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來到羅馬>
讀經【徒28: 11-31】【過了三個月,我們上了亞歷山大的船往前行。這船以'宙斯雙子'為記,是在那海島過了冬的。到了敘拉古,我們停泊三日,又從那裡繞行,來到利基翁。過了一天,起了南風,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在那裡遇見弟兄們,請我們與他們同住了七天。這樣,我們來到羅馬……。】在使徒行傳第二十八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保羅來到羅馬,並在羅馬傳道。路加說:【過了三個月,我們上了亞歷山大的船往前行。這船以「宙斯雙子」為記,是在那海島過了冬的。到了敘拉古,我們停泊三日,又從那裡繞行,來到利基翁。過了一天,起了南風,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在那裡遇見弟兄們,請我們與他們同住了七天。這樣,我們來到羅馬。那裡的弟兄們一聽見我們的信息就出來,到亞比烏市和三館地方迎接我們。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 神,放心壯膽。進了羅馬城,(有古卷在此有「百夫長把眾囚犯交給御營的統領,惟有」)保羅蒙准和一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保羅和路加以及全船的人,在馬爾他島上過了三個月後,他們就上了另一艘船向羅馬進發。一路上路加記錄了每一個島嶼每一個港口的事,最後保羅來到羅馬。保羅一心要到羅馬,因羅馬是當時帝國的首都,也是軍事商業的中心,交通也四通八達,可通往世界各國,這意味著福音傳到羅馬就是傳到地極,所以保羅一直想去羅馬。大約在三年前,保羅寫了《羅馬書》給羅馬的聖徒們,在信中表達了他想去羅馬的心愿,他說:【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因為我切切地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羅1:10-13)主耶穌就親自應許保羅:【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23:11)主怎樣對保羅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感謝主!祂的旨意不能攔阻,祂的應許從不落空。儘管保羅經歷了重重險阻,終於平安的來到了羅馬,並且見到了羅馬教會的信徒,他心裡充滿了感恩和喜悅。雖然羅馬教會並不是保羅建立的,而他來到羅馬時,卻受到了信徒們隆重地迎接,這實在是主所賜的莫大安慰,要讓保羅明白,無論他去哪裡,神都與他同在。而一個人的靈命無論怎樣老練成熟,聖靈都會差遣弟兄前來激勵安慰,因為屬靈的生命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喜歡與相同的生命彼此相交,所以「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神,放心壯膽」。保羅來到羅馬後,並沒有和其他囚犯一起下在監里,而是在一個士兵的看守之下自己租了一個地方居住,因為出發前巡撫非斯都就已認定保羅並沒有犯什麼該死、該綁的罪。雖然保羅的自由還是受到了限制,但他也有一定的自由,可以和外面的人談話,向他們傳福音,而且《以弗所書》,《哥羅西書》,《非立門書》,《非立比書》這四封監獄書信,就是保羅在此期間寫成的,這些書信在整個教會歷史中的作用和意義是難以估量的,因此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主美好的安排。
保羅來到羅馬後,首先向羅馬猶太的領袖們說明自己的情況:【過了三天,保羅請猶太人的首領來。他們來了,就對他們說:『弟兄們,我雖沒有作什麼事干犯本國的百姓和我們祖宗的規條,卻被鎖綁,從耶路撒冷解在羅馬人的手裡。他們審問了我,就願意釋放我,因為在我身上並沒有該死的罪。無奈猶太人不服,我不得已,只好上告於凱撒,並非有什麼事要控告我本國的百姓。因此,我請你們來見面說話。我原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這鏈子捆鎖。』】因保羅是以一個上告者的身份被送往羅馬,所以他有必要向這裡的猶太人說明這一切,保羅也想藉此機會向他們傳揚神國的道,見證主耶穌基督。