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結1: 1-18>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8-17 05: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結31: 1-18】【十一年三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在以西結書第三十一章中,神籍先知以西結用亞述帝國滅亡的歷史事實來警告埃及,必要落到與亞述一樣的結局裡。先知以西結說:【十一年三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啊,你要向埃及王法老和他的眾人說:在威勢上誰能與你相比呢?亞述王曾如黎巴嫩中的香柏樹,枝條榮美,影密如林,極其高大,樹尖插入雲中。眾水使它生長;深水使它長大。所栽之地有江河圍流,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諸樹。所以它高大超過田野諸樹;發旺的時候,枝子繁多,因得大水之力枝條長長。空中的飛鳥都在枝子上搭窩;田野的走獸都在枝條下生子;所有大國的人民都在它蔭下居住。樹大條長,成為榮美,因為根在眾水之旁。神園中的香柏樹不能遮蔽它,松樹不及它的枝子;楓樹不及它的枝條;神園中的樹都沒有它榮美。我使它的枝條蕃多,成為榮美,以致神伊甸園中的樹都嫉妒它。『】本章信息發出的時間是「十一年三月初一日」,就是約雅斤王被擄到巴比倫的第十一年。一個月後,耶路撒冷城將被巴比倫攻破(王下25:2-3),這是猶大人面對危機最危險的時刻,也是試探最劇烈的時刻,因此先知接連針對法老發出哀悼之歌,目的在深切地提醒被擄的以色列人,絕不可倚靠法老,要從過去亞述的歷史經驗中學教訓。神要以西結「向埃及王法老和他的眾人說:『在威勢上誰能與你相比呢?」這裡的「埃及王法老」,就是以傲慢著稱的合弗拉。「眾人」,是指埃及全國驕傲的民族。「威勢」是一種虛張聲勢的傲慢,這種態度不僅是法老,也是他的眾人。

「亞述王曾如黎巴嫩中的香柏樹,枝條榮美,影密如林,極其高大,樹尖插入雲中」。「亞述」是指新亞述帝國。「亞述王曾如黎巴嫩中的香柏樹」,是指亞述曾得享的榮華與權勢,像巨大的香柏樹一樣堅固。「眾水使它生長,深水使它長大。所栽之地有江河圍流,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諸樹」。「眾水、深水」是亞述和埃及的共同點,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周圍有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埃及也有尼羅河和三角洲的分汊,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勢力也超過周圍的列國。「所以它高大超過田野諸樹;發旺的時候,枝子繁多,因得大水之力枝條長長」。「超過田野諸樹」,表明亞述的政治、軍事和財富遠比其他民族優越。「枝子繁多」意味著亞述領土的擴張,統治力量與權勢也擴大。但亞述卻誤用了那權勢,從而被巴比倫所滅。「空中的飛鳥都在枝子上搭窩,田野的走獸都在枝條下生子;所有大國的人民都在它蔭下居住」。亞述這棵大樹使飛鳥可以搭窩,感到安全。走獸在樹下生子養育幼兒,連人都可以安然居住。這是描寫歷代以來不少邦國曾受亞述的庇護。「樹大條長,成為榮美,因為根在眾水之旁。神園中的香柏樹不能遮蔽他。松樹不及它的枝子,楓樹不及它的枝條,神園中的樹都沒有它榮美」。因樹的「根在眾水之旁」,樹必長得繁茂。神的園指伊甸園,內中充滿了樹,「不能遮蔽它」,即不能與他的宏偉匹比。這原本乃是神的作為,因為神說:「我使它的枝條蕃多,成為榮美,以致神伊甸園中的樹都嫉妒它」。「伊甸園中的樹」,是指其他忌妒亞述的力量。當時唯一能與埃及相比的國家就是亞述,兩者都是「枝條榮美,影密如林,極其高大」,而亞述剛剛被巴比倫毀滅二十年,即將毀滅埃及的也是巴比倫。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因它高大,樹尖插入雲中,心驕氣傲,我就必將它交給列國中大有威勢的人;他必定辦它。我因它的罪惡,已經驅逐它。外邦人,就是列邦中強暴的,將它砍斷棄掉。它的枝條落在山間和一切谷中,它的枝子折斷,落在地的一切河旁。地上的眾民已經走去,離開它的蔭下。空中的飛鳥都要宿在這敗落的樹上,田野的走獸都要卧在它的枝條下,好使水旁的諸樹不因高大而自尊,也不將樹尖插入雲中,並且那些得水滋潤、有勢力的,也不得高大自立。因為它們在世人中,和下坑的人都被交與死亡,到陰府去了。『】「主耶和華如此說:『因它高大,樹尖插入雲中,心驕氣傲,我就必將它交給列國中大有威勢的人;他必定辦它。我因它的罪惡,已經驅逐它」。亞述的「罪惡」與埃及一樣,都是「心驕氣傲」。香柏樹的高大並不是罪,但「因它高大,樹尖插入雲中,心驕氣傲」,所以就成了罪。「列國中大有威勢的人」、「列邦中強暴的」,指巴比倫。神不但使用巴比倫砍斷了亞述這棵香柏樹,也將使用巴比倫對付埃及,使他們「不因高大而自尊」、「不得高大自立」。「地上的眾民已經走去,離開它的蔭下」,指那些倚靠亞述、依附強權的國家和百姓,都將成鳥獸四散。古往今來,死亡都是醫治驕傲最有效的方法,無論亞述和埃及怎樣目中無神,最終都會「被交與死亡,到陰府去了」。

