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10: 1-25】【以色列家啊,要聽耶和華對你們所說的話……。】耶利米書第十章是耶利米聖殿講章的最後一篇,在本章中先知耶利米首先向以色列發出呼籲:【以色列家啊,要聽耶和華對你們所說的話。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效法列國的行為,也不要為天象驚惶,因列國為此事驚惶。眾民的風俗是虛空的;他們在樹林中用斧子砍伐一棵樹,匠人用手工造成偶像。他們用金銀妝飾它,用釘子和鎚子釘穩,使它不動搖。它好像棕樹,是旋成的,不能說話,不能行走,必須有人抬著。你們不要怕它;它不能降禍,也無力降福。】這裡的「以色列家」,是指全體以色列人,包括南國猶大和北國的余民。神讓耶利米吩咐百姓要認真聽神的話,並譴責百姓去敬拜那些虛假的偶像。「列國的行為」,指敬拜偶像的世界潮流。「天象」指不尋常的天文事件,如日食、彗星或行星的連接。古代巴比倫、亞述和埃及都流行占星術、敬拜日月星辰,把特殊的天象當作民族或個人命運的徵兆,若天體發生異常現象則人心惶惶。猶大在瑪拿西時代也盛行這類異教崇拜(王下21:5),因此「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效法列國的行為,也不要為天象驚惶,因列國為此事驚惶」。所以認識神的人不可效法世界、隨波逐流,因為「眾民的風俗是虛空的」,木刻的偶像是人用「手工造成」的,又用金銀裝飾,用釘子穩固。偶像本身完全沒有能力,「不能說話,不能行走,必須有人抬著。你們不要怕它;它不能降禍,也無力降福」。可是從古至今,世人都樂此不疲地用人手所造的假神來代替真神,把對真神的敬拜異化為對偶像的操縱,手藝越高超、就越顯人的愚昧。
但先知說:【耶和華啊,沒有能比禰的!禰本為大,有大能大力的名。萬國的王啊,誰不敬畏禰?敬畏禰本是合宜的;因為在列國的智慧人中,雖有政權的尊榮,也不能比禰。他們盡都是畜類,是愚昧的。偶像的訓誨算什麼呢?偶像不過是木頭。有銀子打成片,是從他施帶來的,並有從烏法來的金子,都是匠人和銀匠的手工,又有藍色紫色料的衣服,都是巧匠的工作。】先知說:「耶和華啊,沒有能比禰的!禰本為大,有大能大力的名」。這是強調耶和華神的絕對性和超越性,耶和華與偶像有本質上的不同。偶像不僅由人手所造,且沒有絲毫能力。而耶和華「本為大,有大能大力的名」,而且祂是「萬國的王」,祂是全世界的神。所以「誰不敬畏禰?敬畏禰本是合宜的;因為在列國的智慧人中,雖有政權的尊榮,也不能比禰」。而「他們盡都是畜類,是愚昧的」,竟還為木雕的偶像鍍上金銀,好讓它顯得風光。因此「偶像的訓誨算什麼呢?偶像不過是木頭」。不管是把偶像本身當作神、還是借著偶像操縱神,只要是從偶像得來的訓誨,絕不會比偶像本身更有價值。所以相信木頭雕像的人實在愚不可及,因為雕像就算再精緻美觀也不過是一塊木頭。一個單純而敬拜神的人比那聰明而拜偶像的更有智慧,因為前者能分辨出誰才是真神。「有銀子打成片,是從他施帶來的,並有從烏法來的金子,都是匠人和銀匠的手工,又有藍色紫色料的衣服,都是巧匠的工作」。「他施」位於西班牙,以出產金屬礦物著名(結27:12)。「烏法」可能就是俄斐(王上9:28),以出產黃金著名。無論精心打造的偶像多麼昂貴巧妙,始終只是人手所造的物件,永遠也不能具有「真神、活神」的能力。不論那些偶像製造得多麼巧奪天工,都不會有權能和生命,也不能與永生而真實的神相比。
因此先知宣告:【惟耶和華是真神,是活神,是永遠的王。祂一發怒,大地震動;祂一惱恨,列國都擔當不起。(你們要對他們如此說:不是那創造天地的神,必從地上從天下被除滅!) 】因獨一的真神是創造主,祂是永遠長存,所以其他假神則會從天上地下被除滅。先知又說:【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祂一發聲,空中便有多水激動;祂使雲霧從地極上騰;祂造電隨雨而閃,從祂府庫中帶出風來。各人都成了畜類,毫無知識;各銀匠都因他雕刻的偶像羞愧。他所鑄的偶像本是虛假的,其中並無氣息,都是虛無的,是迷惑人的工作;到追討的時候必被除滅。雅各的分不像這些,因祂是造作萬有的主。以色列也是祂產業的支派,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惟有耶和華神才是全能的創造主,祂「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祂一發聲,空中便有多水激動;祂使雲霧從地極上騰;祂造電隨雨而閃,從祂府庫中帶出風來」。