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與屬肉體的信徒>
讀經【林前3: 1-9】【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里為嬰孩的……。】在哥林多前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講到屬靈與屬肉體的信徒,他說:【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里為嬰孩的。我是用奶喂你們,沒有用飯喂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這裡使徒將信徒分作兩種:一種是「屬靈的」,一種是「屬肉體」的。而屬肉體的和哥林多前書2章中【屬血氣的】是不一樣的,屬血氣的人是沒有信主,沒有重生得救的人。
而屬肉體的是已經信主有新生命的人,所以保羅說:「弟兄們」。
但一個人信了主也有兩種可能,他可能是屬靈的,也可能是屬肉體的。那麼屬靈的信徒是怎樣的呢?有人以為一個人熱心聚會,熱心奉獻,熱心作見證,會說屬靈的話的人,又自稱被聖靈充滿的人,便是屬靈的基督徒,但這樣的人並不都是屬靈人。屬靈的人是靈里成熟的信徒,他們的生命被聖靈所管制,就是讓聖靈管理自己一切的思想言行舉止。所以什麼時候我們順從聖靈的指引,什麼時候我們就屬靈了。而對屬肉體的信徒使徒在這裡說:「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里為嬰孩的。我是用奶喂你們,沒有用飯喂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這說明屬肉體的信徒,就是在基督里為嬰孩的。但是這些情形只應該是哥林多人從前的光景,現在他們應該不是嬰孩了。從前他們像才生下來的嬰孩,在基督里作嬰孩,只能吃奶不能吃飯是正常的。但是到如今他們還是不能領會比較深奧屬靈的事,還是只能吃奶,不能吃飯,就顯出他們辜負了神的恩典。因為在保羅設立了哥林多教會以後,又有亞波羅,在他們中間做栽培的工作,但是哥林多信徒並沒有因所受的栽培多而靈命長大,仍然作屬靈嬰孩,這種光景是反常的。這裡所說的「奶」,是指比較淺易、初步的道理。「飯」,是指比較深奧,需要用屬靈的悟性去領會的道理。哥林多信徒既然被稱為嬰孩,可見他們屬靈的領悟力,在靈命上都非常幼稚,不夠成熟,因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悉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來5:13)
接著保羅就說:【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紛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嗎?】保羅在此責備哥林多信徒,他們「嫉妒紛爭」就是屬肉體的,因為無論是嫉妒或是紛爭,都是高抬自己的一種表現。然而對於哥林多教會來說,他們會有嫉妒紛爭、結黨的事,不是他們屬靈的領袖想要建立自己的地盤,乃是那些屬肉體的信徒,各人以他們自己所佩服的人為誇口,擅自分門別類的結果。而「照著世人的樣子行」,就是效法世界,是屬肉體的表現。世上的人他們有很多的樣子,他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崇拜人,高抬人,並且喜歡跟隨人,喜歡把人取代為神的地位。所以保羅問:「這豈不是你們和世人一樣嗎?」哥林多信徒高抬人過於基督,這證明他們是「屬肉體」到了極點。這也是告訴我們,凡照著「人」的樣子去行的都是屬肉體的,即使一個人極熱心,信仰也極純正,他若照著「人」的樣子行,他就是屬肉體的。即使一個人能講道,也能幫助許多人,並能引領許多人信主,若是他照著「人」的樣子行,他還是屬肉體的。反過來說,唯有不照著「人」的樣子,只照著「聖靈」的樣子行的人,才可稱為屬靈的,這就是經上所說「屬靈」和「屬肉體」的正意。可是今日在各地的教會裡,屬肉體的信徒有多少呢?未曾真正悔改得救的假基督徒不必提他們。就是那些真信了主得了救的信徒裡面,又有多少不是屬肉體,在基督里為嬰孩的呢?不冷不熱的信徒暫且不提,就是那些熱心服事神的信徒,又有多少真是「順著聖靈而行」,不「照著世人的樣子行」的呢?可悲的是,今天屬肉體的信徒占很大一部分,他們雖然蒙恩得救,但他們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去行。而屬靈的信徒只佔少數,但他們的靈命成熟。那麼你信主已有多少年日了?你是靈命成熟信徒嗎?如果你選擇隨從今世的風俗去行,而不是按照聖靈而行,結果就會像哥林多的信徒一樣,是屬肉體的。
