到它影響或改變整體。「面酵」在聖經里多指邪惡的異端教訓(太16:11-12)。假師傅的教訓就像面酵一樣,會迅速滲透和擴散,不只會敗壞整個的恩典福音,也會敗壞全體信徒。【我在主里很信你們必不懷別樣的心;但攪擾你們的,無論是誰,必擔當他的罪名。】「我在主里很信」,表示保羅肯定的相信「主」能夠幫助他們,使加拉太人「必不懷別樣的心」,就是不會離開使他們「向來跑得好」的主。「但攪擾你們的」,是指假師傅。加拉太人在天路上被假師傅「攪擾」,是主允許發生的,為要給教會留下寶貴的《加拉太書》。允許此事發生的主,也必負責領加拉太人歸回正道。但是,攪擾他們的假師傅卻「必擔當他的罪名」,要受到神的審判。【弟兄們,我若仍舊傳割禮,為什麼還受逼迫呢?若是這樣,那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沒有了。恨不得那攪擾你們的人把自己割絕了。】這「仍舊」表示,保羅從前在猶太教中曾傳過割禮。「為什麼還受逼迫呢?」意指他現在如果仍然把割禮放在福音裡面,像猶太教徒一樣,就不致於受他們的逼迫了。「若是這樣,那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沒有了」,「十字架討厭的地方」,是指基督的十字架是神惟一的救法,只有借著十字架的救贖,才能使人被神稱義並接納,這在猶太教徒的眼中,是他們的絆腳石,是他們最討厭的。如果保羅不堅持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行割禮的事上也馬虎,不但福音沒有「討厭的地方」,傳福音的工作也沒有「討厭的地方」。「恨不得那攪擾你們的人把自己割絕了」,「把自己割絕了」,指那些假師傅既然對割禮如此熱衷,何不幹脆徹底把自己閹割了,像加拉太的異教祭司一樣。因假師傅教導外邦信徒受割禮,與異教的那種野蠻行為毫無分別。【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這「蒙召」,是指神從世界中把我們召出來,而神召我們的目的,是要我們「得自由」。但保羅提醒信徒,不可將蒙召所得之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放縱墮落的人性,因此信徒要明白自由的真諦,不可誤用真「自由」。「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意即信徒蒙召得著了自由,就要在愛里互相服事。「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全律法」就是十誡和其他舊約的律法要求。我們若能作到「愛人如己」,就已經行了全律法。【你們要謹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滅了。】「你們要謹慎」,這是提醒信徒,因為加拉太教會既有傳異端的割禮派來攪擾,必然有些信徒受影響,而那些立場堅定的信徒就會起來反對,這樣他們彼此之間很容易因真理方面的爭辯,導致人身攻擊,衝突雙方「相咬相吞」,結果卻是「要彼此消滅了」。因此我們都「要謹慎」,並非動機善良、目標正確就是好的,如果憑血氣捍衛真理,或者靠肉體表達愛心,結局可能也是一起毀滅。

【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這是信徒的本分,雖然信徒已經有聖靈的內住(約14:16-17),但聖靈並不強迫人,而是讓我們想起主耶穌的話(約14:26),提醒我們順從祂的引導,我們就不會「放縱肉體的情慾了」。「情慾」就是人的天然肉體、墮落以後的本性。「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這說明在信徒裡面有兩種本性:一個是與生具來的墮落人性,也就是帶著罪性的「舊人」(弗4:22),另一個是重生以後、因聖靈內住而有的「新人」(弗4:24)。這兩種本性在信徒裡面是「彼此敵對」的,所以當我們立志「順著聖靈而行」的時候,裡面立刻就會發生屬靈爭戰,「肉體的情慾」就會出來抵擋,使我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我們若倚靠自己的努力,永遠也不能勝過肉體,因為勝過肉體的唯一方法是倚靠神,然後順服聖靈的引導,聖靈必然會遏制我們的肉體。信徒的生活「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不必倚靠謹守律法來取悅神。【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盪、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加: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情慾」的惡行即使在外邦人中,也是眾所周知,不必由律法作出規定。保羅在此列舉的十五種罪行,是說明「放縱肉體的情慾」,在生活行為上會帶出的結果,「就如姦淫」,是指不合法的性關係。「污穢」,是指思想和言語上的不潔。「邪盪」,指行為和態度上的隨便、放縱、不羈。「拜偶像」,就是敬拜圖像、假神;「邪術」,就是法術,巫術,交鬼,符咒。 「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這是人際關係的罪惡。「結黨」乃出於自私、野心而想增加自己的勢力。「嫉妒」,包括所有妒忌的意念。「兇殺」,指妄奪人命,是一種人際關係破裂的高峰。「醉酒」,指過度飲用烈酒,以致失去知覺或控制;「荒宴」,多人一起醉酒而喧嘩。「等類」表示不只這些。「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表明保羅從前在加拉太宣教時,已經要求加拉太人不要「放縱肉體的情慾」。「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因為「行這樣事的人」,就是活在罪中的人,所以不能承受神的國。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聖靈所結的」,是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身上活出來的,不是我們努力向善做出來、模仿出來的。「聖靈所結的果子」,也證明我們是「順著聖靈而行」的神的兒女,所以人若說自己「被聖靈引導」,卻沒有「聖靈所結的果子」,只是自欺欺人。「果子」表明這九種美德都是聖靈的工作,我們只要「被聖靈引導」,就會自然地產生這些美德。「仁愛」,不是由於對方的愛而有的回應,乃是主動的愛。神對人類的愛正是這樣,是聖潔的,無條件的,「仁愛」就是指這種愛。「喜樂」,是信徒得救的時候最先結出的果子之一,因為信徒在領受救恩時,必然得著一種赦罪的喜樂。「和平」,即「平安」之意,聖靈住在我們心中的結果就是平安,這種「平安」是因我們與神與人、與己恢復和平。「忍耐」,就是能忍受別人不合理的對待。「恩慈」,就是對別人仁慈、和藹親切。「良善」,就是放棄自己的標準,按神的方式待人。「信實」,就是誠實而可信,作事忠心。「溫柔」,就是柔和謙卑。「節制」,就是能管制自己的愛好和慾望。「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指這些美德不在律法的管轄之下,不受律法的捆綁與限制。但卻實現了律法的目的,不但成全了律法,而且比律法的要求更高。【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凡屬基督耶穌的人」,就是重生得救的信徒,「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這說明,信徒與肉體已經斷絕了關係,因我們肉體的邪情私慾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就把我們「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都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因為出於「肉體」的事物沒有一樣是蒙神悅納的。【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我們若已經靠聖靈重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就是要靠聖靈行事為人。使徒在此加上這句警語:「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表示靠聖靈行事的人也與世人一樣,容易受虛榮的誘惑,而「貪圖虛名」。而「貪圖虛名」的結果就是「彼此惹氣,互相嫉妒」。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靠聖靈行事,以至結出聖靈的果子來!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1: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