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街市上呼喊>
讀經「箴1: 20-33」「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寬闊處發聲,在熱鬧街頭喊叫,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在箴言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我們首先看到「智慧」以擬人化的樣式出現,在第八章中,「智慧」也顯出被人格化為一位女先知,她以迫切的心走遍大街小巷,呼籲人們要悔改。從「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寬闊處發聲,在熱鬧街頭喊叫,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可見,「智慧」是可以「喊叫」的,是可以發出「言語」的。「智慧」在每一個公開的、人聚集的、人多的場合發聲、喊叫,這也說明「智慧」就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所以沒有人借口說聽不見「智慧」說的話。所以智慧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褻慢人喜歡褻慢,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你們當因我的責備迴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這「愚昧人」,是指心性遲鈍,沒有辨識真理的智慧和能力,容易被矇蔽欺騙的人。「褻慢人」,是指不尊重人、驕傲自大、說話自私狂妄、自以為是的人。「愚頑人」,是指個性頑固、思想封閉,不肯接受或學習新的知識的人。但「智慧」向「愚昧人」呼喊,也向「愚頑人」發聲,更向「褻慢人」勸告,可是這些人都不肯聽從,也不理會。但「智慧」還是大聲責備:你們在這種墮落的生活,要到幾時呢?就是要他們當趁著神還給機會,還是寬容的時候,要立刻悔改聽從神智慧的話語,這是唯一的活路。因為神要將祂的靈澆灌在他們的生命里,神還要將祂的話指示他們。
可是智慧說:「我呼喚,你們不肯聽從;我伸手,無人理會。反輕棄我一切的勸誡,不肯受我的責備。」因人心被罪惡捆綁纏繞住了,良心也被蒙蔽迷惑,此時分辨不出是非善惡,也聽不進任何勸戒、責備的話。「一切的勸誡」,表示長時間的勸誡,把應該說的話都毫不藏私的講出來了,然而這些人還是不聽從「智慧」的責備。若他們「輕棄」神一切的勸戒,不肯受祂的責備。智慧說:「你們遭災難,我就發笑;驚恐臨到你們,我必嗤笑…。」當人走自己的路時,開始很自由,而越走就越狹窄險峻,當遇到自己無法勝過的災難,就嘗到無可依靠的恐懼驚慌。人生的路必須自己走,旁人只能建議、勸誡,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自己。「我就發笑」,智慧的發笑並非冷血無情;而是很無奈地傷痛,為什麼這些人不肯聽勸,非得等到大難臨頭,才知道自己所選擇的是愚昧錯誤的。「驚恐臨到你們,好像狂風,災難來到,如同暴風,急難痛苦臨到你們身上。那時,你們必呼求我,我卻不答應,懇切地尋找我,卻尋不見」。「驚恐」像「狂風」,「災難」如「暴風」,都是在人毫無警惕的時候來到。因為在人世間有許多的災難和風暴,不是人的智慧能力所能預期。所以當災難臨到時,驚恐害怕的痛苦,讓人再一次看到自己的愚拙。若人還是不悔改,到遭災難、驚恐臨到的時候,呼求「智慧」是得不到回應的,儘管懇切的尋找,因為只是想避禍而已,不是真的尋求「智慧」,神就叫他們尋不見。
「因為你們恨惡知識,不喜愛敬畏耶和華,不聽我的勸戒,藐視我一切的責備」。為什麼「智慧」對人在急難中的尋求,故意讓人尋不見呢?這裡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你們恨惡知識,不喜愛敬畏耶和華,」神願意一再的給人機會,然而當人並不是真心悔悟,表面迫切尋找,其實是恨惡知識、不敬畏耶和華,只是想利用神的恩典。而真正的悔改人,就是一聽到呼喚勸誡時,立刻就悔改,而不是因為害怕災難痛苦或逃避刑罰。然而當人一再輕忽藐視,不聽勸誡責備之時,就「必吃自結的果子,充滿自設的計謀。愚昧人背道,必殺己身;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不聽勸誡責備的人,必吃自結的果子,陷入自設的計謀中。因智慧是從神而來的,拒絕智慧就是「不喜愛敬畏耶和華」,所以「必殺己身、必害己命」。而聽從智慧就是順服神,所以可以活在神的祝福中:「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而神知道我們的光景,早就預備了救恩給我們,今天我們在「街市上」,也可以聽見主的話:「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為此,願每一個人都要聽從主的話,悔改信福音,這樣我們就能活在神的祝福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