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羅馬信徒的信心>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5-8 21: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羅馬信徒的信心>
讀經【羅15: 14-33】【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在羅馬書第十五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講到羅馬信徒的信心,以及述說他的職事,表達他的心志,就是使外邦人歸信基督。保羅首先說:【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但我稍微放膽寫信給你們,是要提醒你們的記性,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使徒保羅未到過羅馬,羅馬教會也不是他所設立的,那麼保羅為什麼能放膽地寫信教導勸戒羅馬信徒?這裡解釋了他所以能如此放膽寫信給他們的原因是,因羅馬信徒靈性已有相當基礎,他們是「滿有良善」,就是因信主而在新生命中所有的良善,這樣他們就能領受在基督里原是一體的真理,而接受保羅的勸戒。他們「充足了諸般的知識」,說明他們在真理方面已有相當程度,通達明理,有能力領會保羅所講的,「也能彼此勸戒」,就是彼此之間已能接受別人的忠告,這樣對使徒的勸誡,會樂於接受。他們在信仰生活上既然有這樣的根基,保羅就放膽寫信給他們。另一個原因,保羅說他寫信給羅馬信徒提醒他們,是由於神所給他的恩典,這「恩典」就是主立他作外邦人的使徒(加2:7-9)。而羅馬信徒既是外邦的教會,保羅按他從神所領受的職分來說,也有責任提醒羅馬信徒。【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保羅在此以舊約祭司的職分,象徵他自己做了新約福音使者的職分。這「福音的祭司」,是借用舊約祭司的名稱,來說明他屬靈工作的性質,有屬靈職事之祭司。舊約的祭司怎樣在壇上獻上祭物,保羅也像那些祭司,把他在外邦中傳福音所引領歸主的人,當作「祭物」獻上給神,他們「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今天我們都是基督耶穌的僕人(14:4),也都是神的祭司(彼前2:9),我們也要為主、為神得著不信的人而獻給神。【所以論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穌里有可誇的。除了基督借我作的那些事,我什麼都不敢提,只提祂借我言語作為,用神跡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神的事」,就是傳福音使外邦人得救的事。而保羅所誇的不是他自己,他所誇的是基督和聖靈如何使用並加力給他,使他得以完成事奉工作。也就是說,他認定這一切的成就都是神所作的工,是神賜給他的言語,神自己所行的神跡,和聖靈所顯的大能才成的。所以他才能「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把基督的福音都傳遍了。今天我們不一定要到「以利哩古」,那麼遠的地方去傳福音,也許我們所在的家、學校、辦公室,正是神要我們為祂傳福音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基督的福音也不可被我們限制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乃要普及全世界。

然後保羅說到自己的心志:【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保羅所立的志向,就是「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去傳福音」,就是不在已經有人建立了教會的地方傳福音。保羅立志要到從來沒有人傳過福音的地方去傳,這是他按自己所受的託付來說,就是要他作開荒工作。事實上保羅也常在建立了教會之後,再回去堅固那些新建立的教會(徒14:21-22等),所以這裡的重點是,「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就是不佔取別人現成的工作效果,而不是絕對不在有教會的地方傳福音,因羅馬就是已經有教會的地方。但保羅在本書1:13-15說,他想在羅馬得些果子,情願儘力將福音傳給他們。後來保羅以囚犯身分到了羅馬,果然儘力傳福音(徒28:23-29),但他沒有另立自己的教會。「就如經上所記」,下面的經文引自以賽亞書52:15。保羅引用這節聖經:「未曾聞知祂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為要證明他立定志向到未曾傳過福音的地方去傳揚,正是他從基督所領受的開荒佈道的呼召。隨後保羅講到他想去羅馬的心愿:【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裡去。但如今在這裡再沒有可傳的地方,而且這好幾年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裡,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裡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保羅很想到羅馬去,和那裡的信徒見面,但一直有攔阻。按保羅的心愿他也想到西班牙時路經羅馬,就可以跟信徒相見而「彼此交往」,但神並沒有成就他這心愿,最後他卻以囚犯身份到羅馬去。另外從「先與你們交往,心裡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的話可以看到,保羅與羅馬信徒有相當深厚的情誼,言詞之間表露一種很親切的關係,極想與他們相見,還喜歡他們送行。其實保羅還沒有到過羅馬,可能其中有些信徒,還是未見過面的,由此可見,保羅對於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有很真切的屬靈的「骨肉之親」,他把在基督里為肢體的關係,很真實地表現在生活上。從保羅的書信中也可看到,他實在是把眾教會的事都看作自己的事,眾教會的信徒,都是他的羊群,他既愛他們,也關切他們,所以保羅無愧為眾教會的神仆。

接下來保羅講到他現在的行程:【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保羅曾勸勉馬其頓教會,包括哥林多教會,為耶路撒冷窮乏的信徒捐輸,濟助他們。現在他已收齊了他們的捐項,準備帶到耶路撒冷去,分給「聖徒中的窮人」。【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因外邦人既然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就當把養身之物供給他們。等我辦完了這事,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我就要路過你們那裡,往西班牙去。我也曉得去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這裡「所欠的債」,是指外邦信徒既從耶路撒冷的聖徒得著福音的好處,卻沒有為耶路撒冷聖徒作過什麼,似乎是欠了他們的債。現今耶路撒冷信徒在物質上有缺乏,他們捐獻一些錢財供給信徒的需要,固然是出於他們的愛心,實在也是他們當盡的本分。得著屬靈的好處,而用物質方面的供給作為還報,以表示感謝神和感謝人,這原則保羅也曾應用於信徒對待主的僕人身上(林前9:11)。「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就是把辦完這捐獻供給信徒有關的各項賬目交代妥當,又讓所有捐款落到當得的人手中。保羅盼望那時他可以到西班牙去,經過羅馬探望信徒。從使徒行傳所記可知,保羅上耶路撒冷后,不久就被捕,而輾轉以囚犯身分到了羅馬,卻不是照他自己所計劃的那樣到羅馬。然而他雖然以囚犯的身分到羅馬,卻還是「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

最後保羅說:【弟兄們,我借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又借著聖靈的愛,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神,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願賜平安的 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像保羅這樣的大使徒,都需要弟兄的代禱,可見沒有背後的代禱,就沒有真實的事奉。而且保羅要求信徒竭力為他代禱,因他自己也竭力禱告。主的工人竭力傳福音並照顧聖徒,信徒們竭力為主的工人代禱,如此一同竭力,自然就產生出非凡的果效來。而保羅請求信徒為他代禱的三件事就是:叫他脫離不順從之猶太人的手,表示他有一種預感,知道他上耶路撒冷將會受到不信之猶太人的逼迫(徒20:23-24);也要為他現在正進行的事工禱告,就是「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還要為他可按神旨意到羅馬去代禱。當保羅如此請求信徒為他代禱時,他絕不會想到會變成囚犯的身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到你們那裡」,在羅馬他放膽傳了兩年道(徒28:30-31)。而保羅要求信徒竭力為他代禱,也是提醒我們,所有的人都需要別人的代求,所有的信徒也都需要為別人代求,這代禱的職事,正是聖靈所交代的,因此我們都要為傳道人代禱。而保羅是身上帶著基督豐盛恩典的人,所以他無論到那裡去,都叫別人與他「同得安息」。最後,願我們與保羅一同說:「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