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斥責行惡的牧人>
讀經【耶23: 1-8】【耶和華說:『那些殘害、趕散我草場之羊的牧人有禍了!』……。】在耶利米書第二十三章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神斥責行惡的牧人,並且神宣告:「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首先【耶和華說:『那些殘害、趕散我草場之羊的牧人有禍了!』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斥責那些牧養祂百姓的牧人,如此說:『你們趕散我的羊群,並沒有看顧他們;我必討你們這行惡的罪。這是耶和華說的。】這裡神所斥責行惡的牧人,就是猶大的君王和首領,因為他們「殘害、趕散」神的羊,導致了百姓被擄和失散,所以「有禍了!」因此神又「斥責那些牧養祂百姓的牧人,如此說:'你們趕散我的羊群,並沒有看顧他們,我必討你們這行惡的罪『」。而那些猶大君王和首領不是一直在竭力保護城池,避免百姓被擄掠嗎?問題正在於此!猶大君王和首領看似竭力保護耶路撒冷,而實際上,正是這些君王遠離神,也帶領百姓離棄神的真道,才招致神審判的來臨。所以他們雖然竭力護城,但他們才是趕散百姓的罪魁禍首,因此他們要為猶大亡國被擄負責,神也必討他們這「行惡的罪」,嚴懲這些行惡的牧人。但神緊接著說:【我要將我羊群中所余剩的,從我趕他們到的各國內招聚出來,領他們歸回本圈;他們也必生養眾多。我必設立照管他們的牧人,牧養他們。他們不再懼怕,不再驚惶,也不缺少一個;這是耶和華說的。』】雖然猶大國必滅亡,然而神要將「羊群中所余剩的」,從「各國內招聚出來,領他們歸回本圈」,並保守他們,使他們生養眾多。在神的公義審判之後還有慈愛,祂決不會讓祂的子民就此消失,所以他已定意保留一些人。不僅如此,神還要設立一位好牧人來照管和牧養祂的羊,使「他們不再懼怕,不再驚惶,也不缺少一個」。神的這一應許,對那些亡國被擄的猶大人來說,實在是在荒漠中的清泉。以色列民被擄七十年後從巴比倫回來,這證實了神的應許是何等可靠。而神所設立的好牧人,最終是指向彌賽亞基督。
因此神立刻宣告:【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祂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在祂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祂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神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祂不像人間的君王,祂是公義的君王,祂也是好牧人。所以這「公義的苗裔」,就是彌賽亞基督。雖然神已經宣告 ,約雅斤再沒有後人坐在大衛的寶座上(22:30),但神在此應許:「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也就是大衛的子孫彌賽亞。「祂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而且「在祂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神給猶大人一個確實的遠景,便是彌賽亞的來臨,祂不像人間的君王,祂是公義的,祂是大衛的後裔,祂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神還應許,「在祂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神應許在大衛的後裔中興起救主,以拯救以色列人,因為「祂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唯獨祂才配得這個稱號。而神這未來的救贖工作,是新的出埃及事件,因此【耶和華說:『日子將到,人必不再指著那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地上來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卻要指著那領以色列家的後裔從北方和趕他們到的各國中上來、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他們必住在本地。』】這是神在宣告審判的同時,也應許了復興的盼望。猶大雖然最終都被擄,但神仍守約施恩,所以神應許當日期滿了,祂會帶領百姓從北方之地回故土,而這一神跡比出埃及更大,所以「人必不再指著那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地上來之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卻要指著那領以色列人從北方之地,並趕他們到的各國上來之永生的耶和華起誓」。神把百姓趕散到列國,是根據祂的公義和聖約的咒詛(申29:25-28),神把百姓領回應許之地,是根據祂的信實和聖約的應許(申30:1-10)。而神帶領百姓真正歸回故土,所要離開的範圍包括全地,這要到基督再來之後才能完全應驗(22:5-6),所以從巴比倫的回歸只是序幕。而對基督徒來說,主耶穌再來的應許是我們的盼望。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仰望主耶穌,這樣我們就能充滿盼望和能力,而且「不再懼怕,不再驚惶,也不缺少一個」,我們就要為此而感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