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為自己分訴>
讀經【徒24: 10-27】【巡撫點頭叫保羅說話。他就說:「我知道你在這國里斷事多年,所以我樂意為自己分訴……。】在使徒行傳第二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帖土羅控告保羅之後,保羅就為自己分訴。路加說:【巡撫點頭叫保羅說話。他就說:『我知道你在這國里斷事多年,所以我樂意為自己分訴…。】巡撫「點頭」,示意叫保羅說話,保羅就針對猶太人控告他的罪名為自己分訴,他先對腓力斯說:「我知道你在這國里斷事多年,所以我樂意為自己分訴」,意思是腓力斯已經擔任猶太巡撫,在這國里斷事多年,對猶太人的事務應該相當熟悉,所以對此案的判斷理當沒有困難。保羅既表達了對腓力斯的尊重,也只是陳述事實,並不阿諛奉承。信徒如果對官長說話無禮,就顯出你不尊重神賦予他們的權柄。如果諂媚,就說明你對他們有懼怕,或者說明你是指望他們搭救自己。而無論懼怕人或者指望人,都說明我們不信靠神。所以既尊重又不諂媚的態度,才是真信心的表現。接著保羅說:【你查問就可以知道,從我上耶路撒冷禮拜到今日,不過有十二天。他們並沒有看見我在殿里,或是在會堂里,或是在城裡,和人辯論,聳動眾人。他們現在所告我的事並不能對你證實了。】之前帖土羅控告保羅煽動猶太人生亂,保羅就反駁帖土羅的控告,他沒有聳動猶太人生亂,因他這次來耶路撒冷,只「不過有十二天」,扣除他在聖殿里守七天的潔凈禮,在這麼短的時間他根本不可能製造任何騷亂。而且他在耶路撒冷所到過的每一個公共場所,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有目共睹的,沒有人看到他在殿里、會堂里、城裡和人辯論,聳動眾人。因此這些人所控告保羅的事並不能對巡撫證實。保羅除了為自己分訴,他更為福音做見證,他說:【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認,就是他們所稱為異端的道,我正按著那道侍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書上一切所記載的,並且靠著神,盼望死人,無論善惡,都要復活,就是他們自己也有這個盼望。】保羅在此「承認」,雖然猶太人指控他是拿撒勒教黨的人,說他的基督信仰是異端,但是保羅告訴腓力斯,他所事奉的神,不是另一位神,而是猶太人祖宗的神。所以保羅說,我們信的不是異端的道,而是惟一的生命之道,是救恩之道,這個反駁非常有力。保羅又進一步說,他相信一切符合律法和先知書所記載的事,與這些站在腓力斯前面的猶太人一樣,都有相同的盼望。這個盼望就是「靠著神,盼望死人,無論善惡,都要復活」。保羅又說到他自己,【我因此自己勉勵,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因為保羅相信有復活和審判,他就能竭力對神、對人都「常存無虧的良心」。
保羅又反駁帖土羅控告他污穢聖殿的事,他說【過了幾年,我帶著周濟本國的捐項和供獻的物上去。正獻的時候,他們看見我在殿里已經潔凈了,並沒有聚眾,也沒有吵嚷,惟有幾個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他們若有告我的事,就應當到你面前來告我。即或不然,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會前有妄為的地方,他們自己也可以說明。縱然有,也不過一句話,就是我站在他們中間大聲說:『我今日在你們面前受審,是為死人復活的道理。』】保羅在此說到,他在離開耶路撒冷幾年之後,他是帶著賙濟本國同胞的捐獻和供獻回到耶路撒冷。當他在聖殿時,猶太人看到他在禮儀上是潔凈的,是無可指責的,也沒有聚眾滋事。再說誣陷保羅污穢聖殿的,是幾個從亞西亞來的猶太人,現在他們沒有到場,而這些猶太人領袖根本就不是證人,按照羅馬的法律,如果原告沒有出庭,則控告自動撤銷,被告便可無罪釋放。但保羅又強調自己被指控不是因為違反了羅馬的法律,而是為了「死人復活的道理」,這既是自辯,也是公開在法庭上為主作見證。【腓力斯本是詳細曉得這道,就支吾他們說:'且等千夫長呂西亞下來,我要審斷你們的事。於是吩咐百夫長看守保羅,並且寬待他,也不攔阻他的親友來供給他。'】