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保羅的愛與憂愁>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7-13 19: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保羅的愛與憂愁>
讀經【林后2: 1-11】【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們那裡去,必須大家沒有憂愁。倘若我叫你們憂愁,除了我叫那憂愁的人以外,誰能叫我快樂呢?……。】在哥林多后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講到,使徒保羅的愛與憂愁。首先保羅說:【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們那裡去,必須大家沒有憂愁。】這裡的意思是,保羅已經自己立定主意,他再去哥林多的時候不用帶著痛苦的心情去,也不要讓哥林多人因為聽說保羅要來,而擔心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他定了主意,就是「必須大家沒有憂愁」,這是他所期待的。那麼怎樣才能使大家沒有憂愁呢?就是哥林多教會中犯罪的人悔改了,這樣他們就不會在憂愁中相見,而是都能快樂的相見。可見保羅因為愛哥林多的信徒,而為他們憂愁,也因為愛他們而為他們快樂。【倘若我叫你們憂愁,除了我叫那憂愁的人以外,誰能叫我快樂呢?】保羅的意思是,如果我在前書責備的話(林前5-6章)叫你們憂愁,無非是因為你們中間有人犯罪,這樣除了那犯罪的人誠心悔改以外,誰能叫我快樂呢?由此可知,保羅的快樂就是看見犯罪的信徒誠心悔改。所以最能叫神的僕人快樂的,就是犯罪的信徒能夠在主面前悔改回到正路。【我曾把這事寫給你們,恐怕我到的時候,應該叫我快樂的那些人,反倒叫我憂愁。我也深信,你們眾人都以我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我曾寫信給你們」這是指前書(林前4:21)。「恐怕我到的時候,應該叫我快樂的那些人,反倒叫我憂愁」,即那些在保羅預料中可能悔改的人反叫他失望。但保羅始終表現出他對哥林多信徒的信心,他深信他們還是有基督徒當有的表現而且也會像保羅那樣,為教會靈性的墮落而憂愁,為教會復興而快樂。保羅既把哥林多信徒的憂愁看作是自己的憂愁,也就深信哥林多人會以保羅的快樂為他們的快樂了。【我先前心裡難過痛苦,多多的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叫你們憂愁,乃是叫你們知道我格外的疼愛你們。】這說明保羅所寫的哥林多前書,雖然滿了責備的話,卻是「心裡難過痛苦,多多的流淚」而寫成的。責備若不是出於愛心,就只不過是一種敗壞人性的發泄,先愛之深后責之嚴,這正是使徒保羅所表現的心情。所以他向哥林多人解釋他寫前書,不是發泄怒氣,故意叫他們難過,而是因為「我格外的疼愛你們」。哥林多教會的問題之多,讓保羅格外掛心操勞,也格外付出他的心力,我們可以從哥林多前後書看到,這是保羅所寫的書信中篇幅最多的,加起來有29章,由此可以看到保羅為這間教會格外的付出與「格外的疼愛」。

【若有叫人憂愁的,他不但叫我憂愁,也是叫你們眾人有幾分憂愁。我說幾分,恐怕說得太重。】「若有叫人憂愁的」,保羅不明確指出是什麼人,因他不願叫那人覺得難堪,我們在教會中,也當學習為別人著想。而這人就是指哥林多教會犯罪的人,特別是林前第五章犯淫亂、娶自己繼母的那個人,他就是因保羅的責備而憂愁的人。「也是叫你們眾人有幾分憂愁」,犯這樣罪的信徒不但叫保羅憂愁,也叫哥林多教會的眾人憂愁。教會中任何信徒犯罪,不但傳道人覺得難過,教會其他信徒也該同樣覺得難過。保羅這樣說的意思,表示他前一封信那樣厲害的責備,不單是表達保羅個人的痛心,也表達了哥林多教會其他愛主信徒的痛心,犯罪的人所犯的罪愈嚴重,就叫別人為他擔憂得愈多。要是犯罪的人事後有幾分悔改的意願,也就叫為他憂愁的人減輕「幾分」心靈的負擔。保羅在這裡特別解釋:「我說幾分,恐怕說得太重」,是要平緩以前那封信中的嚴厲語氣,表示那犯罪的人所犯的罪雖嚴重,卻不是無可挽回,或不肯悔改的,保羅對他有信心,相信他會悔改。這樣哥林多的會眾就不用過分苛責那犯罪的人,免得他擔當不起,自以為罪惡太重而自暴自棄。所以保羅勸告信徒寬恕那犯罪的人:【這樣的人受了眾人的責罰,也就夠了。】「受了眾人的責罰」,是指哥林多教會的人都同心指責那犯罪的人,這樣的指責其實已經是一種責罰,對於一個願意悔改的人,已經夠嚴厲了,所以不用再過分責備。保羅說這話可能是因為聽到提多的報告,知道那犯罪的人已經願意悔改。因此保羅又說:【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對於不肯悔改的人,教會應該加以懲罰,但是對於肯悔改的人,就不要過分責備,免得使犯罪的人自以為沒有盼望,不能得到赦免,因而有「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的危險。今天我們無論犯了多大的罪,都不該因懼怕而遠離主,反倒應當趕快向主悔改,就能蒙主赦免與接納。另一方面,別的信徒無論犯了多大的罪,只要肯認罪悔改,就應予以赦免並接納,以免對方沮喪失去志氣,甚至沉淪在世界中而不能自拔。

【所以我勸你們,要向他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來。】保羅深怕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不肯饒恕那犯罪的人,所以勸他們要向犯罪的人:「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來」。也就是要他們顯明他們雖然責備那犯罪的人,但仍是愛他的,並沒有放棄他。哥林多信徒初時包容犯罪的人,後來卻苛責過甚,全是因為沒有保羅那種愛心,又放棄了真理的標準。【為此我先前也寫信給你們,要試驗你們,看你們凡事順從不順從。】保羅之前所寫的信除了責備犯罪的信徒以外,也是要「試驗」那些沒有犯罪的信徒,是不是同心對付罪,順從保羅的教訓。等到他聽了提多的報告,知道哥林多人實在順從神的意思,跟他同心,就大得安慰。【你們赦免誰,我也赦免誰,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為你們赦免的。】保羅以他使徒的身分,大可不必等待哥林多人同意,只管按照真理的權柄,執行教會章程,赦免犯罪的人。但保羅卻不肯輕率地用他的權柄,他願意等哥林多人跟他同心而行,一起赦免他們所要赦免的人。「在基督面前」,意思是他們的赦免是真實的赦免,是因為基督已赦免了,所以保羅和教會也願意赦免。有時候我們對犯罪而悔改的人,似乎比基督更公義,基督已經赦免了的,我們還不赦免。但基督徒的所作所為,都應符合主的心意!接著保羅說:【免得撒但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我們並非不曉得它的詭計。】這意思就是,教會在責備犯罪信徒的事上,不要給撒但留機會。雖然責備犯罪的人是好的,教會同心不容納罪惡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是假如教會做得過分,對於一個願意悔改的人責備得太厲害,以致他灰心喪志,那就中了魔鬼的詭計。對犯罪的人過分嚴厲和過於姑息,都不合真理與愛心的原則。可是現今教會的情形比哥林多教會更不如,因為哥林多教會雖有許多的問題,但多半的信徒還是站在真理那一邊,而今天的信徒卻輕忽真理的準則!為此,願每個信徒今天不但要有保羅的愛心,更不可輕忽真理的準則!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3: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