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耶20: 1-18>

作者:霞步思  於 2023-1-4 04: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耶20: 1-18】【祭司音麥的兒子巴施戶珥作耶和華殿的總管,聽見耶利米預言這些事……。】在耶利米書第二十章中,當耶利米【站在耶和華殿的院中,對眾人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我必使我所說的一切災禍臨到這城和屬城的一切城邑,因為他們硬著頸項,不聽我的話。『】(19:14-15)緊接著【祭司音麥的兒子巴施戶珥作耶和華殿的總管,聽見耶利米預言這些事,他就打先知耶利米,用耶和華殿里便雅憫高門內的枷,將他枷在那裡。次日,巴施戶珥將耶利米開枷釋放。於是耶利米對他說:『耶和華不是叫你的名為巴施戶珥,乃是叫你瑪歌珥·米撒畢(就是四面驚嚇的意思),】當先知宣告神的審判、發表災禍將要臨到耶路撒冷時,「祭司音麥的兒子巴施戶」,不但沒有醒悟悔改,反而毆打、囚禁先知。 「打」,即鞭打他的腳四十下(申25:3)。「枷」,是一種刑具,在木枷上開了孔,犯人的頭、頸、手和足都扣緊在枷的孔內,身體要作九十度蜷曲。「殿的總管」,是在祭司以下管理聖殿的人。當時聖殿的主管有責任【將一切狂妄自稱為先知的人用枷枷住,用鎖鎖住】(29:26),所以這種刑罰等於指控耶利米是假先知(29:27),要使他身敗名裂。「便雅憫高門」,可能是聖殿北邊的門,而不是城門「便雅憫門」(37:13)。「次日,巴施戶珥將耶利米開枷釋放。於是耶利米對他說:『耶和華不是叫你的名為巴施戶珥,乃是叫你瑪歌珥米撒畢(就是四面驚嚇的意思)」,「巴施戶珥」的意思是「自由」,而「瑪歌珥米撒畢」的意思是「四圍都是驚嚇」。神用改名作證據,宣告巴比倫入侵時,使說假預言的和聽信假預言的,都會被可怕的災難所驚嚇。【因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你自覺驚嚇,你也必使眾朋友驚嚇;他們必倒在仇敵的刀下,你也必親眼看見;我必將猶大人全交在巴比倫王的手中,他要將他們擄到巴比倫去,也要用刀將他們殺戮。並且我要將這城中的一切貨財和勞碌得來的,並一切珍寶,以及猶大君王所有的寶物,都交在他們仇敵的手中;仇敵要當作掠物帶到巴比倫去。你這巴施戶珥和一切住在你家中的人都必被擄去;你和你的眾朋友,就是你向他們說假預言的,都必到巴比倫去,要死在那裡,葬在那裡。』】「你和你的眾朋友…葬在那裡」,巴施戶珥的朋友是指百姓和傳講虛假預言的假先知,他們將一起面對悲慘的殺戮和被擄。

【耶和華啊,禰曾勸導我,我也聽了禰的勸導。禰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我每逢講論的時候,就發出哀聲,我喊叫說:有強暴和毀滅!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譏刺。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祂的名講論,我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我聽見了許多人的讒謗,四圍都是驚嚇;就是我知己的朋友也都窺探我,願我跌倒,說:告他吧,我們也要告他!或者他被引誘,我們就能勝他,在他身上報仇。】這是耶利米內心向神喊叫。「禰曾勸導我,我也聽了禰的勸導。禰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這是耶利米內心強烈的宣洩,因外面的逼迫和羞辱,把先知裡面的難處逼出來了。律法規定,【先知托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說的。】(申18:22)耶利米的預言是在將來才會應驗,所以現在面對毀謗也無法自我證明,所以他說:「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從這裡可以看到作神真先知的艱難。「我每逢講論的時候,就發出哀聲,我喊叫說:有強暴和毀滅!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譏刺」。「有強暴和毀滅」,這是耶利米預言的主題,但也激發了聽眾的嘲弄。雖然眾人的譏諷和當眾的凌辱使耶利米倍感羞辱,但他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祂的名講論」,他「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所以他不得不繼續傳講神的話。這是耶利米的真實經歷,也是任何一個不討人喜歡、只求主喜悅的傳道人的必然經歷。「我聽見了許多人的讒謗,四圍都是驚嚇;就是我知己的朋友也都窺探我,願我跌倒,說:告他吧,我們也要告他!或者他被引誘,我們就能勝他,在他身上報仇」。「四圍都是驚嚇」,就是「瑪歌珥米撒畢」。在耶利米宣告神將把巴施戶珥改名為「瑪歌珥米撒畢」后,百姓卻反過來把「瑪歌珥米撒畢」作為耶利米的綽號,用他自己的話來嘲笑、攻擊他。

