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林后13: 1-14>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8-14 04: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林后13: 1-14】【這是我第三次要到你們那裡去。『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要定準』……。】在哥林多后書第十三章,也是最後的一章中,使徒保羅說:【這是我第三次要到你們那裡去。『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要定準。』我從前說過,如今不在你們那裡又說,正如我第二次見你們的時候所說的一樣,就是對那犯了罪的和其餘的人說:『我若再來,必不寬容。』】這「第三次」是說明,在此之前,保羅已經去過哥林多兩次。「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根據猶太人的律法,在法庭上的見證必須有兩三個證人才有效(申19:15),主耶穌指示門徒有關教會紀律的實行,也應用相同的要求(太18:16)。「句句都要定準」,是指見證人所說的話句句都要真實。「我從前說過,如今不在你們那裡又說,正如我第二次見你們的時候所說的一樣」,保羅早已經警告過將採取管教行動(林前4:21),但他第二次去哥林多時卻寬容他們,可能因為當時的環境不容他處理這些事。因為有假使徒攻擊保羅,使得許多信徒懷疑他是否具有屬靈的權柄,所以他在這裡警告說:「對那犯了罪的和其餘的人說:『我若再來,必不寬容『」。「那犯了罪的」,指那些犯了罪且不悔改的人,「其餘的人」,可能是指默許這種犯罪的人(林前5:2)。【你們既然尋求基督在我裡面說話的憑據,我必不寬容。因為,基督在你們身上不是軟弱的,在你們裡面是有大能的。祂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神的大能仍然活著。我們也是這樣同祂軟弱,但因神向你們所顯的大能,也必與祂同活。】哥林多信徒因為受到假使徒的影響,用各種屬地的標準來試驗保羅使徒的職份,即「尋求基督在我裡面說話的憑據」。但當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說話或行動時,基督在他裡面就顯出能力,這就是基督在使徒裡面說話的憑據,他就不能寬容他們。「因為基督在你們身上不是軟弱的,在你們裡面是有大能的」。意思是,因基督在你們裡面不是軟弱的,而是有大能的,這樣你們為什麼一再犯罪,甚至不肯悔改?為什麼不順從基督的大能,使自己得勝罪惡呢?「祂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這「軟弱」不是指靈性方面的軟弱,乃是指肉身方面的有所不能行而言。基督在祂的神性裡面是剛強有力的,但為了完成救贖,祂道成肉身,甘願被肉身所困,這就是祂的軟弱。因這軟弱,祂才會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神的大能仍然活著」,基督從死里復活,是照神在祂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弗1:20),現今仍舊憑藉神的大能活著。「我們也是這樣同祂軟弱」,意思是我們也有在基督里的軟弱,被你們看不起。「但因神向你們所顯的大能,也必與祂同活」,意思是神借著你們所輕看的人顯出祂的大能,因此保羅「也必與祂同活」。

【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我卻盼望你們曉得,我們不是可棄絕的人。】這裡保羅要哥林多信徒「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我們信心的有無,是可以自己省察的。「也要自己試驗」,就是「試驗」自己的信徒身份。「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可棄絕的」,是指經不起省察和試驗,被判定因沒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而予以「棄絕」。「我卻盼望你們曉得」,使徒保羅切望哥林多信徒明確知道一件事,就是他和他的同工們乃是已經通過試驗的人。哥林多信徒如果裡面確實有從神而來的真信心,有基督的生命,就會知道保羅是真使徒,因為哥林多信徒生命的改變,是聖靈借著保羅工作的結果,這就相當於保羅通過了試驗,所以「我們不是可棄絕的人」。【我們求神,叫你們一件惡事都不做;這不是要顯明我們是蒙悅納的,是要你們行事端正,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吧!】這裡的「惡事」,是指失去信心,落入犯罪中。但保羅求神叫他們不是「不作惡事」,乃是說「一件惡事都不作」,連一件都不可以。保羅寫信責備、勸誡哥林多信徒的目的,就是要他們「行事端正」蒙神悅納。保羅固然希望哥林多信徒能承認他是真使徒,但他最關心的不是在人前證明自己,讓人接受他,而是他們活在神的心意里。人對「神的用人」的看法並不重要,神的看法才最重要,所以保羅說:「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吧!」【我們凡事不能敵擋真理,只能扶助真理。】這是針對那些不肯悔改和同情犯罪的人說的,他們可能說保羅對信徒太嚴厲,所以保羅提醒他們,我們「凡事都不能抵擋真理,只能扶助真理」,就是我們不能體恤人情或庇護罪惡而跟真理對抗,只能站在真理的一邊。【即使我們軟弱,你們剛強,我們也歡喜;並且我們所求的,就是你們作完全人。】保羅在這裡所要表達的是,即便自己被人看為「軟弱」,只要信徒真正在屬靈有「剛強」的表現,就引以為喜樂。保羅為哥林多信徒所祈求的,就是要他們被裝備和造就到完全的地步,「作完全人」。若是信徒能在神的心意里完全,保羅個人受一點委屈又算什麼呢?這是事奉神的人生命成熟的表現。【所以,我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把這話寫給你們,好叫我見你們的時候,不用照主所給我的權柄嚴厲地待你們。這權柄原是為造就人,並不是為敗壞人。】保羅寫這信,是盼望哥林多信徒得以完全,所以他寧願當他不在他們中間時寫這信,以期達到這些結果,而不願到了見他們的時候,要照主所給他的權柄,嚴厲的待他們。縱然他要嚴厲地待他們,也只是為「造就」他們,而不是為「敗壞」他們。

【還有末了的話:願弟兄們都喜樂。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保羅在結束此信之前,他「願弟兄們都喜樂」,「喜樂」不是出於人天然的生命,也不是由於環境的因素,乃是【在主里】的喜樂(腓3:1)。保羅又作出勸勉要他們「作完全人」,就是要他們成全到完全的地步。「要受安慰」,指信徒在苦難中要學習接受神的安慰,這樣也能安慰別人(1:3-6)。「要同心合意」,哥林多信徒最大的問題就是彼此分門別類、結黨紛爭。信徒若要被成全到完全的地步,就「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是指彼此間的關係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表明「仁愛、和平的神」與我們同在的前提,是要我們照著使徒的願望和要求,去實行相愛與和平。【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眾聖徒都問你們安。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教會初期可能沿用當時世人的慣例,見面時彼此親嘴、吻臉以示親熱問安。信徒之間問安的作法,因時代和地域而異,但最重要的是「彼此務要聖潔」。「眾聖徒」,指保羅寫信時所在的馬其頓教會的信徒。除了《加拉太書》,本卷書信是保羅書信中最嚴厲的一封,但結尾卻充滿祝福,「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主耶穌基督的恩惠」,重在指基督的救恩,這是我們信徒得以享受神一切恩典的基礎。「神的慈愛」,指神的愛乃是基督救贖的源頭,叫我們得以有資格享受神一切的恩典。「聖靈的感動」,指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裡,叫我們歡喜接受基督的救恩,從而享受神一切的恩典。這裡將主耶穌基督列在首位,並不是指祂是三一神位格之首,乃是指祂所成功的救贖工作,是神賜恩的根基,沒有基督的救贖大工,也就不能享受神的恩典。而保羅就「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這三重祝福,「常與你們眾人同在!」至此使徒保羅就結束了《哥林多后書》。但願我們讀完本書,都要以保羅生命的事奉為榜樣,要做基督忠心的僕人!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6 16: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