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定意不叫人絆跌>
讀經【羅14: 13-23】【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在羅馬書第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因之前講了,因為我們都要面對基督末日的審判,所以今日就不可再彼此論斷,要定意不叫人絆跌。在此保羅就說:【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 這裡的「定意」,含意就是不可再論斷別人,而惟一該論斷的是自己是否會絆倒弟兄或使他跌倒。所以這裡「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是指勉強別人效法自己,結果卻有意無意地導致別人跌倒。所以無論是我們認為可吃或不可吃之物,總不叫別人因我們太過偏激的態度,使人的心靈受創傷甚至跌倒。接著保羅說:【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凈的;惟獨人以為不潔凈的,在他就不潔凈了。】因為有的人說肉不可以吃,認為那些肉不潔凈,只能吃蔬菜。但是保羅在此表明自己的觀點,他「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凈的」,可見保羅深信百物都可吃。因為主耶穌對此有清楚的教導:【耶穌又叫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聽我的話,也要明白。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耶穌離開眾人,進了屋子,門徒就問他這比喻的意思。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里(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凈的)。】(可7:14-19)所以在新約時代,食物的本身並不分「潔凈」或「不潔凈」,只是信心軟弱的人仍舊持守律法對食物的規定,因此在他們的心裡認定某些食物是不潔凈的。但保羅為著弟兄的緣故,並未固守這一項規定,為了不使弟兄跌倒。
保羅又說:【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雖然食物本身並不能敗壞人,但我們若因食物而使別人「憂愁」,就如說些批評的閑話等,以致絆跌那受批評的人,就違背了愛人的道理。因為「基督已經替他死」,所以我們應當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因為食物,叫主所寶貴的弟兄憂愁,或甚至敗壞,這樣我們焉能不受主的責備呢?可見在食物上若不小心注意的話,有時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不僅叫弟兄憂愁,甚至叫弟兄敗壞,所以信心剛強的人,就要三思而後行。【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在這幾樣上服侍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能有信心而知道百物都可吃雖然是「善」的,但別人也會因不同意你的看法,而毀謗你。但「神的國不在乎吃喝」,乃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這種喜樂,遠勝於吃喝之為身體帶來的享受。信徒若在這些事上,用服事基督的態度去行,「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由此可知,「和睦」是要追求的,就是要付代價去得著的,即要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去體諒別人,甘願吃虧…。但這裡所注重的「追求和睦」,是偏重於對那些因食物問題之見解不同,而引起爭論甚至不和睦的人說的。在不涉及救恩真理的問題上,信徒可以按照既定信念而行,但在行動之先,須考慮自己的行動是否會給教會帶來和睦,也不可因食物讓信心軟弱的人在靈命上受到傷害。【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凈,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神的工程」,是指神的教會,所以教會中信徒靈命的長進、各種聖工之推展都是神的工程。若教會因食物問題而引起爭論,甚至彼此不同心,失去和睦與喜樂,阻礙了神的教會之長進,這就是毀壞了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凈」,這是對那些信百物都可吃的人說的,雖然在他是潔凈而可吃的,但若吃了之後會叫那認為不可吃的人心中憤怒不已以致跌倒,那「就是他的罪了」。雖然他吃的食物並不會使他污穢,但他因食物而絆倒了人,那就是他犯的罪了。
因此【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好。】這是對於食物問題所得的結論。不論可吃與不可吃,可行或不可行,若會使人絆跌,就一概不作。所以我們無論作什麼或不作什麼,並非只因它是否可作而已,更要考慮到它是否會絆跌人。【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這裡所說的「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是指在食物方面的信心。相信凡物都可吃的信徒,你就要在神面前持定自己所信的,不必因別人的議論而搖動。雖然為著不叫人跌倒而不吃,卻不是為了免得被人議論,而根本放棄自己所已經清楚的亮光,改變那本來是對的看法。既然自己已經確知是可行的,就無須因人的異議而自責。確知了一項真理之後,就當持定所確知的,這才是有福的。【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那些信心軟弱的人,一面對食物的潔凈與不潔凈心存疑惑,一面又因見到別人吃肉,所以自己也吃,但他的吃不是出於自己內心確定可以吃的信念,而是在懷疑可不可以吃的情況下冒然而吃。這樣勉強而為的行動,常不是出於信心,但「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因此今天我們對一切事物,若不是出於信心就不要作,免得被定罪。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將:」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這一原則,應用在一切生活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