【然而,耶和華與我同在,好像甚可怕的勇士。因此,逼迫我的必都絆跌,不能得勝;他們必大大蒙羞,就是受永不忘記的羞辱,因為他們行事沒有智慧。試驗義人、察看人肺腑心腸的萬軍之耶和華啊,求禰容我見禰在他們身上報仇,因我將我的案件向禰稟明了。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讚美耶和華!因祂救了窮人的性命脫離惡人的手。】耶利米在消沉之後,出現了充滿盼望和喜樂的頌讚。先知此時感受到了神的同在,所以宣告:「耶和華與我同在,好像甚可怕的勇士」。單單信靠神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告白。「因此,逼迫我的必都絆跌,不能得勝;他們必大大蒙羞,就是受永不忘記的羞辱,因為他們行事沒有智慧」。所有臨到他身上的逼迫都「不能得勝」,因為神所呼召的工作,神自己一定會負責到底。所有對付他的人都要「大大蒙羞」,因為神必保證祂自己的預言成就。「試驗義人、察看人肺腑心腸的萬軍之耶和華啊,求禰容我見禰在他們身上報仇,因我將我的案件向禰稟明了」。當先知見到神「在他們身上報仇」之日,就是他所受的「讒謗」真相大白之時。因此他說:「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讚美耶和華!因祂救了窮人的性命脫離惡人的手」。「窮人」是指那些因敬虔被惡人逼害而專心倚賴神拯救的人。耶利米以「窮人」比喻了自己過去的光景。如今,他已走出那種光景,因耶和華的拯救,他不僅自己要唱歌、讚美耶和華,也勸別人當稱頌耶和華。

【願我生的那日受咒詛;願我母親產我的那日不蒙福!給我父親報信說『你得了兒子』,使我父親甚歡喜的,願那人受咒詛。願那人像耶和華所傾覆而不後悔的城邑;願他早晨聽見哀聲,晌午聽見吶喊;因他在我未出胎的時候不殺我,使我母親成了我的墳墓,胎就時常重大。我為何出胎見勞碌愁苦,使我的年日因羞愧消滅呢?】耶利米在充滿信心的頌讚之後,又很快地陷入了更深的絕望里。神早已宣告,【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1:5),但他卻咒詛自己的生日,盼望自己從來不曾存在過。這些咒詛只是表達他內心極度的愁苦。「願那人像耶和華所傾覆而不後悔的城邑;願他早晨聽見哀聲,晌午聽見吶喊」。這裡的「城」,是指被神毀滅了的所多瑪、蛾摩拉城。(創19:24-28)「因他在我未出胎的時候不殺我,使我母親成了我的墳墓,胎就時常重大」。耶利米但願自己死在母親的腹中,然而神正是在那裡呼召他。「我為何出胎見勞碌愁苦,使我的年日因羞愧消滅呢?」「因羞愧消滅」,意思是以羞愧收場。耶利米雖然如此的軟弱,但並沒有影響他對神的跟隨,並不是因為他的剛強,而是因著神的恩典。神並不輕看祂僕人發之內心的喊叫,所以聖靈記錄了,這些極度軟弱的禱告,讓我們看到先知的掙扎和愁苦。但這裡卻沒有神的回答,因為神不再用言語來複興他,而是用恩典來帶領他走出極度的愁苦。到了下一章,神將用先知預言的應驗來「驚嚇」那些人,使猶大王確信耶利米是真正的先知(21:2)。今天我們在服事主的道路上,也可能會陷入痛苦的景況,或遭遇意想不到的傷痛。為此,願我們都要堅定的信靠神,這樣任何苦難都無法阻止我們服事主!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1: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