所以凡雕刻偶像和敬拜偶像的人都是畜類,因為他們毫無知識,銀匠也要因所雕刻的偶像而羞愧,原因是「他所鑄的偶像本是虛假的,其中並無氣息,都是虛無的,是迷惑人的工作;到追討的時候必被除滅」。但「「雅各的分不像這些,因祂是造作萬有的主。以色列也是祂產業的支派,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雅各的分」,指神自己。雖然百姓長久以來一直離棄神,但這位「造作萬有的主」卻始終信守西奈之約,讓自己成為以色列的產業,而「以色列也是祂產業的支派」。創造天地萬物的神,揀選了以色列百姓作祂的產業,但以色列人卻棄掉了這位有能有力的真神,因自己的愚昧無知落入被擄至外邦的刑罰。
緊接著先知就預言被擄迫在眉睫:【受圍困的人哪,當收拾你的財物,從國中帶出去。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這時候,我必將此地的居民,好像用機弦甩出去,又必加害在他們身上,使他們覺悟。民說:禍哉!我受損傷;我的傷痕極其重大。我卻說:這真是我的痛苦,必須忍受。我的帳棚毀壞;我的繩索折斷。我的兒女離我出去,沒有了。無人再支搭我的帳棚,掛起我的幔子。因為牧人都成為畜類,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不得順利;他們的羊群也都分散。有風聲!看哪,敵人來了!有大擾亂從北方出來,要使猶大城邑變為荒涼,成為野狗的住處。】這裡先知告訴此地的居民收拾好財物離去,因為耶和華要使他們被擄,猶大百姓將要面臨災禍,「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這時候,我必將此地的居民,好像用機弦甩出去,又必加害在他們身上,使他們覺悟」。當北方大軍來臨時,以色列人如同被神甩了出去。他們的居住地成為荒涼。雖然被擄的百姓「傷痕極其重大」,但他們卻身不由己、「必須忍受」。「我的帳棚毀壞;我的繩索折斷。我的兒女離我出去,沒有了。無人再支搭我的帳棚,掛起我的幔子」。百姓用游牧生活的語言哀嘆猶大的荒涼,被毀壞的帳棚代表猶大。但先知說:「因為牧人都成為畜類,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不得順利;他們的羊群也都分散」。「牧人」代表領袖,百姓被擄的直接原因,是領袖「沒有求問耶和華」,反而誤導百姓,因此猶大的君王和貴族將首先被擄(王下23:33)。之後先知宣告猶大的滅亡已經迫在眉睫:「有風聲!看哪,敵人來了!有大擾亂從北方出來,要使猶大城邑變為荒涼,成為野狗的住處」。所以神通知百姓收拾行囊,準備走上悲慘的被擄之途。背道、拜偶像的百姓只有接受神的刑罰、被趕出應許之地,才能「覺悟」到「痛苦」,成為迴轉的開始。因為只有被擄,才能醫治「背道的病」(3:22)。
最後是耶利米為百姓的代禱:【耶和華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和華啊,求禰從寬懲治我,不要在禰的怒中懲治我,恐怕使我歸於無有。願禰將忿怒傾在不認識禰的列國中,和不求告禰名的各族上;因為他們吞了雅各,不但吞了,而且滅絕,把他的住處變為荒場。】耶利米站在百姓的地位上向神祈求,「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先知承認百姓的敗壞和被擄已經無可挽回,他們就要完全順服神的管教。既然神已經定規要借著被擄來醫治百姓,百姓就無法逃脫被擄的災禍。不肯順服管教的人,結局將比被擄更糟。而先知一面順服等候神的懲治臨到,一面仍然求神:「耶和華啊,求禰從寬懲治我,不要在禰的怒中懲治我,恐怕使我歸於無有」。因為這百姓不管怎樣悖逆,永遠都是神所揀選的百姓。所以耶利米替百姓代求,願神審判以色列時仍以憐憫為念。先知又求神:「願禰將忿怒傾在不認識禰的列國中,和不求告禰名的各族上;因為他們吞了雅各,不但吞了,而且滅絕,把他的住處變為荒場」。若是任憑不認識神、不求告神的列國「吞了雅各,不但吞了,而且滅絕」,豈不是讓神揀選的旨意落空嗎?而今天當我們落到神的管教中時,既不可頑梗地拒絕認罪、也不必詭詐地自我辯解,唯一正確的態度就是認罪悔改,求神「從寬懲治」。但先知認識神是獨一的真神,他就降服在神的權柄之下,由神來掌管自己的腳步。但願我們今天也要像耶利米一樣,認識神是獨一的真神,並降服在神的權柄之下,讓神來帶領我們的腳步往前走,這樣我們必走在正路當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