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的家譜>
讀經「太1: 1-17」「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後裔」、「子孫」原文作「兒子」。下同):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在馬太福音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馬太為要證明耶穌是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證明耶穌是以色列的王,所以他就用這份天國之王的家譜,來記「耶穌基督的家譜」。而神在沉默了四百年後,在新約聖經開篇的第一句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這裡提到兩個人:亞伯拉罕與大衛,分別引出舊約中神的兩個重要的約,即亞伯拉罕之約和大衛之約。亞伯拉罕之約最早出現於創世記第十二章,神對亞伯拉罕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2-3)亞伯拉罕何曾成為大國?亞伯拉罕又如何使萬族蒙福?這兩個問題通過亞伯拉罕自身都無法得到完全的解答和實現,卻在「亞伯拉罕的後裔」,耶穌基督身上得到了最終的應驗。加拉太書3∶16說:「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這個家譜就是證明耶穌基督就是神所應許亞伯拉罕叫萬國得福的後裔。
大衛之約記載在撒母耳記下7:12-16,耶和華神對大衛說,「你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從表面來看,所羅門應驗了大衛之約,因為所羅門接續大衛作王,但所羅門只是部分的應驗,因為大衛的國位要存到永遠,因此要求做王位的王也必須是永活的。而「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大衛的後裔;按聖善的靈說,…是神的兒子。」 (羅1:3-4)所以,唯有耶穌基督,才能使大衛之約真正的實現,因祂是人類的救主,叫萬代萬族的人,因信靠他,得蒙救贖,罪過得著赦免,而成為神的兒女,享受神諸般的恩惠。「耶穌基督的家譜」,「耶穌基督」,是新約聖經中的第一個名字,祂開啟新約,一切新約的恩典和真理都是從祂而來,祂是全本新約的始終與經過。「家譜」 是記載生命的繁衍,所以「耶穌基督的家譜」,乃是記載與基督有生命的關係,能繁衍基督生命的人們。因此「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告訴我們,耶穌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因此萬民要因他得福。耶穌是「大衛的子孫」,因而是真正的王。而「耶穌基督的家譜」,是以亞伯拉罕和大衛為代表,說明耶穌要作全地的救主,並且祂是承繼大衛的王位直到永遠的那一位。「耶穌」乃主自己的名字,「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基督」是主耶穌的職分,意思是「受膏者」,祂降生是要做神國度里受膏的君王,祂將要把一切信靠祂的人帶進永世國度里去。
接下來耶穌基督的家譜所記的是:「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侖,希斯侖生亞蘭;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亞撒生約沙法,約沙法生約蘭,約蘭生烏西亞;烏西亞生約坦,約坦生亞哈斯,亞哈斯生希西家;希西家生瑪拿西,瑪拿西生亞們,亞們生約西亞。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所羅巴伯生亞比玉,亞比玉生以利亞敬,以利亞敬生亞所;亞所生撒督,撒督生亞金,亞金生以律;以律生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生馬但,馬但生雅各;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在這段耶穌基督的家譜中,顯示耶穌基督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其中有作王的、為平民的,而這些無名的人物,基督卻從他們而降生。我們雖是「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但神卻揀選了我們(林前128)。
另外使徒馬太還將五個女人納入耶穌基督的家譜,而其中四個女人的共同特徵是,她們都有一段不光彩的歷史。第一個女人是「他瑪」,她是猶大的兒媳,在兩個兒子相繼死去之後,猶大不願意他的第三個兒子示拉再娶她瑪,然而她瑪想要給猶大留後的意念如此強烈,她不惜假扮妓女與公公亂倫,生下雙胞胎法勒斯和謝拉。但聖經從來沒有譴責她瑪,反而借著猶大之口說,「她比我更有義。」(創38:26)這樣的罪人竟蒙了憐憫、恩待,而成為耶穌基督的祖先,因為她有信心。 第二個女人是「喇合」,喇合是耶利哥城的妓女,但她卻設法救護以色列的兩個探子,而且說:「我知道耶和華已經把這地賜給你們,並且因你們的緣故我們都驚慌了。」(約2: 9)這就是喇合的信心。因著信,喇合告別自己的過去,嫁給兩個探子之一的撒門,從而在彌賽亞的族譜中榜上有名。第三個女人是「路得」,她是個摩押女子,摩押人原是被神咒詛的(申23:3),但因她對婆婆拿俄米說:「你往哪裡去,我也往哪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哪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哪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 (得1:16-17)因著路得這樣的信心,蒙了神的大恩,成為大衛王的曾祖母。這叫我們看見神不偏待人,正如彼得在哥尼流家裡所說的話∶"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徒10∶34-35)
第四個女人是「烏利亞的妻子」,這裡沒有寫這女人本人的名字:拔示巴。這是說她本來是烏利亞的妻子,被大衛奪取為自己的妻子,並且把烏利亞謀殺,這是大衛深重的罪惡。這樣罪大惡極的大衛,因他徹底的悔罪得蒙憐憫。所以拔示巴出現在耶穌基督的家譜中,也從另一面揭示出耶穌基督的家譜,是恩典的家譜。可見神的恩惠和慈愛,真是何等的長闊高深!第五個女人"馬利亞",她是個聖潔虔誠的童貞女。「馬利亞的丈夫」約瑟,為大衛之子所羅門的後代,而馬利亞卻是大衛之子拿單的後代,所以耶穌的養父約瑟和生母馬利亞皆擁有大衛王的血統。因此無論從律法上來講,還是按血統上而論,耶穌基督都是「大衛的子孫」。而在耶穌基督家譜中的五個女人,她們的特點是都有信心,所以任何罪人,只要有信,就能與基督聯合。而神向人施恩,使外邦人、猶太人、妓女和童貞女都因著他們信,在耶穌基督裡面同歸於一。而這裡有三個「十四代」,共計四十二代,但實際僅列四十一代,因大衛一人身列第一個十四代之終,和第二個十四代之始。而在第二個十四代之末和第三個十四代之初,馬太特意不以人名為分界點,而改以被擄之事為界標,表示基督才是君王時代的真正終結人物,祂是來承繼大衛王位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透過耶穌基督的家譜,不但要看到我們所信的主耶穌基督,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是神所應許亞伯拉罕叫萬國得福的後裔。祂是「大衛的子孫」,就是神所應許的那位繼承永遠寶座的大衛後裔彌賽亞。耶穌基督是人類的救主,祂來為要救贖我們。我們還要看到神的愛是大到無可比擬的,比天高、比地更闊、比海更深,是不可測度之愛!我們都要感謝讚美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