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后10: 1-18】【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借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在哥林多后書第十章中,使徒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說:【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借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這是保羅引用某些哥林多人對他的批評。 因為保羅在第二次訪問哥林多時並沒有像他先前所說的【帶著刑杖】(林前4:21)去,因此反對他的人就以為他只在書信中向他們是勇敢的,見面時卻謙卑得很。保羅就「借著基督的溫柔、和平」來解釋他的「謙卑」,並用用充滿愛心的見證和真理的開導,向哥林多人勸解。【有人以為我是憑著血氣行事,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有人以為我是憑著血氣行事」,哥林多教會又有人批評保羅「憑血氣行事」,意思就是他不是真正屬靈的人。「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這等人」指那些批評攻擊保羅的人。保羅認為他們乃是假使徒,是撒但的差役(11:13-15),因此必須以對待敵人的態度勇敢面對他們。「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保羅希望哥林多信徒不再受那些假使徒的欺騙,好讓他訪問他們的時候,不必以對待敵人的勇敢來對待他們。【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這裡的「血氣」是指,信徒既然活在血肉之軀中,行事為人也受肉身的限制,生活起居一如常人。「卻不憑著血氣爭戰」,「憑著血氣」,是單靠人的方法和手段,不是倚靠神的能力。「爭戰」在此指屬靈的爭戰,爭戰的對象不是屬血氣的人,乃是那躲在人背後的天空屬靈氣的惡魔(弗6:12),就是撒但和牠的從者,因此我們「不憑著血氣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屬靈爭戰的對象既然是屬靈的體系,因此所使用的兵器不該是「屬血氣的」,乃是靠著神的能力。「堅固的營壘」,指人心中對福音的抗拒,相當堅固難以攻破。因此要「攻破堅固的營壘」,【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5)「各樣的計謀」,指人用各種似是而非的學問道理、辯論技巧構築了心靈的營壘來抵擋福音。「自高之事」,即人所發明的各種反對福音、「攔阻人認識神」的理論。但「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就是將人本來不順服基督的心意搶奪過來,就「使他都順服基督」,就是順服在基督的權柄之下。
【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預備好了」,是指保羅已經定下決心,準備採取紀律行動。「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就是等哥林多信徒,完全順服基督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就是要責罰那些混淆福音真理的假使徒和少數被騙不知醒悟的哥林多信徒。教會的紀律行動是為著建立基督的身體,而不是為了就事論事、解決眼前的問題,所以必須等到哥林多信徒「十分順服的時候」才進行。【你們是看眼前的嗎?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你們是看眼前的嗎?」意思是你們看吧,事實擺在眼前。「倘若有人」,指欺騙哥林多信徒的假使徒。「屬基督的」,是表明順服基督,聽從基督的命令,他以傳基督福音為他的事工。「要再想想」,意指任何自信是屬基督的人,應當從上面這三點來省察自己,看看是否符合「屬基督的」資格。「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意思是如果是屬基督的,必然會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他們一樣。但那班人不僅不接納保羅,甚至攻擊他,就不是屬基督的人所應有的表現。【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主賜給使徒權柄採取紀律行動,目的是為了造就人,把軟弱的信徒帶回到神的心意里。既然這權柄是為造就人,並不是為敗壞人,所以保羅「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他將來面對主也不至於慚愧。【我說這話,免得你們以為我寫信是要威嚇你們;因為有人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厲害,及至見面,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那些批評攻擊保羅的人說,保羅所寫的信是「又沉重又厲害」,是指保羅書信的內容和信中的話語具有相當的份量。但等看到他后,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氣貌不揚」,指他沒有氣宇軒昂、脫俗出眾的外貌。「言語粗俗的」,指他說話和講道不用高言大智、智慧委婉的言語,而是顯得通俗、淺近、粗鄙,令人輕看藐視。保羅這樣說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哥林多信徒不要憑外貌認人,乃要衡量他的話是否出於神、出於基督。
【這等人當想,我們不在那裡的時候,信上的言語如何,見面的時候,行事也必如何。】「這等人」,就是批評攻擊保羅的人。「當想」意在提醒。「我們不在那裡的時候,信上的言語如何」,「言語如何」,是指如何像他們所說的「又沉重又厲害」,「行事也必如何」,意指他言行一致。保羅不是不敢付諸實行,乃是一直忍耐著,必要的時候,他一定會行使權柄。【因為我們不敢將自己和那自薦的人同列相比。他們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乃是不通達的。】「不敢」是一種反諷的語氣,意思是不屑或沒有必要。「那自薦的人」,指那些假師傅,他們自我舉薦或拿人的薦信,就自稱是使徒,從耶路撒冷到各地教會去,到處招搖撞騙,推銷虛假的道理。「同列相比」,意指同列在一起,相提並論。「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指那些假師傅以自己作為標準,用來衡量自己,這樣衡量自己的結果,絕不會叫他們更認識自己的本相,反而更自欺、更黑暗,所以「是不通達的」。【我們不願意分外誇口,只要照神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構到你們那裡。】「分外誇口」,是指說超過自己程度的話。保羅不願意過度地誇口,因為如此作就是【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12:3)。「神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指神差遣保羅在外邦人中傳福音,「為外邦人做使徒」(羅1:5),所以他照著他自己的尺度傳福音服事神,到達了哥林多。神的僕人從神所分得的工作度量都有不同的尺度,但只要照著自己的尺度儘力而為,便是神忠心的僕人。【我們並非過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構不到你們那裡;因為我們早就到你們那裡,傳了基督的福音。】保羅負有神的使命與差遣,可以到任何外邦人地區為主做工。哥林多人成為信徒,就是保羅傳福音的果效。
【我們不仗著別人所勞碌的,分外誇口;但指望你們信心增長的時候,所量給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得以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並不是在別人界限之內,借著他現成的事誇口。】「我們不仗著別人所勞碌的,分外誇口」,是諷刺那些假師傅以別人勞碌的結果來誇口,以貶抑勞碌建立哥林多教會的保羅來自抬身價。「所量給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指當哥林多信徒「信心增長的時候」,就可以結出更多福音的果子,並支持保羅向更大的區域傳福音。「得以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以外的地方」,指羅馬帝國的其他省份。保羅一直盼望把福音向西傳到羅馬(羅1:15)和羅馬帝國的最西端西班牙(羅15:23)。「並不是在別人界限之內」,指保羅不在別人界限之內傳福音,免得以別人做好的現成工作誇口。【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事奉神的人若有什麼成就,傳福音若有什麼結果,都是主作成的,因為離了祂,我們就不能作什麼(約15:5),所以「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要將一切的功勞和成就都歸給主。【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因為蒙悅納的」,指蒙神悅納。我們事奉的目的,就是要蒙神悅納。但事奉神的人,是否蒙神喜悅,不在乎他自己的稱許,乃在乎主的稱許。而今天我們的期盼也是將來能得著主的稱許,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保羅那樣,忠心的侍奉主,這樣當我們見主面時,必能得著主的稱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