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6: 1-15】【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在使徒行專第六章中記載了,【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因」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指生長於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他們講希臘話,生活習俗都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希伯來人」,指生長於猶太行省和加利利的猶太人,他們說亞蘭話,使用希伯來文舊約聖經,保存猶太習俗。因門徒增加,教會出現「發怨言」的情況,說希臘語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在分配上疏忽了他們當中的寡婦。那時分散在各地的猶太人寡婦都會回到耶路撒冷,由於沒有人照顧,她們的需要便成為了教會的責任。所以「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
「神的道」是為了拓展神國,「管理飯食」是為了造就教會,兩樣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主選召十二使徒,原是要他們宣講「神的道「,如今為著照顧信徒生活上的需要,把原來的職事丟在一邊,這「原是不合宜的」。因此使徒們說:「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這「管理」有服事之意,而「執事」一詞即由此而來。使徒又指明選立執事的條件是,要「從你們中間」,也就是從跟隨主的「門徒」中間產生。還要「有好名聲」,就是生活要有見證。更要「被聖靈充滿」,因為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他的心思意念、生活事奉都在聖靈的管理之下。還要「智慧充足」,就是說做事有屬靈的眼光,懂得分辨是非,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就是管理教會的錢財,「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2:45),免得真正有需要的人被忽略。而使徒們「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祈禱」和「傳道」是不可分割的,祈禱是與神說話,傳道是向人說話,人若要為神向人說話,自己首先就要常常與神說話。
【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進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這七位候選人都是由「眾門徒」,提名的,司提反與其他六位被公認有這三方面的條件。而他們的名字都是希臘名字,也就是說,這七個人都是說希臘話的門徒。在經過全體會眾的認同后,使徒為他們禱告,并行「按手禮」按立他們。
【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委派這七人的結果,不但解決了「發怨言」,更使信徒能按著各自的恩賜和託付,因此「神的道興旺起來」。結果「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祭司」是承繼舊約獻祭的職分,並且終身參與遵行舊約條例的事奉。而使徒所宣講的道是另一種祭,即基督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來9:28),所以「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
【司提反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跡。當時有稱利百地拿會堂的幾個人,並有古利奈、亞歷山大、基利家、亞細亞各處會堂的幾個人,都起來和司提反辯論。】「司提反」是個希臘名字,意思是「戴冠冕的」,他果然戴上了「生命的冠冕」(啟2:10)。他的恩惠、能力,來自「被聖靈充滿」。「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跡」,這就是他滿得恩惠,有神與他同在,並且滿有聖靈的能力的具體表現。「當時有稱利百地拿會堂的幾個人」,「利百地拿」字義是得自由的人,他們很可能是被羅馬執政者龐貝擄去羅馬為奴,後來獲得自由的猶太人和他們的後代。「古利奈」是北非的大城,位於亞歷山大和迦太基之間。「亞力山大」位於埃及,是羅馬帝國僅次於羅馬城的大都市,有大量猶太人僑居於此。「基利家」位於小亞細亞東南。「亞細亞」位於小亞細亞西部,首府是以弗所。來自以上這些地方的猶太人,都和司提反一樣是「說希臘話的猶太人」。當時耶路撒冷可能有十二個會堂,來自世界各地到耶路撒冷朝聖的猶太人除了到聖殿獻祭、禱告,平時還到各自的會堂聚會。司提反可能帶著說希臘話的門徒到這幾個會堂,向各地來守節的猶太人傳福音,所以激怒了他們「起來和司提反辯論」。辯論福音,並不能使人心悅誠服,而這次是對方主動挑起「辯論」,司提反是被迫反駁。但是他的見證得到了聖靈的幫助、並有主耶穌的認可(7:55)。
【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就買出人來說:『我們聽見他說謗讟摩西和神的話。『他們又聳動了百姓、長老,並文士,就忽然來捉拿他,把他帶到公會去,設下假見證,說:『這個人說話,不住地糟踐聖所和律法。我們曾聽見他說,這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此地,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條。』在公會裡坐著的人都定睛看他,見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因「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所以「眾人敵擋不住」。「我們聽見他說謗讟摩西」,可能司提反傳講摩西律法和獻祭條例不過是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來10:1),基督才是律法和祭物的實際,敵對的人就歪曲他的話,定罪他。猶太人視摩西五經為神的聖言,故謗讟摩西的律法,也就是謗讟神的話。所以他們把司提反帶到猶太公會那裡控告他。「這個人說話,不住地糟踐聖所和律法」,這個罪名非常嚴重。司提反可能引用主耶穌的話,表明祂才是真聖所和帳幕(來8:2),因此被人誤解或蓄意歪曲。「這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此地」,司提反大概是引用主耶穌的話,警告猶太人聖城和聖殿將要被毀(太23:38)。「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條」,「規條」是指文士對律法的解釋,猶太人視同從摩西來的,凡攻擊這些規條的,等於是攻擊摩西的律法。主耶穌定罪他們因著古人的遺傳,犯了神的誡命(太15:3~6)。雖然這些人「設下假見證」,控告司提反的罪名非常嚴重,情勢兇險,但主卻讓司提反裡面滿有安息,所以「在公會裡坐著的人都定睛看他,見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主大能的膀臂扶持著司提反,祂不會讓祂的見證人獨自面對任何屬靈爭戰。今天我們都是耶穌的門徒,為此,願我們我們都要像司提反那樣,在日常生活的大大小小事上忠於作主門徒的呼召,這樣主必會帶領我們,使我們在祂的國度計劃中有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