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保羅蒙憐憫受職分>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7-19 20: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保羅蒙憐憫受職分>
讀經【林后4: 1-12】【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在哥林多后書第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首先講到他是蒙憐憫受了這職分,他說:【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 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 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這裡的「我們」,保羅是偏重講自己。 「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保羅在此明確地指出,他「受了這職分」,是蒙了神的憐憫,藉此指出他做神的僕人成為新約的執事,是崇高尊榮的,是他本不配得但因著神的憐憫才賜給他的。「這職份」,就是指【新約的職事】(3:6)。「不喪膽」,是指在傳講真理受到逼迫反對的時候不喪膽。在傳道工作中,的確有許多教內教外的邪惡勢力,會叫我們喪膽。保羅並不否認那許多令人喪膽的事可能來臨,但他卻要我們想到神的憐憫:「既然蒙憐憫」。神既然憐憫我們,在以後的遭遇中我們必定會蒙受神的恩典,這樣就不會退縮膽怯。保羅接下來講到在生活中要怎樣彰顯這新約職事的生命。【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 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如果事奉主的人是真正出於神,他必定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因為我們所事奉的是聖潔的神,因此也不會「行詭詐」,或者用投機取巧,一味迎合人的歡喜來「謬講神的道理」。並且「只將真理表明出來」,這是指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要與我們所傳講的信息一致。如果你棄絕了那些暗昧可恥的事,你不行詭詐,以正直的心來事奉主,再加上你實實在在地愛神的話,傳神的話,不謬講神的話,又讓你的生活印證你的生命,那麼你也就是把真理表明出來了。「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當我們把真理表明出來時,就是在神面前,把我們自己推薦給他人的良心,使人在他的內心深處,不得不承認我們是神的僕人。一個人是不是神的僕人,不是照他所知的,不是照他所信的,不是照他所傳的,乃是照他所是的。人的良心像一面鏡子,可以照見我們的真實與所是。因此我們要嚴謹的自省,好叫我們不僅有蒙神憐憫而得的職分,也有與這職分相稱的聖潔的生活。

【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福音」本是好消息,耶穌基督的福音對每一個世代每一個世人都是好消息,那為什麼有許多人聽了福音后仍然不接受不相信呢?保羅在此告訴我們,他們是忠實地傳講神福音的真理,如果聽者仍然不肯接受,責任不在他們,乃在這些人的心眼被「蒙蔽」,叫他們不能看見、不能明白福音真理。「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因這些人的心眼被蒙蔽,結果導致他們趨向滅亡,最後成了滅亡的人。所以這些不信的人不明白福音,或不接受福音,絕不是保羅和他的同工沒有把真理講得透徹清楚的緣故,而是那些滅亡的人自己硬心不信的結果。因為他們「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以致看不見福音的真光,不能明白福音真理。「這世界的神」指撒但。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被撒但「弄瞎了心眼」,活在黑暗之中。「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不是基督福音的光不照著他們,而是他們不開啟自己的心門,以致福音的光沒有法子照到他們。有許多不信的人會說,他們不能夠認識神,因為他們看不見神,但使徒指出「基督本是神的像」,祂就是讓人可以看見、可以認識的神。可是這些卻故意不接受基督,也不接受祂在世上所說所行的一切。【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不是傳自己」,指保羅強調自己使徒的權柄,不是為了高抬自己,而是為了高舉基督。因保羅立了志向,在他們中間,只傳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而哥林多教會中有些信徒因保羅專心傳基督,不傳自己的學問,就以為他沒有學問,甚至懷疑他使徒的資格。但保羅告訴他們,他所以不被他們認識,正是因為他不傳自己,只傳基督。並且他為基督的緣故,「作你們的僕人」,他存這樣態度事奉主,是因順服基督而樂意服事人。【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這裡保羅說到,他和他的同工所以不傳自己,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得著神的光照,而且「已經照在我們心裡」。並且他們知道「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惟有忠心傳揚耶穌基督,才能夠把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如果他們傳揚自己,就不能叫人看見且認識耶穌基督,祂乃是彰顯神的榮耀。

接著保羅講了新約聖經中相當重要的一句話:【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里,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使徒保羅在這裡把基督比作「寶貝」,基督住在我們心中,就是我們裡面的寶貝。而神把這個寶貝放在瓦器里,不是要顯出我們這瓦器的尊貴,乃是「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所以我們一切所做的,都是要證明顯在我們身上的能力,不是出於我們自己而是出於神。我們能夠勝過各種的逼迫患難,都是因主的能力。保羅和他的同工都為福音經歷過苦難,而保羅所受的苦難比別人更多。他既然能夠勝過那許多的患難、許多惡劣的環境,證明那莫大的能力是出於那住在祂裡面的基督。對哥林多教會來說,他們對保羅的各種猜疑、毀謗(林后12:16-17),甚至無知地接受「別人」的挑撥,懷疑保羅為什麼沒有教會薦信,把保羅看得比那些誘惑他們的人還不如。但保羅卻沒有因此灰心,他能夠這樣的忍耐他們,正是因為那住在他裡面的「寶貝」的能力。因此保羅又說:【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這裡透過四對正反的表述讓我們看到寶貝在瓦器里的重要性。「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意思是雖然處在重重的苦難中,卻不會被這些苦難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意思是雖然在生活中經歷困苦,但不會因此而感到絕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意思是即使面對逼迫,神不會忘記祂的僕人。「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意思是到了最壞的情況,就是被打倒了,但不會因此而死。保羅借著他們的生命經歷,讓我們看到作為一個瓦器,我們原本是卑賤、脆弱,但因著在我們裡面的寶貝,我們已經變得不同。因此今天當「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里」的時候,一方面,我們可以說:「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保羅的經歷中得到激勵。

隨後保羅說:【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保羅「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以及「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是指他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與主耶穌在地上工作時一樣,不斷面臨逼迫、患難和死亡的威脅。這裡「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以及「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是指當他因信與主耶穌聯合,願與主耶穌一樣被交於死地時,主耶穌死里復活的大能和經歷也會在他軟弱的身體上顯明。保羅甘願為基督的緣故,被人看作卑賤,並且一心相信基督的能力和拯救,這正經驗了他與基督同釘死的經歷,實在地承認他本來就是應該交於死地的。但當他經歷十字架的死的時候,基督那榮美的生命,就顯明在他必死的身上了。在基督十字架救贖的工作中,不但把我們的罪與祂同釘死,也把我們的舊人與祂同釘死,祂不單擔當我們的罪,也釘死我們的舊人。而當「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也就是說,當我們讓基督在我們身上作釘死的工作時,生命就在別人身上工作,使別人因我們得著生命的供應。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像保羅那樣「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並且也能像保羅一樣說:「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