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必快來,賞罰在主>
讀經「啟22: 12-13」「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終。」在啟示錄第二十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宣告說:「看哪!我必再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約翰在聖靈的感動之下說出,直接由主的口中宣告話,而主耶穌第二次宣告:「看哪,我必快來」,是要引起人的注意,也表達了主對祂自己再來的急切。然後這次主還加上一句:「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所以今天我們不是問:「主什麼時候再來?」而是要問自己:「我預備好了沒有?」因為主再來時要施行賞罰,祂必「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各人」,雖然也包括不信的世人,但此處主要的是針對信徒,「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4:17)。因此信徒千萬不能懈怠,
都應該隨時準備好,面對審判的主。「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也回應了主耶穌在啟示錄2:23的教訓,祂說:「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而且整本聖經中,「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反覆告誡了我們。當主再來的時候,祂報應人的原則是要照各人所行的,今天我們在地上所有的言語行為,都記在主的賬上,都積蓄在那裡等到主來的時候,要作為最後賞罰的依據,極其公平,絕無偏袒。
傳道書12:14告訴我們:「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12:14)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作一件小惡算不得什麼,作一件小善也無足輕重,然而每一件都有它的效果,將來我們在永恆的國度中,是獲得榮耀的獎賞,還是遭受公義的審判,都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遵行神的話有多少就有多少賞賜,違背神的話有多少就有多少的懲罰;我們愛主有多少就有多少的賞賜,愛世界有多少就有多少的受罰。而「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弗1:4)祂已經在基督里為我們預備了永恆的救恩﹐為我們預備了天上羔羊的婚筵﹐為我們預備了地上千禧年國度﹐為我們預備了永恆的聖城新耶路撒冷﹐為我們預備了「公義的冠冕」﹐「生命的冠冕」﹐「榮耀冠冕」。主耶穌多麼盼望我們能夠享受祂已經為我們所預備一切豐盛的恩典。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抉擇是什麼?我們要得獎賞還是要受責罰?究竟我們所要的是什麼?但使徒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他又說:「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后 4:8)我們將來所要得的獎賞,不是地上的獎賞,乃是神從上面召我們來得的,可是許多信徒卻不看重「得獎賞」,但神卻看為這是一件上好的事,所以召我們去得。我們雖然不能像保羅一樣,也受主那麼重的託付,也給主那麼多的使用,但我們若是一心「愛慕」主的「顯現」,一直以主最終完滿的彰顯為標竿而行走在其中,就也能和保羅一樣領受主那「公義的冠冕」。
接著主耶穌就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終」。這「我是」是很重要的信息,無論世界怎樣敗壞,「我是」不變的,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是永不改變的,祂是唯一真神,祂計劃一切,審判一切,不遵守祂命令的,必會受罰,必不能逃罪。主說:「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表明耶穌基督是本書預言的啟示者,也是預言的成就者,凡祂所預言的,祂必定會成就。無論是起初或最終,整個歷史都在主的掌管中,人類的歷史都根據神的法則運行,所以賞罰在於主法則里定下的界線,各人所行根據神的法則判斷賞罰,因此主說:「賞罰在我」。而「我必快來!」是主解決罪惡、施賞罰的行動。主耶穌必定很快再來,可是今天有很多人不相信,不相信主會再來,也不相信耶穌很快再來。甚至有些信徒認為只要得救就好了,行善不行善問題不大,但是你要知道,主必會過問你信主之後的行為,並且「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我們是因信稱義,而不是靠行為得救,但如果我們信主后,沒有好的行為,必要受到主審判后的報應。報應對世人固然重要,對信徒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輕忽報應這個重要的真理。將來我們在永恆的國度中,是獲得榮耀的獎賞,還是遭受公義的懲罰,都與我們今天所行的息息相關。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預備好迎接主耶穌再來,還要謹記主的話:「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並且也能像使徒保羅完成使命以後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