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耶46: 1-28>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4-7 05: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耶46: 1-28】【耶和華論列國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耶利米書第四十六至五十一章,是神對以色列周圍列國的審判,就是對埃及、非利士、摩押等國的審判。因為這些國家都曾把猶大帶進拜偶像、離棄神的光景中,所以當神管教猶大時,也宣告對這些國家的審判。神就是要讓自己的百姓看到,祂不但管教自己的百姓,祂也要審判這些罪惡的列國。然而神在審判列國時,也包含復興的應許。在耶利米書第四十六章中說:【耶和華論列國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耶利米蒙召【作列國的先知】(1:5), 不但向猶大傳講神的話語,也向列國宣告神的審判(25:15-17)。神是全地的主,並非只有猶大才會受到審判,抵擋神的國家也在神的管理之下。【論到關乎埃及王法老尼哥的軍隊:這軍隊安營在幼發拉底河邊的迦基米施,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第四年所打敗的。你們要預備大小盾牌,往前上陣。你們套上車,騎上馬!頂盔站立,磨槍貫甲!我為何看見他們驚惶轉身退後呢?他們的勇士打敗了,急忙逃跑,並不回頭;驚嚇四圍都有!這是耶和華說的。不要容快跑的逃避;不要容勇士逃脫(或譯:快跑的不能逃避;勇士不能逃脫);他們在北方幼發拉底河邊絆跌仆倒。】首先被神審判的是埃及,埃及是離應許之地最近的大國,百姓長期以來都在埃及的影響之下。「埃及王法老尼哥的軍隊」,是埃及自恃的倚靠,也是猶大人所要投靠的,但卻首先遭到巴比倫的痛擊。「埃及王法老尼哥」,指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法老尼哥二世。「迦基米施」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游。埃及的軍隊不遠千里地「安營在幼發拉底河邊的迦基米施」,是要幫助衰落的亞述、抵抗崛起的巴比倫。「大小盾牌」是防身的武器,橢圓形或長方形的大盾牌用來遮蔽全身,適合防禦投擲的箭、矛。小盾牌一般是圓形的,適合近身博斗時抵擋刀、劍。「槍」是進攻的武器,相當於標槍。「約雅敬第四年」,「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元年」(25:1)。這一年發生的迦基米施戰役是救贖歷史上的重要分界線,因為這場戰役直接導致亞述滅亡、埃及衰弱、巴比倫興起。當時雖然埃及軍隊:「預備大小盾牌,往前上陣。你們套上車,騎上馬,頂盔站立,磨槍貫甲」。結果埃及軍隊很快就戰敗,「他們的勇士打敗了,急忙逃跑,並不回頭,驚嚇四圍都有。這是耶和華說的。不要容快跑的逃避,不要容勇士逃脫,他們在北方幼發拉底河邊絆跌仆倒」。從此亞述滅亡、埃及衰落,巴比倫崛起成為新巴比倫帝國,猶大和周圍國家都落入巴比倫的勢力範圍。

【像尼羅河漲發,像江河之水翻騰的是誰呢?埃及像尼羅河漲發,像江河的水翻騰。他說:我要漲發遮蓋遍地;我要毀滅城邑和其中的居民。馬匹上去吧!車輛急行吧!勇士,就是手拿盾牌的古實人和弗人(又作利比亞人),並拉弓的路德族,都出去吧!那日是主萬軍之耶和華報仇的日子,要向敵人報仇。刀劍必吞吃得飽,飲血飲足;因為主萬軍之耶和華在北方幼發拉底河邊有獻祭的事。埃及的民(原文是處女)哪,可以上基列取乳香去;你雖多服良藥,總是徒然,不得治好。列國聽見你的羞辱,遍地滿了你的哀聲;勇士與勇士彼此相碰,一齊跌倒。】這裡的「江河」,是指尼羅河兩岸的灌溉水道。埃及軍隊再次捲土重來,就像泛濫的尼羅河淹沒兩岸。「他說」,指法老在發號施令。「古實人和弗人,並拉弓的路德族」,都是埃及的雇傭兵。「古實人」是埃及南方努比亞的黑人,「弗人」住在北非的利比亞,「路德族」可能是來自小亞細亞的希臘人。「那日是主萬軍之耶和華報仇的日子」,是指神借著巴比倫痛擊埃及全軍,為戰死沙場的約西亞王報仇(王下23:29)。「主萬軍之耶和華在北方幼發拉底河邊有獻祭的事」,是比喻迦基米施戰役是神親自安排的,為要成就神的救贖計劃。「基列」位於約旦河東,基列的商隊自古就向埃及販運【香料、乳香、沒藥】(創37:25)。埃及的醫術在古代是最先進的,但此時卻「雖多服良藥,總是徒然,不得治好」。「勇士與勇士彼此相碰,一齊跌倒」,這是神故意羞辱以軍事強國自居的埃及,好讓列國不再迷信軍事力量。