因為傳福音先從猶太人開始,是保羅一向做工的習慣。於是保羅先請猶太人的領袖來,向他們說明情況。保羅強調自己既沒有犯罪,也沒有「什麼事要控告我本國的百姓」。保羅又說:「我原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這鏈子捆鎖」,即保羅是因為傳揚耶穌就是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因猶太人拒不接受而被捆綁,這不僅點出了問題的實質,而且對在場的猶太人發出了邀請:你們難道不想仔細聽聽這道嗎?猶太領袖們的反應非常積極,【他們說:『我們並沒有接著從猶太來論你的信,也沒有弟兄到這裡來報給我們說你有什麼不好處。但我們願意聽你的意見如何,因為這教門,我們曉得是到處被毀謗的。『】羅馬猶太人的領袖願意聽保羅講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教門,我們曉得是到處被毀謗的」。他們一定聽說過基督教,大概也接觸過基督徒,但並不十分清楚,現在來了一位傳道人,他們願意聽保羅詳細講論這道。於是【他們和保羅約定了日子,就有許多人到他的寓處來。保羅從早到晚對他們講論這事,證明神國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以耶穌的事勸勉他們。】保羅和羅馬的猶太人領袖第二次會面,這一次來的人比上次更多,保羅從早到晚一整天,向這些猶太人的領袖不斷的講解關於耶穌基督的真理,保羅引用舊約聖經證明耶穌就是神向猶太人所應許的那位彌賽亞救主。保羅引經據典,把神國的真理和耶穌基督的事,說得清楚明白,並「以耶穌的事」勸勉眾人。只是非常遺憾,【他所說的話,有信的,有不信的。他們彼此不合,就散了。】儘管有信的,但許多人還是不信,並為此彼此不合,議論紛紛地走了。神的選民面對來自神的啟示,面對舊約預言的應驗,竟然如此盲目和抵擋。
因此保羅對這些不信的猶太人就用先知以賽亞的話告誡他們,在【未散以先,保羅說了一句話,說:『聖靈借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祖宗所說的話是不錯的。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沈,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所以你們當知道,神這救恩如今傳給外邦人,他們也必聽受。』(有古卷在此有29「保羅說了這話,猶太人議論紛紛地就走了。」)】保羅經過了一整天的講論,面對那些不信的猶太人,他作了一個總結,聖靈借著先知以賽亞所說的話是真實的,這些猶太人和他們的祖宗一樣,拒絕聖靈借著神的話語在他們心裡的工作,結果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他們也無法迴轉歸向神獲得醫治,因為他們不願悔改。但保羅告誡那些不信的猶太人,不要讓這事再重複發生在他們身上,不要在聽到福音后一直剛硬拒絕。儘管保羅對自己同胞的得救存著極迫切的心情,但卻不得不再次面對「百姓油蒙了心」的現實。既然猶太人拒絕神的救恩,那這救恩便臨到外邦人,外邦人因相信福音而獲得了拯救。保羅在這裡並不是說神已經完全拋棄了猶太人,也不是說自己不再向猶太同胞傳道了,而是強調神救恩的傳播不會因為猶太人的拒絕而終止,反而要被傳到地極,萬民都要因此而得福。【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膽傳講 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保羅在自己租的房子里住了兩年,期間有很多人前來聽他傳道。雖然有士兵看守,但保羅仍然在完成神賦予他的使命,在聖靈的幫助下放膽傳講神借著耶穌基督拯救罪人的恩典,使保羅在羅馬的傳道事工沒有受到阻礙。《使徒行傳》雖然結束了,但保羅和其他使徒們的福音事工沒有結束,後來一代又一代信徒們的福音事工也還在繼續。如今,聖靈仍然繼續通過教會,通過信徒在繼續主耶穌的福音事工,因此《使徒行傳》到如今仍然是一本尚未完成的書,彼得、保羅等人只是開始。從那之後,有許多信徒前仆後繼地把這福音傳到世界各地。神有祂的計劃,祂呼召一代又一代的接棒者把這福音傳下去、傳出去。為此,願我們都要像保羅一樣,在聖靈的幫助下,要放膽傳講神國的道,要把每一時代的信徒沒有完成的福音事工延續下去,為復活的救主作見證,直到地極!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