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18: 1-24」「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愿,並惱恨一切真智慧……」。在箴言第十八章中,所羅門的箴言首先說:「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愿」。「與眾寡合的」人,就是孤僻的人,他只顧自己的心愿,以自我為中心,堅持己見,「並惱恨一切真智慧」,因為「真智慧」會證明他的愚昧。「愚昧人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愚昧人的本性不喜歡明智,所以既不能聆聽別人的意見或需要,只喜歡高談闊論,表露自己。結果在他的話語中,讓人看出他的愚昧。越是無知的人,就越容易自命不凡。「惡人來,藐視隨來;羞恥到,辱罵同到」。當惡人的詭計被人揭穿的時候,就會被人藐視,他所到之處必定帶來辱罵與羞恥。「人口中的言語如同深水,智慧的泉源好像涌流的河水」。「人口中的言語如同深水」,形容愚昧人的言語隱晦,貌似深不可測,其實對人毫無裨益。而智慧人在該說話的時候,他的話語就像「涌流的河水」,所以對人有莫大的裨益。「瞻徇惡人的情面,偏斷義人的案件,都為不善」。這是勸告審判官要公正行事,不可瞻徇惡人的情面,就是袒護惡人。也不可「偏斷義人的案件」,就是冤枉好人、違反正義、屈枉無辜。因為這些「都為不善」。「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愚昧人喜愛開口,並且說了不該說的話,因而「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愚昧人因他胡言亂語激化矛盾,給家庭和社會都會帶來紛爭,所以「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傳舌人的言語」,是搬弄是非的閑話,也是一種毀謗人的流言,而有些人聽了「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人若愛聽「傳舌人的話語」,也顯露了自己內心的敗壞。因為有什麼樣的內心,就愛聽什麼樣的話語:「行惡的,留心聽奸詐之言;說謊的,側耳聽邪惡之語」(17:4)。
「作工懈怠的,與浪費人為弟兄」。「作工懈怠的」,就是懶惰不肯作工的人。「浪費人」,的意思是指破壞者,而不是浪費時間的人。有工作在手上拖延不做,等於破壞工作。所以懶惰不作工之人與破壞之人乃是難兄難弟。「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耶和華的名」,代表神自己。智慧人是憑信心把看不見的神當作自己的「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裡外都得平安。「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在他心想,猶如高牆」。富足人「心想」他的財富「是他的堅城」,「猶如高牆」,能夠保護自己。財富的確能使人得到許多利益,但錢財絕不能保護自己,因為「當耶和華髮怒的日子,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不能使心裡知足,也不能使肚腹飽滿,因為這金銀作了他們罪孽的絆腳石。」(結7:19)「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這裡的意思是,「驕傲」所帶來的結果是敗壞,而「謙卑」的結局是尊榮。驕傲與謙卑是處事為人的兩種不同態度,因著態度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不同,其人生的結局當然也會是完全不同。「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未曾聽完先回答的」就是驕傲人,他們心中只想著怎樣顯擺自己,結果顯露的都是「他的愚昧和羞辱」。「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一個健康的心靈,即使有疾病,心也能忍耐。但憂傷的心靈卻會加重病情,所以「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聰明人的心得知識,智慧人的耳求知識」。因聰明人有一顆受教的心,他的心就「得知識」。因智慧人有一個受教的耳朵,他就會謙卑聆聽別人的指教,所以他的耳「求知識」,這種「知識」可以使人的心靈喜悅。
「人的禮物為他開路,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送「禮物」可以為人開路,但好壞全看動機。送禮可以是出乎愛心與尊敬,也可以是一種賄賂(17:8)。這裡的「禮物」,可以理解成對「高位的人」,尊敬與善意。「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這是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只聽一面之詞。但等「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所以在作出判斷之前先聆聽雙方的陳述,不能只聽一面之詞。若是先聽誰訴苦、就為誰流淚,結果就會輕易下結論。「掣籤能止息爭競,也能解散強勝的人」。人與人間引起的「爭競」,要「止息」則甚難,而「掣籤」卻能「止息爭競」,甚至「也能解散強勝的人」,就是敵意甚強的雙方。舊約時代,當以色列人遇到重大事件,或不能靠人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會掣籤。因為他們相信神掌管「掣籤」,「簽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16:33)「弟兄結怨,勸他和好,比取堅固城還難,這樣的爭競,如同堅寨的門閂」。弟兄之間「結怨」,通常是涉及各人的利益,各有各的理,所以「勸他和好,比取堅固城還難」,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這樣的爭競,如同堅寨的門閂」,就是兄弟之間無通融和好的餘地了。但信徒之間是不求自己的好處,只求弟兄的益處,因為這是神所喜悅的。
「人口中所結的果子,必充滿肚腹;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飽足」。人所說的話會影響別人,也影響自己,所以人須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並擔當後果。「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飽足」,表明人說什麼話,是因為自己就愛聽什麼。智慧人愛聽善言,所以說善言能使自己滿足。愚昧人愛聽惡語,所以「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它的,必吃它所結的果子」。人的話語能使他保命,也可使他喪生。喜愛說智慧話語的,就能品嘗生命的果子。喜愛說愚昧話語的,必吃死亡的果子。「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因為賢慧的妻子,會殷勤治理家務,並且相夫教子,又使家人豐衣足食,使丈夫一生蒙福,實在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貧窮人說哀求的話,富足人用威嚇的話回答」。「富足人朋友最多」(14:20),因為許多人都想從「富足人」那裡得到幫助。但是,當這些人真正遇到難處的時候,卻發現「貧窮人說哀求的話;富足人用威嚇的話回答」。因此人不可把「富足」,當作是否值得結交的標準。如果你想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結交,可以先請他幫一個忙,一次需要付出代價的經歷,對一個人的了解,可以勝過一年的空談。「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人若「濫交朋友」,很容易被惡人引誘,結果就「自取敗壞」。因此信徒擇友必須遵循三大標準:說話誠實(17:7)、堅持原則(17:8)、寬容厚道(17:9),這樣才能「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彼此扶持、同行天路。而主耶穌已經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約15:15)、最親的「弟兄」(來2:11)。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愛主,要並遵祂而行,這樣我們就真是祂的朋友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