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論為聖徒捐錢>
讀經【林前16: 1-12】【論到為聖徒捐錢,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你們也當怎樣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在哥林多前書第十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論到為聖徒捐錢,也是信徒捐獻的原則,也預告他的行程計劃。保羅首先說:【論到為聖徒捐錢,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你們也當怎樣行。】這裡保羅所吩咐的是「為聖徒」的需要捐錢,也就是為耶路撒冷教會的窮困信徒捐錢。今天有些人認為使徒保羅熱心為窮人募捐,乃是一種社會福利工作,因此他們也仿效保羅,大力推動社會慈善事業,其實這是誤解聖經,也誤解保羅的動機。這裡明明提到的是「聖徒」,就是在耶路撒冷教會中屬乎神的人,而不是一般的窮人。按使徒行傳8:10,以及雅各書,希伯來書所記,當時耶路撒冷的聖徒一方面遇到大飢荒,另一方面耶路撒冷的猶太信徒受到猶太人的敵視與迫害,因而落在極度貧乏之中。所以保羅勸勉外邦教會的信徒要為耶路撒冷的聖徒捐獻錢財,供給他們的需要。「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加拉太是一個大地區,包括好些城市和教會,所以說「眾教會」。事實上保羅不單曾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也同樣曾吩咐馬其頓(林后8:1-4)和亞該亞(林后9:1-2)的眾教會,為缺乏的聖徒奉獻錢財。「你們也當怎樣行」,從哥林多后書八至九章及羅馬書15:25-26可知,哥林多教會的信徒的確照樣行了。接著保羅講到信徒捐獻的原則:【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每逢七日的第一日」,是指每周主日,即主耶穌復活的日子(太28:1)。由此也可知,信徒捐錢是一周一次,而在主復活的日子奉獻財物,也表示我們信徒若向神有所獻上,應當憑著基督復活的生命,而不應憑著我們天然的生命。「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這裡的「各人」是每一個信徒都有分於財物奉獻。「照自己的進項」,意即照自己收入的比例,劃分出來專為著奉獻款奉獻給主。所以每一個信徒,不論貧富,都應該參與捐獻。「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這是指出我們奉獻的錢財應該是預先準備好的,不是臨時現湊的。所以我們要在主面前訂下一個數目,養成一個習慣,切實執行,忠心到底。即使遇到艱困,也要守住向主奉獻的心愿,先給主,再為自己用,如此必蒙神祝福。主所看重的不是數量的多寡,而是我們的心如何。【及至我來到了,你們寫信舉薦誰,我就打發他們,把你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若我也該去,他們可以和我同去。】保羅當時是在以弗所,原計劃經過馬其頓、哥林多,然後從哥林多上耶路撒冷。但後來因猶太人設計要害他,就改變計劃從哥林多取道馬其頓去耶路撒冷(徒20:2-3)。保羅雖然鼓勵他們奉獻,幫助別處缺乏的信徒,卻沒有替他們管理奉獻的錢財,而是交給教會所「舉薦」的人。保羅這樣尊重他們的決定,是由於他的謙卑。他不是沒有權柄,而是不想用權柄。要不然保羅不會說「你們…舉薦誰,我就打發他們」。保羅沒有經手款項,他讓教會舉薦可信靠的人,將捐款帶到耶路撒冷,如果適合他去耶路撒冷的話,他也會陪著同去。在此我們看見,保羅對錢財是何等的慎重,他不經手這些財物,免得自己陷入試探,也免得被人非議,影響主的事工,這真是今日的傳道人該學習的。
接著保羅預告他的行程計劃,【我要從馬其頓經過,既經過了,就要到你們那裡去;或者和你們同住幾時,或者也過冬。無論我往哪裡去,你們就可以給我送行。我如今不願意路過見你們,主若許我,我就指望和你們同住幾時。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節,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從這裡可以看出保羅對哥林多信徒深厚的情誼。他要到哥林多,且要跟他們同住一段時候,讓信徒也可以對他表達他們的好意,為他送行。他坦白地表露對哥林多信徒的情感,彼此之間有很親切的關係,不像外人。「我要從馬其頓經過」,保羅是先走遍了馬其頓一帶地方,勸勉門徒之後來到希臘,可能在哥林多停留了三個月(徒20:1-3)。「或者和你們同住幾時,或者也過冬」,保羅打算在哥林多「過冬」,是因為地中海沿岸冬天多雨,道路泥濘,海運停止,旅行不便。「主若許我,我就指望和你們同住幾時」,根據林后1:15-16可知,保羅原本準備先到哥林多,然後由哥林多北上到馬其頓(林后1:16),再繞經亞細亞到耶路撒冷。但在此保羅告訴哥林多信徒他改變了行程,要先到馬其頓才到哥林多,想不到他這樣改變行程,竟也成為假師傅毀謗他的借口,所以他在寫后書時,又再詳細解釋他為什麼改變行程(林后1:15-22)。「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節」,這說明哥林多前書是保羅在以弗所寫的,他寫完本書後,仍舊留在以弗所,直到五旬節后。而保羅要留在以弗所,是「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神的確在以弗所為保羅開了「寬大又有功效的門」。從使徒行傳第十九章中可以知道,當時有些人把他們的邪書搬出來焚燒,單單邪書就值五萬塊錢(徒19:19)。甚至使以弗所做銀龕生意的人受到打擊,引致銀匠底米丟起來鼓動全城的人反對保羅。所以一方面有功效的門為他開了,一方面反對他的人也很多。這兩方面常常是同時有的,我們如果怕受人的反對,就不能看見有功效的門為我們而開,如果願意看見那又寬大又有功效的門開了,就要準備遭受人的反對。
【若是提摩太來到,你們要留心,叫他在你們那裡無所懼怕,因為他勞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樣;所以無論誰,都不可藐視他;只要送他平安前行,叫他到我這裡來;因我指望他和弟兄們同來。】提摩太是保羅得力的助手,也是保羅福音的兒子,保羅就要教會都尊重提摩太。保羅這樣囑咐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恐怕他們小看提摩太。他們既然敢批評保羅,何況提摩太,所以保羅特別在這裡提醒他們,不可輕看這位忠心的神仆,因為他雖然年紀輕,卻「勞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樣」。「叫他在你們那裡無所懼怕」,意思就是叫提摩太在他們那裡不用心生顧忌,可以按著真理,講該講的話。【至於兄弟亞波羅,我再三的勸他同弟兄們到你們那裡去;但這時他決不願意去;幾時有了機會他必去。】因亞波羅在哥林多教會備受推崇,所以他們要求保羅打發亞波羅到他們那裡去,但亞波羅不願意此時去哥林多。既然亞波羅不願意去,保羅頂多再三地勸他,並沒有因為他不去就生氣,因為這是關乎各人在神面前的負擔和感動。保羅尊重這種感動,不隨便地勉強亞波羅,而只表達自己的意思,勸他而已。保羅真是尊神為主的神的僕人。為此,願我們每個神的僕人都要效法保羅。另外,我們也要知道信徒捐獻的原則,就是在主日奉獻錢財時,不應臨時現湊,而是早就準備好,就是照著自己的心愿,在主面前訂下一個數目,並切實執行。即使遇到艱難困苦的考驗,也要守住聖經的教訓,將甘心、真誠、盡心的奉獻,落實到我們各人的生活中。我們若如此行,必蒙父神賜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