【主耶和華如此說:『它下陰間的那日,我便使人悲哀。我為它遮蓋深淵,使江河凝結,大水停流;我也使黎巴嫩為它凄慘,田野的諸樹都因它發昏。我將它扔到陰間,與下坑的人一同下去。那時,列國聽見它墜落的響聲就都震動,並且伊甸的一切樹就是黎巴嫩得水滋潤、最佳最美的樹都在陰府受了安慰。它們也與它同下陰間,到被殺的人那裡。它們曾作它的膀臂,在列國中它的蔭下居住。在這樣榮耀威勢上,在伊甸園諸樹中,誰能與你相比呢?然而你要與伊甸的諸樹一同下到陰府,在未受割禮的人中,與被殺的人一同躺卧。『法老和他的群眾乃是如此。這是主耶和華說的。『】「它下陰間的那日」,指亞述被巴比倫軍隊所摧毀的日子。巴比倫圍攻尼尼微的第三年,暴雨衝垮了底格里斯河的堤壩,巴比倫就利用這個機會,決定性地打擊了亞述。 之後亞述就失去了以財富和軍事力量誇口的驕傲。 當高大的樹折斷後,賴其生存的小樹就感到生存受到威脅也會滅亡。也就是說,周邊列國的君王為亞述的滅亡悲傷,他們也為自己的結局悲哀。「我將它扔到陰間,與下坑的人一同下去。那時,列國聽見它墜落的響聲就都震動,並且伊甸的一切樹就是黎巴嫩得水滋潤、最佳最美的樹都在陰府受了安慰」。比喻那些已經滅亡的國家,現在看到連最強大的亞述也被扔到陰間,對自己的滅亡也就比較可接受了。「它們也與它同下陰間,到被殺的人那裡。它們曾作它的膀臂,在列國中它的蔭下居住」。過去倚靠亞述的列國「曾作它的膀臂,在列國中它的蔭下居住」,現在卻「與它同下陰間,到被殺的人那裡」。

「在這樣榮耀威勢上,在伊甸園諸樹中,誰能與你相比呢?然而你要與伊甸的諸樹一同下到陰府,在未受割禮的人中,與被殺的人一同躺卧。』法老和他的群眾乃是如此。這是主耶和華說的『」。埃及和亞述的結局相同,也是「下到陰府,在未受割禮的人中,與被殺的人一同躺卧」。古埃及人奉行割禮,又十分重視葬禮,與「未受割禮的人」一同躺卧,被視為奇恥大辱。與亞述同時代的列邦面對亞述的覆亡,為之「悲哀」、大為「震動」。埃及和亞述一樣「榮耀威勢」,在列國之中也曾無與倫比,但連亞述都在陰間與最低微的同卧,何況曾經還被亞述征服過的埃及呢?人若以自己的「威勢」為榮耀、以致忘記自己是誰,神必會差遣「列國中大有威勢的人」來懲罰他。埃及和亞述都像這棵香柏樹,高大榮美到一個地步,勢力大大擴張,幾乎可以蔭庇眾生、風頭蓋過了伊甸園,「以致神伊甸園中的樹都嫉妒它」,自己也因此「心驕氣傲」,忘了是神「使它的枝條蕃多,成為榮美」。驕傲的人一旦人忘記自己是誰、忘記恩典的源頭,最終的結局都是「與伊甸的諸樹一同下到陰府」,因為「這是主耶和華說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讓驕傲人的結局,來警誡提醒我們,使我們不至於「心驕氣傲」而惹動神的忿怒。我們要謙卑在神的面前,看自己為無用的僕人,並要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神來的,我們就要因著神的恩典來讚美、歌頌祂,更要信靠神,愛祂,侍奉祂!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6: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