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林后5: 1-21>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7-21 05: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林后5: 1-21】【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在哥林多后書第五章中,使徒保羅首先說:【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地上的帳棚」,是指我們的身體,即會毀壞的「外體」(4:16),因它是出於地、屬於土的,所以是「地上的帳棚」。「拆毀了」指死亡。「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指我們將來複活后得到的是「神所造」的榮耀身體,這榮耀的身體就是永恆的靈性的身體(林前15:42-44)。因為我們肉身無論多麼健康,遲早總要被「拆毀」,因此我們不必為肉身花費太多的心思,只要正常的保養顧惜就可以了(弗5:29)。【我們在這帳棚里嘆息,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我們在這帳棚里嘆息」,指我們活在肉身中嘆息等候【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3)。「深想」指渴望得著【靈性的身體。】(林前15:44)「穿上衣服」,比喻將來複活的身體。「被遇見」,指被神或天使遇見。我們「若穿上」這榮耀的身體,被神或天使遇見時,「就不至於赤身了」,因此這復活的榮耀身體,就是叫我們能夠在神面前站立得住。人如果沒有這榮耀的身體,就根本不能夠站在神面前,不能夠上天堂,因為沒有復活的身體的就像沒有穿衣服一樣。【我們在這帳棚里嘆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為此,培植我們的就是神,祂又賜給我們聖靈作憑據(原文是質)。】我們在肉身活著,好像在「帳棚」居住,固然是「嘆息勞苦」,因肉身中所遭受的苦難、重壓而嘆息。然而我們卻「不是願意脫下這個」,就是不希望早一點不住在這肉身的帳棚里。肉身所給我們的勞苦嘆息,並不是叫我們悲觀而不想活,而是叫我們更羨慕基督里那榮耀的復活。「願意穿上那個」,就是願意得到復活的身體。「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這「必死的」,是指血肉的身體。這身體「被生命吞滅了」,就是完全改變成為永生的生命,完全隱沒在復活的生命里了。這是因為神把祂的生命放在我們裡面又加以「培植」。神「又賜給我們聖靈」,這是我們必定能夠復活的憑據。

【所以,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坦然無懼」,指對死亡不會懼怕,因有神的培植和聖靈的保證。「住在身內」,指活在肉身中,「與主相離」,是指我們還活在肉身之中時,身體成了一種阻隔,使我們不能完全與主同在,所以「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我們之所以能在苦難面前「坦然無懼」,是因為肉身的死亡,只是「離開身體與主同住」,那時就可親眼見主。愛主的信徒是願意活著被主使用,但更願意離世與主同在。【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所以」表示本節對前面一段話的結論。「住在身內」,就是活在世上。「離開身外」,就是死去離世。「立了志向」,指以此作為人生的一個重大目標,就是「要得主的喜悅」。我們得救以後還要「住在身內」多久?是否很快「離開身體與主同住」?這些事都不是我們能做主的,也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我們所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在當下的生活中,「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將來好向主交帳。如果今夜就見主,你能向主交帳嗎?【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我們眾人」,指歷世歷代所有的信徒;「基督台前」,指主再來時的審判,那時【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4:17),無論活著或已經死了的信徒,都要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帖前4:16-17),在基督台前向主交帳。我們信主之前一切的罪都蒙主的寶血洗凈了,主不會再跟我們算舊賬,因此「基督台」的審判與得救無關,但卻與賞罰有關。主耶穌要根據我們信主以後的行為,「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本身所行的」包括我們今生的言語、行為、事奉、意念。因此當我們還「住在身內」時,要時時記得如何為自己「本身所行的」向主負責。

【我們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勸人。但我們在神面前是顯明的,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裡也是顯明的。】「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是指主必要再來施行審判。我們若認識到自己將來要向「可畏的」主交帳,就應照我們所承受的託付努力「勸人」,使人順服真道。因為我們帶著對主的敬畏來「勸人」,就不會為討好人而而講真理,用人的道理摻雜福音、取悅聽眾。主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我們一生的生活和事奉都在祂的鑒察之下,祂必按公義施行審判,我們就當因主的可敬而親近祂,也當因主的可畏而敬畏祂。