雖然腓力斯知道保羅所傳的耶穌基督福音信息的內容,他也知道保羅是無辜的應當立刻釋放,可是他又不想得罪在場的大祭司和猶太公會的人,所以腓力斯的判決是「支吾他們」,也就是拖延時間,將案件押后審理。他給出的理由是,「且等千夫長呂西亞下來,我要審斷你們的事」,這完全是一個借口,因為千夫長在之前給腓力斯的信中,已經說明保羅是沒有罪的,即便是千夫長來了,案件也不會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而實際上,千夫長後來也從來沒有出現在保羅的審訊中,所以腓力斯說等千夫長呂西亞下來,只是找了一個借口來結束這場審訊。但因為腓力斯明白保羅並未犯什麼罪,只因傳耶穌的緣故被猶太人所恨,因此他寬待保羅。
【過了幾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猶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來到,就叫了保羅來,聽他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保羅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腓力斯甚覺恐懼,說:'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既然腓力斯和他夫人土西拉對保羅所講復活的真理有興趣,願意仔細聽保羅的講論,保羅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於是保羅向他們「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保羅為何特別提及這些?因為當時腓力斯是殖民官,他對上討好羅馬政權,對下統治猶太人極其殘暴,而且腓力斯用不正當手段娶得土西拉。因保羅見腓力斯有慕道的心,便有意提醒、勸誡他。保羅不是只揀人喜歡的講,只講神的愛和天堂的喜樂,而是凡【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的。】(徒20:27)。 因巡撫腓力斯沒有公義的行為、沒有節制,因著這些罪他要受到將來的審判,而他又不願意悔改,所以只能是「甚覺恐懼」。他不願再聽保羅說下去了,他終止了這次談話,並對保羅說:「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今天有許多人也是明白福音的道理,又因內心的慾望和驕傲,不願改變生活方式,所以對福音的呼召也是用「等我得便再叫你來」來推脫。因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是抵擋神的,若沒有神的揀選,縱然有使徒保羅親自來講道,也不可能靠著自己的理智,意志或情感來悔改信主。但腓力斯還想再見保羅,因為【腓力斯又指望保羅送他銀錢,所以屢次叫他來,和他談論。】腓力斯貪婪的本性再次暴露出來,保羅之前對他所說的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他對這些律法的警告一開始還「甚覺恐懼」,後來就完全無動於衷了,仍然我行我素。因他不肯悔改,只好憂憂愁愁地下陰間了。【過了兩年,波求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腓力斯要討猶太人的喜歡,就留保羅在監里。】保羅就這樣被囚禁了兩年,過後腓力斯離任,波求非斯都出任猶太巡撫。腓力斯在離任之前,並沒有處理保羅的案件,一方面因腓力斯沒有從保羅身上獲得錢財,另一方面腓力斯回到羅馬之後,他可能會面臨猶太人的指控,說他任猶太巡撫期間無能和玩忽職守,所以為了取悅猶太人,腓力斯仍然讓保羅留在監里。而保羅在監里學會了順服、靈命越來越達到成熟的階段,他更深地進到主裡面,以致寫出大大造就教會的《監獄書信》。 可見保羅在監獄里時沒有浪費時間,他對神的認識、他所得到的啟示、他生命的豐富成熟、他對使命的堅強都有不住地增長。環境可以改變,但保羅裡面對神的愛,對神的忠心,對神的信心,只是有增無減。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效法保羅,並且無論在任何環境中,不以個人安危為念,單單對神忠心,為主做見證!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