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讀經【羅12: 1-8】【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在羅馬書第十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首先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這「所以」,把羅馬書從第一章到第十一章論到的基督奇妙的救贖恩典,與從第十二章開始論到信徒生活方面的真理聯合起來。這「弟兄們」,不但是指羅馬教會的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也是指所有蒙恩的信徒。因此保羅說:「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神的慈悲」,指神的恩慈和憐憫,神豐富的恩慈領我們悔改,在律法之外使我們因信稱義,對於神這樣的慈悲,我們應當有怎樣的反應呢?我們就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這是因我們蒙了主拯救大恩,心中感恩的一個實際行動。那麼什麼是「將身體獻上」?身體是代表我們整個人,當我們把身體奉獻給神的時候,就是把我們整個的自己完全奉獻了,從前我們的身體是為自己活著,今天我們蒙恩得救,我們的身體就應該為神活著。保羅說:【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里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羅6:12-13)這就是我們將身體奉獻給神的意義,就是完全為神而活著。當一個基督徒無論在任何的環境中,任何的條件下,在任何的事情中,都是完全為神活著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將身體完全奉獻給神的人。而這「祭」在舊約中,都是先把祭牲殺死,否則不能獻上。但保羅這裡用「活祭」,為要表達我們把自己奉獻給神的這一個祭物是活的,但也是死的。這一個死,是指我們和基督同釘十架,同死,而向世界死了,向罪惡死了。這一個活,是指我們經歷了基督的復活,擁有了神兒子復活的生命而向神活著。所以一個真正奉獻給神的基督徒,在他的身上一定有活的記號,也有死的記號。而當我們將身體為祭,擺在火的祭壇上后,我們的身體就被神完全分別為聖。因著我們的身體已成為聖潔,生命的主權不再屬於自己,我們也不再為自己而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因此從神的恩典與憐憫來看,我們的奉獻「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而因著神的慈悲和我們的蒙恩與本分來看,我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只想要神的恩典、憐憫、赦免、幫助,卻不盡自己的本分,這樣怎能討神的喜悅?因此每一個蒙恩的信徒,都要將身體當作活祭獻上,用生命回應神的慈悲!還有許多信徒認為,只是牧師和執事們應該獻己為活祭,至於一般信徒大可以隨便馬虎一點,但獻己為活祭是每一個信徒當盡的本份,只要你是信徒就應該這麼作。
接著保羅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效法」就是隨波逐流和認同。這裡的「世界」,也是是指世代。那麼保羅為什麼要警告信徒「不要效法這世界」呢?因為這個世代是:【邪惡的世代。】(路11: 29)今天我們所生活的世代,不就是這樣一個世代?人們把犯罪稱為自由,貪污受賄和唯利是圖比比皆是,色情的圖片和視頻到處都可看到。未婚同居,婚外性行為極其普遍。沒有人顧及節制、正直和美德。沒有人關心永恆,關心生命,關心真理,至於創造天地的主,沒有人尋求。然而作為信徒你「不要效法這個世界」,這裡的「不要效法」,就是在心意上的不效法,在思想上不跟隨世界。因此接下來的經文說:【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可見心思意念的更新是一件重要的事!只有當我們的心思意念更新了,我們才能不效法這個世界,並且能「察驗」什麼是神的旨意。「察驗」,就是運用神所給我們的各種屬靈知識去觀察驗證,以判別神的旨意。一個更新的心思,也能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保羅又說:【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在此保羅勸告信徒要把自己看得合乎中道,而他是憑著神的恩而勸告,表明他自己已經有這經驗。「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過高。「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使徒不是說照各人所得恩賜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乃是照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因為有恩賜的人,還要有信心來運用他的恩賜。所以不在乎自己本來有多少恩賜、才幹、學問,乃在乎有多少信心來為神運用這些,才有屬靈的價值。「合乎中道」的意思是,不單不可看自己太高,也不可看自己太低。太高使我們自高自大,太低使我們自暴自棄,畏縮不前,不敢為主所用。
使徒在講了信徒對神與對己應有之態度后,就指導信徒如何與別的肢體同工:【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里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所有蒙恩得救的信徒,都是「在基督里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所以信徒彼此之間的關係,正如身體上的肢體一樣。在基督的身體里,肢體必須彼此聯絡,每一個肢體所做的,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身體。【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這裡說明信徒各人在主前所領受之恩賜不同,但各人應按主的託付,忠於自己的職責。在此多次提到「專一」,這「專一」是注重在職責上的忠心,就是要專心於自己的本分,當為神所託付自己之責任忠心,不推卸責任,不干擾別人,不嫉妒攻擊別人。這裡的「說預言」,就是有聖靈的感動,能宣講神的啟示和信息,以造就、安慰和勸告信徒,如此勸告也就是新約中的作先知講道。「執事」,指信徒在教會中的服事,亦可指傳道或教會職員之職責。「作教導的」,按以弗所書4:11,神所賜給教會五種恩賜職分中,有教師的恩賜,是教導人明白真道,認識神(林前12:28-29)。「勸化」,即勸告之意。教會並無勸告者之職任,但神賜下有勸告人的恩賜,所以看見弟兄有軟弱,就當按神的恩賜予以勸告。「施捨的,就當誠實」,這誠實是指當存誠意施捨。不當為貪圖名利、或為個人誇耀、收買人心而施捨(太6:1-4)。「治理的,就當殷勤」,是指治理教會的人。因教會凡事當【規規矩矩按著次序行】(林前14:40),所以要有治理的人。「憐憫人的,就當甘心」,就是向人表現憐憫同情是甘心樂意而作,使那些得蒙憐憫的人,可以體會及領略到主的憐憫。為此,願每一個信徒不但要認識屬靈恩賜與職責,我們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我們更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來侍奉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