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接納信心軟弱的>
讀經【羅14: 1-12】【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在羅馬書第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教導信徒要接納信心軟弱的,這是有關食物方面的,所以保羅說:【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信心軟弱的」,這「信心是特指在食物方面的信心。「軟弱的」人,就是「只吃蔬菜」的人,他們對於吃肉問題沒有足夠的真理亮光,也就沒有把握和信心。「你們要接納」,這是對剛強的人說的,就是「信百物都可吃」的人。可見在信徒中,有的人信心比較軟弱,有的人信心比較剛強,神的心意是,剛強的人要接納軟弱的,就是接納他們的不足之處,不要過份的苛求他們,也「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但這不是說一切疑惑不明的事都不要「辯論」,這是專指有關吃肉的問題。因為吃肉或不吃肉是次要的問題,不論吃與不吃對靈性並無損益,但為辯論這類的問題以致彼此不和,對信徒靈性之損害,遠甚於吃或不吃,所以說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因為當時在羅馬市場上販賣的肉,多半是祭過偶像的(林前10:25、28)。但有些信徒在神面前有信心,相信「百物都可吃」,因為他明白【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提前4:4-5)而有些信心比較軟弱的信徒,他只吃蔬菜,不敢吃肉。面對這種情況,保羅說:「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而神所收納的,不只是信百物都可吃的人,也收納那些只吃蔬菜的人。但是,神不是根據食物本身之可吃或不可吃收納他們,因為食物本身算不得什麼,不夠叫神悅納或不悅納,但各人對神敬虔的態度,才是使神收納人的原因。吃的人其所以吃,是因為信神所潔爭的必然能吃,不吃的人其所以不吃,是因為恐怕得罪神,他們都是出於敬虔的心,所以神收納他們。因此信心剛強的不要輕看軟弱的,不要藐視他們。而信心軟弱的人,不要論斷剛強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所以他所作的並沒有錯,你沒有理由論斷他。
因此接下來保羅說:【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這裡保羅提到我們不要論斷的原因是:惟有神才是每個人的主人,而信心剛強的信徒與信心軟弱的信徒,他們彼此都不是對方的主人。「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這就是說神能為祂的僕人負責,使他們能在真理的亮光中站住。我們的論斷卻只能叫人跌倒,並不能叫人站住。而保羅是在確知某人是神的僕人,也是專指在食物方面論斷人的說:「你是誰,竟論斷神的僕人呢?」然而今日那些假先知也喜歡斷章取義地引用「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來作自己的擋箭牌。而且面對混入教會之中傳講錯謬教訓的假師傅,當信徒本著聖經的原則指出他們的錯誤時,也有一些自以為明白真理的人引用保羅的話說:「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來為假師傅辯護,確實也能迷惑一些在真理上不求甚解的信徒。那麼保羅在這裡是反對人質疑、揭露假師傅嗎?絕對不是的。保羅當時所責備的是教會中的信徒,「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此我們不可引用保羅的這句話,責備為真道竭力爭辯人!接下來保羅說到:【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神;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謝神。】這裡保羅引用守日的問題,作為食物問題的例解,因為它們有相似的性質。有些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而認為「這日比那日強」的,是信心軟弱的。認為「日日都是一樣」的,是信心剛強的,他覺得神造每天,甚至日夜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一樣。但保羅的重點是要每個信徒不論守日或食物,都要「為主」而守,「為主」而吃。「為主」才是信徒在凡事上應持守之準則。我們所「守」的不是這一日那一日的問題,也不是這種食物或那種食物的問題,乃是「為主」還是「為自己」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存心都是為著主,那麼守日或不守日,吃肉或不吃肉的問題,都不難迎刃而解。而且基督徒無論作什麼事,都要存著感謝神的心。「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就是說你要有自己的看法,對於不合真理的事,我們一定拒絕,但是沒有違背真理,神沒有規定一定要怎樣的,我們就要彼此接納。
使徒又從「食物」與「守日」問題,推論到信徒的人生觀,他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不但是食物和守日不是為自己,就是活和死,也都不是為自己。不是喜歡就想活,不喜歡就想死,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屬自己的,我們都是主的血所買贖的,所以都是主的人,我們的整個人生就是為主而活。所以我們若活著,該為主而活,若死了,該為主而死。【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因為基督已從死里復活,所以祂有資格作死人和活人的主,因為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主。這裡的「死人」,應該是指已死的信徒,即為主而死的人。但為主而死之意,在這裡不僅指為主殉道,也指一切終身為主而活,不求自己喜悅,一直到死的人。之後保羅說:【你這個人,為什麼論斷弟兄呢?又為什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台前。】這裡保羅從將來審判台的角度來提醒我們,如果我們真的認識那日神的審判是很嚴肅的事,今天我們對待肢體,就不會論斷,也不會輕看,我們只有接納。因為將來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台前,我們今天做的事,我們這一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在主面前說明。【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本節是引自以賽亞書45:23的話,以證明:主是一切人的主,萬人都必向祂跪拜,把自己的事向祂說明,這些都是舊約先知早已提到的。而將來我們的主,祂的判斷是公義、真實,為萬有所心悅誠服的!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不可論斷和輕看弟兄,因為我們不是只有今生而已,我們來世還要面對主的審判,因此要在主里彼此尊重,更要接納那些信心軟弱的人!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