「但我們在神面前是顯明的」,指保羅傳道的動機和方法都在神的鑒察之下,沒有詭詐。「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裡也是顯明的」,保羅希望在哥林多信徒的良心裡,也能被分辨出他的誠實無偽。【我們不是向你們再舉薦自己,乃是叫你們因我們有可誇之處,好對那憑外貌不憑內心誇口的人,有言可答。】保羅在此向哥林多信徒解釋,他這樣的表白不是在「舉薦自己」,而是「叫你們因我們有可誇之處」,就是叫他們因著使徒和他的同工們美好的見證,可以回復那些背後攻擊保羅的人。 保羅就是要哥林多信徒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誇口的事,藉此分辨真假。【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 「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指保羅和他的同工為神工作大發熱心,為救人靈魂不顧一切,這在人看來彷佛是顛狂了。雖然這樣,保羅在哥林多信徒面前還是「謹守」,因為一般信徒不一定有保羅這種高深的屬靈經歷,因而以為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基督的愛」,指祂替我們在十字架上受死捨命的愛。「激勵」是叫我們的心不能不有所回應。基督「替眾人死」,祂的死是祂愛的最高表現,也是祂愛的偉大成就,「因我們想」,是指經過仔細思考、衡量之後所下的結論。「眾人就都死了」,指基督代替眾人死,為我們接受了神對罪人的刑罰,因此在基督里的眾人在神眼裡就都算是死過了,不再被定罪。「那些活著的人」,就是那些仍在肉身中活著的信徒,也就是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就「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就是凡事尋求主的旨意、遵行主的旨意、滿足主的心意。真實愛主、渴慕為主而活的人,不是因為人的教導、催促,而是因為我們真正體驗到了【祂是愛我,為我舍己】(加2:20),因此「基督的愛激勵我們」為祂而活。【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原文是肉體;本節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這裡保羅特別提到「不憑外貌認人」,因為當時哥林多信徒中有憑外貌批評保羅。雖然保羅在悔改信主以前,也「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就是用人的標準來評斷基督。但「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指保羅不再從人錯誤的觀點來看基督,因為保羅已經知道主耶穌就是神所立的基督,也就是萬人都當信而順從的主。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在基督里」,指相信接受基督為主,與基督聯合。「新造的人」,指一個人若在基督里,就已經成為神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不再停留在人自己舊造里的生活、習性、愛好、行事。這「新造」包括新的生命(西3:4)、新的眼光和新的生活(林前6:11)。【一切都是出於神;祂借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一切」,在此指我們信徒在基督里所得的救恩,特別是我們的身份與事奉「都是出於神」。「借著基督」,指基督乃是神人之間的中保,神借著祂才能悅納人,人借著祂才能親近神。而所有借基督與神和好的,也借祂領受了勸人與神和好的職分,就是傳揚神在基督里已經成就的工作。【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神在基督里,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乃是借著「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從而除去這障礙。世人的「過犯」使他們與神隔離,沒有人能主動與神和好,而是神主動「叫世人與自己和好」。「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神不僅主動要叫世人與自己和好,祂也主動差派使者出去傳揚這和好的福音。【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借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基督的使者」,就是直接受耶穌基督差遣的人,工作內容是帶領人與神和好,使他們能成為神國的子民,作為祂家庭中的一分子;工作方式是「勸」人。「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這是對哥林多教會講的。哥林多信徒已經接受福音,但仍然有人質疑保羅的使徒權柄和所傳的福音,因此保羅懇求他們不可徒然領受神的恩典,要心存坦誠地對待他們的使徒。【神使那無罪(無罪:原文是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這裡說出了我們怎樣才能夠在神面前得稱為義,就是因「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基督為我們的罪受了刑罰,「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成為神的義」,是指神宣告我們無罪開釋。今天我們能成為神的義,是因基督替我們成為罪,為我們的罪受了刑罰。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感謝神奇妙的救恩!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6: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