【耶和華對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論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要來攻擊埃及地:『你們要傳揚在埃及,宣告在密奪,報告在挪弗、答比匿說:要站起出隊,自作準備,因為刀劍在你四圍施行吞滅的事。你的壯士為何被衝去呢?他們站立不住;因為耶和華驅逐他們,使多人絆跌;他們也彼此撞倒,說:起來吧!我們再往本民本地去,好躲避欺壓的刀劍。他們在那裡喊叫說:『埃及王法老不過是個聲音(或譯:已經敗亡),他已錯過所定的時候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贏得迦基米施戰役之後,便乘勝追擊,奪取了黎凡特地區的控制權,但並不能攻佔埃及,而是在邊境對峙。「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要來攻擊埃及地」,是指尼布甲尼撒終於攻入埃及,從此埃及不敢再挑戰巴比倫,而是小心翼翼地服從於巴比倫主導的國際秩序。「密奪、挪弗、答比匿」都是尼羅河三角洲的城市,也是巴比倫主要攻擊的地方,所以那裡的埃及人都「要站起出隊,自作準備」。「因為耶和華驅逐他們」,指巴比倫入侵埃及,實際上是神定意要摧毀埃及所倚靠的軍事力量。「我們再往本民本地去,好躲避欺壓的刀劍」,指當時埃及軍中有大量外族雇傭兵,他們對埃及並無忠誠之心,所以一旦發現大勢已去,就馬上逃跑回家,埃及所引以為豪的軍事力量頓時土崩瓦解。「他們在那裡喊叫說:『埃及王法老不過是個聲音,他已錯過所定的時候了』」。是指埃及那張狂的氣勢只不過如喊叫的聲音一下就沒落了。因為神已經命定借巴比倫王的手,審判埃及和埃及的神明、君王及一切倚靠埃及勢力的人。

【君王名為萬軍之耶和華的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尼布甲尼撒(原文是他)來的勢派必像他泊在眾山之中,像迦密在海邊一樣。住在埃及的民(原文是女子)哪,要預備擄去時所用的物件;因為挪弗必成為荒場,且被燒毀,無人居住。埃及是肥美的母牛犢;但出於北方的毀滅(或譯:牛虻)來到了!來到了!其中的雇勇好像圈裡的肥牛犢;他們轉身退後,一齊逃跑,站立不住,因為他們遭難的日子、追討的時候已經臨到。其中的聲音好像蛇行一樣。敵人要成隊而來,如砍伐樹木的手拿斧子攻擊他。耶和華說:埃及的樹林雖然不能尋察(或譯:穿不過),敵人卻要砍伐,因他們多於蝗蟲,不可勝數。埃及的民(原文是女子)必然蒙羞,必交在北方人的手中。】「他泊、迦密」是耶斯列平原東部和西部兩處最醒目的地標,而耶斯列平原是巴比倫進攻埃及的必經之路。尼布甲尼撒氣勢逼人,就像令人矚目的他泊山和迦密山,所以埃及人不得不收拾行李、作好被擄的準備。「雇勇」,指埃及的希臘雇傭兵。「他們遭難的日子、追討的時候已經臨到」,表明埃及的戰敗,是因為神在對付他們自恃的軍事力量。「其中的聲音好像蛇行一樣」,這是諷刺法老的守護神眼鏡蛇烏拉厄斯也逃跑了。埃及並沒有森林,「埃及的樹林雖然不能尋察」,這是比喻埃及軍隊即使像密林一樣稠密,也會被敵人砍伐殆盡,因為敵軍的人數更多,「多於蝗蟲,不可勝數」。埃及倚靠人數眾多,結果敗在更多的人數之下。「北方人」,指來自北方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人。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我必刑罰挪的亞捫(埃及尊大之神)和法老,並埃及與埃及的神,以及君王,也必刑罰法老和倚靠他的人。我要將他們交付尋索其命之人的手和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與他臣僕的手;以後埃及必再有人居住,與從前一樣。這是耶和華說的。』】這「挪的亞捫」,是埃及的首都「挪」,所拜的假神名。「也必刑罰法老和倚靠他的人」,包括那些迷信埃及的軍事力量、投靠埃及的猶大逃亡者(44:12)。「以後埃及必再有人居住,與從前一樣」,表明神對埃及的刑罰並非完全毀滅。尼布甲尼撒並未長期征服埃及,而是短暫佔領之後就撤軍了。而在神的旨意里,將來埃及必要歸向神(賽19:18-25)。【我的僕人雅各啊,不要懼怕!以色列啊,不要驚惶!因我要從遠方拯救你,從被擄到之地拯救你的後裔。雅各必回來,得享平靖安逸,無人使他害怕。我的僕人雅各啊,不要懼怕!因我與你同在。我要將我所趕你到的那些國滅絕凈盡,卻不將你滅絕凈盡,倒要從寬懲治你,萬不能不罰你(不罰你:或譯以你為無罪)。這是耶和華說的。】在神對埃及發表了審判之後,就兩次呼喚自己的百姓「不要懼怕」。神還兩次強調「我的僕人雅各」,這是提醒被擄百姓的選民地位。既然「以後埃及必再有人居住,與從前一樣」,信實的神更不會把自己揀選的百姓「滅絕凈盡」。因為在神的管教當中,必有祂的「同在」,所以不管百姓被擄到多遠,神都會從「從遠方拯救」。「倒要從寬懲治你,萬不能不罰你」,這句話宣告了神管教的原則:神的公義不會因著憐憫而放棄,祂的憐憫也不會因著公義而停止。因此選民即使被擄也「不要懼怕」,信徒即使受管教也「不要驚惶」,因為神的應許也賜給所有的信徒。為此,願我們今天即使受到神的管教,也「不要驚惶」,我們要順服神的管教,成為神順命的兒女!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3: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