使徒保羅又因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對神的僕人的錯誤的觀念,他說:【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在這裡使徒清楚地表明,雖然有些哥林多信徒說他們是屬亞波羅,是屬保羅的,但保羅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說:「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這「執事」是指那些受神的委託而事奉神的人,也就是神的僕人。所以保羅說他和亞波羅所作的工都算不得什麼,因為他們不過是神的委託不同而已。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要引導信徒跟從主。而哥林多的信徒因不明白,神的工人如何按照神所給的託付在工作上盡忠,以及他們彼此在工作上的關係。因此保羅在這裡特別解明他們之間的同工關係,免得信徒以他們為誇口。保羅為了進一步糾正哥林多教會信徒這樣的錯誤,他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保羅是受神的託付作外邦的使徒,建立新的教會,猶如做「栽種」的工作。亞波羅所領受的恩賜是作栽培的工作,就是在保羅栽種以後,加上的「澆灌」。保羅與亞波羅都是為神盡忠的,可是那些屬肉體的基督徒卻擅自為他們分別輕重。其實他們在神面前各有不同的功用,所以保羅在這裡特別解明他們之間同工的關係,免得信徒以他們為誇口。人雖然可以栽種,也可以澆灌,但不能叫它生長,因為使它生長的是賜生命的神。因此信徒對神的僕人應當尊重他們,但不能過度高抬他們,更不能過度依賴他們,因為他們只是神的僕人,他們所做的是「栽種」和「澆灌」的工作,但不能叫它生長,因為使它生長的是賜生命的神,惟有神叫他生長這是不變的屬靈規律!所以保羅就是要信徒注意:「叫他生長的神」的重要性,既然是這樣,就應該把一切榮耀歸與神,不應該誇耀人有什麼長處。【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按表面上看,栽種與澆灌的工作有分別,但是按屬靈的價值來說,兩者屬靈的價值是一樣的。這裡「工夫」的重點不在工作類別的不同,而在忠心勞苦的方面。在工場上有人作栽培,有人作澆灌,如果他們各人的忠心相同,所得的賞賜也就一樣。由此也可知,得賞賜是個人的,不是團體的,一個對主忠心的僕人,絕不會因別人或團體的不忠心,而影響了他該得的賞賜,因為他所要得的賞賜,是要照他「自己的工夫」而得。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安慰。今天你的工作沒有效果嗎?不必灰心,因為【知道我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因為我們是與神同工的;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在此保羅表明,他們都是神的同工,同在神的田地上耕種。如同在一個果園裡面,雖然各人的工作不一樣,有的撒種、有的栽培、有的摘果子,其實他們都是受命於莊稼的主,一同在主工場上作工的人。「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信徒是神所耕種的田地,祂也必盼望放在我們生命里的種子能有所成長,並結出豐盛的果子。因此今天蒙了恩的人,必須明白神對我們的要求是什麼,我們在神面前的責任是什麼。得救前我們每個人都是死在罪惡過犯之中。那時我們的心田吸收的都是世界的東西,在神眼中看為污穢,無一能滿足祂的心。但蒙恩得救后,我們接受了神的話,神的生命進到我們裡面,就成為新造的人,要使我們結出生命的果子,那麼今天神得到祂所要的嗎?神將我們從罪惡里救出來,揀選我們,是要將我們培植成為祂所喜悅的人,我們就要遵行主的話,立志為神而活。這樣我們就能漸漸長成基督的身量,活出基督,結出聖靈的果子榮耀神。因為我們將來各人都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記住:無論神給我們多大的恩賜,無論我們成就了多大的工作,我們仍舊算不得什麼,因為真正的工作是神作成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與神同工、忠心地付出「工夫」,因為主【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