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預告祂將受難>
讀經【約16: 16-33】【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在約翰福音第十六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主耶穌講完聖靈的工作之後,主就向門徒預告祂將要受難,主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等不多時」,是指主耶穌將要被釘十字架受死、埋葬,主耶穌在說完這話之後不久,祂很快將被逮捕、審判,不足十個小時后,祂被釘十字架;大約十五個小時之後,祂被埋葬於墳墓,門徒將不得再見祂。然而第三天祂將從死里復活並向門徒顯現,所以「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主耶穌說的這話,門徒不明白,並且極為困惑不解,於是【有幾個門徒就彼此說:『他對我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又說:『因我往父那裡去。』這是什麼意思呢?』門徒彼此說:『他說『等不多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不明白他所說的話。』】主耶穌已對門徒講過多次,祂將要受死,而門徒還是不明白。這也是為何耶穌不再告訴他們更多信息,因為他們此刻無法承受過多啟示。【耶穌看出他們要問他,就說:『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這裡主直接明了的向門徒解釋,祂很快就要受難。祂的受難,對於那些抵擋祂的世人將會喜樂,門徒也會因著祂的受難以及離去會哀痛、哭號。但耶穌告訴他們,他們的憂愁是暫時的,就如一個生產的婦人,因著生產的時候將到就憂愁,直等到生了孩子,就會忘了生產時那種錐心刺骨的痛楚,因著新生命的誕生,會以喜樂代替憂愁。門徒也會因著主的受難會暫時憂愁,但因著祂三天後從死里復活,再次見到時,就會歡喜快樂!而且「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因為復活的主將永遠地活著,永遠地活在我們的心裡。世間所有的喜樂都是建立在物質的豐富,或外在的滿足,而這些身外之物所帶來的喜樂都很容易被人奪去。我們看到身居高位、不可一世的高官,轉眼成了階下囚。家財萬貫的富豪,轉眼身敗名裂、一文不名。如果人的喜樂靠來自於外來的供應,一旦失去這些,喜樂頓時被奪走,無論人如何挽留,也一點都無法保存。但我們因主耶穌借聖靈內住,祂與我們同在,這是永恆的喜樂,是世間一切權勢奪不走的。
接下來耶穌應許門徒說:【到那日,你們什麼也就不問我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什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到那日」,指聖靈降臨的時候。門徒不再問主在臨死以前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因為那時候,門徒既看見了基督復活的事實,又有聖靈的內住,一切就會明白了。因著主耶穌基督的名,門徒借著禱告直接來到父神面前,奉主耶穌的名無論求什麼都必得著,便得著滿足的喜樂。而主耶穌現今的職分正是我們的大祭司,祂在天上坐在父神的右邊替我們代求。聖靈保惠師也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代求,所以信徒的禱告,是透過主耶穌、借內住的聖靈、向至高的父神禱告。之後主說:【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乃要將父明明地告訴你們。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主耶穌在三年多的教導事工中,講了許多的比喻,就是將難懂的屬靈真理,用日常淺顯的事例做類比,讓門徒和那些有心尋求認識祂的人可以明白祂講的道理,如果他們實在不明白,主就給他們解釋清楚,比如撒種的比喻。但當主耶穌復活后就再也不講比喻,祂「乃要將父明明的告訴你們」。【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到那日」,指聖靈降臨的時候。當聖靈降臨以後,主耶穌不需要像原來在肉身里一樣為門徒求父,因為門徒可以奉祂的名直接向父神祈求。主耶穌十字架的大工,打開了通往至聖所的道路,門徒可以奉主耶穌的名直接向父神禱告祈求。「奉我的名」,罪人沒有任何資格可以到父神面前祈求,人非聖潔不能見神的面。但主耶穌是神與人之間的唯一中保,信徒憑藉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靠著主耶穌的名可以坦然來到父神的施恩座前禱告祈求。「奉我的名」也代表信徒的禱告是尋求主的心意,而不是自己妄求。雖然門徒可以直接到父神面前祈求,但這並不影響主耶穌的大祭司職能,祂現今仍然坐在父神的右邊為眾聖徒代求。【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5)那麼門徒為什麼可以直接向父神禱告祈求?因為「父自己愛你們」。父神為什麼愛門徒?「因為你們已經愛我,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得父神的喜愛,就要愛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又信祂是從父出來的,這樣我們就必得神的喜愛。「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這裡準確地概括了主耶穌的生平與使命:「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即道成肉身;「我又離開世界」,即死而復活;「往父那裡去」,就是榮耀升天!
這時【門徒說,如今你是明說,並不用比喻了。現在我們曉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問你。因此我們信你是從神出來的。】門徒坦承,耶穌知道萬事,而且祂不需要別人向祂提問,祂知道人心的思念。【耶穌說,現在你們信嗎?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主耶穌肯定了門徒的信心,但他們的信心還需要經過試驗,才能進到完全的地步,這個試驗就已經在眼前了。【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這裡主耶穌引用舊約撒加利亞書十三章的預言,因為馬太福音26:31已清楚記載,【那時,耶穌對他們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留下我獨自一人」,因為【當下門徒都離開祂逃走了。】(太26:56)主耶穌的十架受死埋葬,對門徒來說是極為嚴酷的試煉,然而當主耶穌復活后,這個失敗的經歷也堅固了門徒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連他們要「分散」的失敗,主耶穌也早已知道了。當耶穌復活之後,門徒想起這些,使他們更加堅定地相信,耶穌是那位無所不知的主。而當門徒一個個四散逃走時,留下主耶穌獨自一人,但父神仍與主耶穌同在。最後主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主並沒有應許門徒免除苦難,他們會有苦難,他們要因著跟隨和相信耶穌而面對世人的逼迫,甚至殘害。雖然危機四伏,但主耶穌答應門徒仍然能夠有平安,原因是祂已經勝了世界,世界的勢力已經不能奪走主所賜下的平安。所以門徒在危險的迫害中,他們仍然能夠有平安,因此他們在苦難中依然能夠站立得穩,在逼迫患難中依然毫不動搖,甚至遭遇死亡時也毫不畏懼,這就是主所賜的真正的平安。為此,願我們都要知道,今天無論在任何苦難中,我們都能在基督里得享平安,在任何環境中都能靠主得勝有餘!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