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25: 1-28」「以下也是所羅門的箴言,是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箴言第二十五至二十九章是所羅門箴言的第二部分,「是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在本章箴言中首先講到:「將事隱秘,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測不透」。「將事隱秘,乃神的榮耀」,神的創造和管理奇妙難測,人應當歸榮耀給神,因為「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申29:29)「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神在地上設立君王,維持社會公義,君王若能分辨是非,公正處事,也是他的榮耀。「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測不透」,指君王不輕言諾,思想深沉不露,他的心就像天的高度和地的深度,不易為人所知。「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銀匠能以作器皿;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智者在此用煉銀去雜質始得純銀為喻,說明國王應除去在他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除去銀子的渣滓」,需要匠人高超的技巧,同樣,「惡人」的臉上沒有寫著「惡人」,要「除去王面前的惡人」,也需要君王有從上頭來的智慧。「不要在王面前妄自尊大,不要在大人的位上站立。寧可有人說:請你上來,強如在你覲見的王子面前叫你退下」。這是訓勉人在君王面前千萬不要「妄自尊大」,自抬身價,搶先「在大人的位上站立」。「大人的位」,是指大人物的位置。「寧可有人說:請你上來」,意思是人不要高抬自己,寧可先降卑、等候別人認可。「在你覲見的王子面前叫你退下」,意思是人其實並沒有資格來覲見王子,但卻太過自信,結果自取其辱。「不要冒失出去與人爭競,免得至終被他羞辱,你就不知道怎樣行了」。這是勸人不可心急冒然與人爭論,與人爭論之前,要詳細思考。否則對方在日光之下羞辱你,那「你就不知道怎樣行了」。
「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泄漏人的密事,恐怕聽見的人罵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這是勸人在與人「爭訟「時,即在法庭上「爭訟」時,必須準備充分的證據,「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泄漏人的密事」,就是將別人的隱私公開,這是不道德的行為。別人聽了也未必相信你,反而鄙視你,罵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你的聲譽將因而掃地。「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里。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將「金蘋果」放置在「銀網子」里,又恰當又美觀。同樣,一句合宜的話也能叫聽見的人歡喜,又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被人欣賞。一句話若不能被人當作「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就不是智慧人的言語,還不如不說。但「一句話說得合宜」,才能被人領受得合宜。「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裡舒暢,就如在收割時,有冰雪的涼氣。空誇贈送禮物的,好像無雨的風雲」。以色列收割的季節是五至八月炎熱的夏季,若有「冰雪的涼氣」,會叫人「心裡舒暢」。「忠信的使者」,不辜負主人的託付,「叫差他的人心裡舒暢」,「就如在收割時有冰雪的涼氣」,令人愉快。人若「空誇贈送禮物」,說的時候令人興奮,最後卻沒有兌現,就會像「無雨的風雲」令人失望。誇大其詞就是欺詐,讓人盼望越大、失望越大。真智慧是不可輕易開口,一旦許諾就要言出必行。「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你得了蜜嗎?只可吃夠而已,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在君王面前「恆常忍耐」,以及「柔和的舌頭」,是有果效的。但是這也要有節制,就如蜜這樣的美物,也要約束自己不要貪食一樣,「只可吃夠而已,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今生任何美好的事物,過度了都是不好的,若是沒有節制,貪多必膩。「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智者在此指出鄰里之間來往也要有所節制。適當的探訪固然可以增進感情和友誼,但是如果過於頻繁,不考慮探訪的時間是否恰當,就貿然前往,在人家裡又長坐不走,那就令人討厭,使人厭煩、懷恨你。
「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是十誡的第九條(出20:16),智者在本書中已多次提出警告,這裡又用「大槌,是利刀,是快箭」,指出假見證的惡毒遺害。「大槌」,捶擊的力量大,任何金屬、木頭都無法擋。「利刀」,鋒利無比,能殺傷人的身體,造成致命的創傷。「快箭」,銳不可當,能穿入人的心房,一命嗚呼。謊言的假見證有打擊力,殺傷力和刺透力,足以置人於死地。「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破壞的牙」,不能咀嚼。「錯骨縫的腳」,即「脫節的腳」不能走路。患難時向不忠誠的人求助,希望得到同情,是不智之舉。因為這種人不值得信賴,就如用蛀壞的牙咀嚼,用脫臼的腳走路,得不到同情幫助,反而加添你的痛苦。「對傷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脫衣服,又如鹼上倒醋」。「冷天脫衣服」會立刻起寒顫,「礆上倒醋」會立刻起泡,比喻激烈的反應。「對傷心的人唱歌」,也會讓人產生激烈的反應,不但不能撫慰憂傷、反而加增痛苦。「傷心的人」需要用愛心去聆聽、理解、同情和安慰,此時若對傷心的人引吭高歌,是引起反感的不智之舉。「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智者在此教導要人以愛待人,「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就是主動去關懷幫助,解決他的困境。你這樣做,「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他的心會因而受感動,你的愛心「耶和華也必賞賜你」。
「北風生雨,讒謗人的舌頭也生怒容。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以色列的雨都是從西邊的地中海來的,寒冷的北風很少會帶來雨。「北風生雨」,比喻不可預期,「讒謗人的舌頭」所帶來的傷害也是突如其來的。「爭吵的婦人」,也像「北風生雨」那樣不可預期,突如其來地給丈夫帶來傷害。「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以色列人的屋頂是平的,夏天可以居住(撒上9:25-26)。但這裡所描繪的並非涼爽的夏夜,而是「北風生雨」的冬天。所以家庭的幸福不在於房屋有多「寬闊」,而在於房屋裡的「爭吵」有多少。可見夫婦和諧、和睦同居是何等寶貴。「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義人在惡人面前退縮,好像趟渾之泉,弄濁之井」。古代的通訊緩慢,等待遠方的消息尤其令人心焦。當一個人已經為遠方的狀況焦慮得精疲力竭的時候,「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可以讓他重新振作、恢復精神。相反,義人若「在惡人面前退縮」、向罪惡的屈服妥協,就像「趟渾之泉,弄濁之井」,有名無實,不能供人飲用。如果義人懼怕惡人,在惡人面前屈服,退縮與罪惡妥協,甚至與惡人同流合污,那實在是可悲可嘆。「吃蜜過多是不好的,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箴言在此警告人不要過分專註於自己的榮耀。正如「吃蜜過多是不好的」,今生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會物極必反,所以「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沒有牆垣」的城市就沒有抵抗能力,人若「不制伏自己的心」,就會任憑仇敵蹂躪,對罪惡和情慾的引誘毫無抵抗能力,就「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制伏自己的心」,這是每一個基督徒都要時時遵守的箴言!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