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林后3: 1-18>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7-17 04: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林后3: 1-18】【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在哥林多后書第三章中,使徒保羅首先說到:【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這是保羅針對哥林多教會有人批評他到哥林多時沒有帶著「薦信」作出解釋。他根本用不著給他們薦信,也不用人推薦,因為他是創立哥林多教會的使徒。所以保羅說:「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這話就是答覆那些批評他的人,他不用「舉薦自己」。「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別人」是那些假使徒,他們利用別人或教會的薦信,到處招搖撞騙,推銷虛假的道理(2:17)。而教會有時也用「薦信」,為要證明所差派之信徒的身份(徒15:23),保羅自己也寫過薦信(羅16:1-2)。「薦信」即介紹信。【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你們」指哥林多信徒。保羅是創立哥林多教會的使徒(林前9:1-2),曾在那裡教導他們【一年零六個月】(徒18:11),所以哥林多教會的存在就是保羅的使徒職分和工作果效的明證,因此他說「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眾人」指各處教會的信徒,他們所以會知道並念誦哥林多信徒的屬靈事迹,乃因保羅等人把他們「寫在我們的心裡」,到處向人提說有關他們的見證。【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借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保羅將哥林多信徒比作是「基督的信」,是由保羅和他的同工們,透過他們的福音的職事「修成的」。任何人因聽了保羅他們所傳的道而生命得到改變,都是聖靈工作的果效,是真實的「基督的信」,這封信的內容和本質乃是基督,這封信就是在表明基督。因此真實的「基督的信」,「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寫在石版上」,是舊約的代表(出31:18),「寫在心版上」,則是新約的代表(來8:10)。基督徒「明顯是基督的信」,我們就要讓人在自己身上看出基督來,叫人從自己的身上認識那在我們裡面的基督。
【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我們因基督」,指基督是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來12:2),我們的信心是從祂而有的。所以保羅「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這「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因為他清楚知道「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所以神自己會負責使我們有能力執行祂所託付的工作。因此,事奉神的人不必在意眼見的成敗和別人的評價,而應該在意我們的工作和能力是不是「出於神」,若不是「出於神」,一切事奉都是枉然。

【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譯:聖靈)是叫人活。】 「新約的執事」,指按新約的原則來事奉主的工人。「字句」指外麵條文的規定,即律法的成文條例。「精意」指聖靈,即「神的靈」。聖靈帶著神的能力,進到信徒的裡面,使信徒能夠承擔新約的執事。「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譯:聖靈)是叫人活」,人若倚靠自己來遵守律法,結果沒人能滿足律法的要求,最後都會落在律法的定罪之下,所以說「字句是叫人死」;人若倚靠聖靈所賜的生命和能力,讓基督的生命從自己裡面活出律法的要求(羅8:4),就不會再被定罪,所以說「精意是叫人活」。因此新約完全是聖靈的工作,無論是通道還是行道,一切都是「因基督」、「出於神」、憑著聖靈,所以保羅「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何況那屬靈的職事豈不更有榮光嗎?】「那用字刻在石頭上」,指摩西在西奈山領受律法時,神將律法寫在石版上(出34:1)。因為人已經被罪污染,沒有人能完全遵行律法的要求,【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2:10),所以律法在人身上起不到叫人活在神面前的效用,只是起了定人罪叫人死的作用,所以舊約的職事就成了「屬死的職事」。而這樣的執事「尚且有榮光」,當摩西在西乃山上領受律法時,因為神榮光的照耀,以致他的臉面也有榮光(出34:29),以色列人看見了就怕挨近他(出34:30),以致摩西只好用帕子蒙上臉和他們說話(出34:33-34),讓以色列人可以在他面前站立。但摩西面上的「榮光」不是永遠的,「原是漸漸退去的」。而新約所領受的是一種「屬靈的職事」,表明由聖靈親自引導人服侍神,因此「更有榮光」,這榮光更大、更持久。這裡的「職事」,是指服事的職務。【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舊約的職事乃是「定罪的職事」,卻「有榮光」,而新約是人接受因信稱義的恩典,故稱它為「稱義的職義」,那「榮光就越發大了」。因為「稱義的職事」,是神的兒子親自做成的,它的果效存到永遠,榮光永遠不會過去。【那從前有榮光的,因這極大的榮光就算不得有榮光了;若那廢掉的有榮光,這長存的就更有榮光了。】在舊約律法底下的職事仍具有某種程度的榮光,新約屬靈的職事,兩者的榮光相比較,前者就算不得有榮光了。「那廢掉的」,即指舊約的職事已經過去了,卻「有榮光」,而「這長存的」,即指新約的職事要永遠長存,「就更有榮光了」。【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膽講說,不像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這樣的盼望」,指新約職事的永存和榮耀。因保羅相信新約職事的永存和榮耀,所以他可以對哥林多人「大膽講說」,不像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還得「將帕子蒙在臉上」。「那將廢者」,在此指舊約的律法,它的「結局」如同摩西臉上榮光的消失,被神廢掉,成為無用(來7:18),因此舊約的職事也被廢去。

【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里已經廢去了。】「但他們的心地剛硬」,「他們」指以色列人,特別是猶太律法主義者。「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原來是蒙在摩西臉上的帕子,但保羅在這裡用來轉指蒙在以色列人心眼上的帕子,使他們看不清神的旨意,因此不認識基督。「這帕子在基督里已經廢去了」,「這帕子」也就是以色列人對舊約律法誤解和偏見,成為蒙蔽他們心眼的帕子,但如今這帕子已經因基督的來到而廢除了。這是聖經中唯一提到「舊約」一詞的地方。【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在他們心上。】「今日」指新約時代。「摩西書」指摩西五經,代表舊約聖經。「心地剛硬」的以色列人,因堅持自己的觀念與成見,有如「帕子還在他們心上」,所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他們對神在舊約聖經里所要啟示給人的心意,看不見,也不明白。【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歸向主」,意指從原來背向主,轉過來向著主,這表示以色列人由於他們對律法字句的誤解、執著和偏見,以致對基督心懷成見,不承認祂就是舊約所預表的彌賽亞,因此棄絕祂。但以色列人何時轉向主,他們心上的帕子就被「除去了」,就可立刻看清神的心意,不再被蒙蔽。【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得以自由。】「主就是那靈,「那靈」,就是我們藉以從事新約職事的神的靈,也是使我們能承擔新約執事的聖靈。聖靈【就是真理的聖靈】,來與我們同在,住在我們的裡面(約14:16~20)。 「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本來人在律法之下作奴隸,被律法捆綁與轄制,但信主的人因著主的靈住在裡面,就被釋放而得以自由。【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里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我們眾人」,指新約的信徒。我們的心既歸向主,就不再有帕子蒙蔽,也就得以「敞著臉看見主的榮光」。當我們看見主的榮光時,「好像從鏡子里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信徒因著仰望基督,心意被聖靈更新而變化,越來越被恢復成由基督的生命所彰顯出來的「主的形狀」。「變成」表示持續的改變,我們得救以後的生命不是一瞬間「變成主的形狀」,而是一生的功課。「榮上加榮」,強調漸進改變的過程。新約信徒生命的改變完全是聖靈的工作結果,所以說「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因信徒最終的盼望,就是「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敞著臉」來到主面前,接受祂的光照,叫我們的靈性生命漸漸變成主那樣榮美的形狀!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