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
讀經「箴23: 1-21」「你若與官長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在箴言第二十三章的這段經文中,智者首先說:「你若與官長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你若是貪食的,就當拿刀放在喉嚨上。不可貪戀他的美食,因為是哄人的食物」。智者勸告人在官長面前吃喝時,「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不可貪戀他的美食,若貪食,「就當拿刀放在喉嚨上」,就是要人約束自己。「因為是哄人的食物」,意即官長請客,外表上非常客氣,但他內里是另有企圖,別有用心,因此你吃的時候要小心,來者可能不善。今天我們與上級吃飯時,要知道上級是誰,也要知道他是真心請吃飯,還是放上「哄人的食物」,背後另有目的?許許多多的弊端就在飲食酒肉之間產生。因此箴言嚴厲警告我們,不可貪戀別人的美食,因為是「哄人的食物」。你若是貪食,「就當拿刀放在喉嚨上」,不要吃了,我們要勝過貪食!「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上則箴言論及貪食,這一則是論貪財。「勞碌求富」,並「休仗自己的聰明」,就會使人身心疲乏、與神疏遠。你若「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它會很快的消失。智慧人將它定位為「虛無的」,會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保羅稱為「無定的錢財」,不值得貪愛也不能成為倚靠(提前6:17)。人若不覬覦錢財,而是「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22:4)。因此一門心思「勞碌求富」的人,就是賺到了財富,也不能享受。所以我們要有知足的心,過知足常樂的生活(腓4:10-13)。
「不要吃惡眼人的飯,也不要貪他的美味。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他雖對你說:「請吃,請喝」,他的心卻與你相背。你所吃的那點食物必吐出來,你所說的甘美言語也必落空」。這裡的「惡眼人」,是指吝嗇的人,也即守財奴。一個吝嗇的人「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所以他請客,口裡說得再好聽:「請吃,請喝」,而「他的心卻與你相背」,就是心裡捨不得,你每吃一口菜,他都會覺得心如刀割。因此你若「吃惡眼人的飯、貪他的美味」,最後「你所吃的那點食物必吐出來;你所說的甘美言語也必落空」。所以我們要會觀察人。「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表明我們在說話之前,應當先對人有一個屬靈的評估,然後才能說出合宜的話。因愚昧人無法理解智慧人的智慧,所以和愚昧人認真談論智慧只是白費時間,「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因此智慧人只需要指出他的愚昧,「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26:5)。今天我們若在還沒被聖靈開啟的愚昧人身上浪費太多時間,其實是倚靠自己,而不是「依靠耶和華」。智慧人若不能節制地使用智慧,也是一種愚昧。「不可挪移古時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兒的田地。因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他必向你為他們辨屈」。「挪移古時的地界」和「侵入孤兒的田地」一樣,都是指挪移鄰舍的地界、侵害別人的產業。因此智者在此特彆強調「因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祂必向你為他們辨屈。」神必會為他們辯護,替他們伸冤。「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智者在此勸勉人「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因此對智慧人的教導,人應有一顆謙卑受教的心,傾耳細聽益智之言。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用杖打他」,意思是「管教孩童」。「他必不至於死」,指正常的管教並不會責打過度,也不會讓孩子「失了志氣」(西3:31),反而能「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由此可知,孩子若不管教,結局必然滅亡。因此作父母的要倚靠神的智慧「管教孩童」,盡自己的本分「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申6:7),與神同工、把結果交託給神。這樣「管教孩童」的動機是愛心,目的是讓孩子能「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22:4)。如果「用杖打他」只是為了宣洩怒氣,對「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沒有益處,就成了「惹兒女的氣」,起不到管教的作用。「我兒,你心若存智慧,我的心也甚歡喜,你的嘴若說正直話,我的心腸也必快樂」。這裡智者告訴兒子:「你心若存智慧,我的心也甚歡喜」。而父母最有智慧的正面引導,就是讓孩子討神喜悅,他們「心若存智慧」、「嘴若說正直話」,就能讓神歡喜,也能讓父母快樂。老約翰說:「有弟兄來證明你心裡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樂。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約叄3-4)
「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終日敬畏耶和華,因為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至斷絕」。「不要嫉妒罪人」,就是不要因罪人眼前的興旺而眼紅,而是要「終日敬畏耶和華」,因為敬畏神的人「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至斷絕」 。因此我們不必「嫉妒罪人」,「嫉妒惡人」(24:1),而是要在靈里「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詩73:17)。並要相信神管理一切,敬畏神的人「至終必有善報」。「我兒,你當聽,當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好飲酒的,好吃肉的,不要與他們來往。因為好酒貪食的,必致貧窮,好睡覺的,必穿破爛衣服」。這裡智慧人教導兒女:「你當聽,當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這樣他就不會誤交損友、偏離正道。「好飲酒的,好吃肉的」,代表生活放蕩的人。而一個壞朋友的影響是很大的,人若與生活放蕩的人來往,很容易跟隨他們揮霍懶惰,使自己「必至貧窮」、「必穿破爛衣服」,所以不要與「好飲酒的,好吃肉的」人來往。人生最重要的智慧,就是敬畏耶和華、不交壞朋友。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敬畏神,要心存智慧,謹慎自己的生活,不要濫交朋友!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