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的箴言>
讀經「箴1: 1-19」「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在箴言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首先說到:「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這裡講到本書第一部分的作者及標題。所羅門王以智慧聞名當日世界,列王紀上4:29-30說:「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因所羅門得著從神而來的智慧,所以他能寫下這樣的箴言:「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箴言中所說的「智慧」,並不是人的學問智力、權謀策略,而是敬畏神的人在生活中作出明智選擇的生命之道。這種智慧並不是讓人更成功、更富有,而是讓人得著更豐盛的生命。「訓誨」通常是口頭上的責備,或是用杖管教。人要明白神的心意,願意活在真理里,就要有智慧的生活。「使人曉得」指人領受了真理之後,讓真理進入生命裡面,成為生活的指引和幫助。「通達的言語」是指,當我們缺乏分辨力,不知道哪一種真正讓我們通達,但《箴言》可以幫助我們分辨,也「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領受智慧」意思是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要有智慧,懂得慎思明辨,需謹慎地反問自己,是否符合「仁義、公平、正直」的三大原則。今日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處事方法,基督徒生命的價值觀與生活的指南就是聖經:從「仁義」方面而言,就是說要有神的心腸、願意以神的愛去款待人。 從「公平」方面而言,就是說待人要公正公道,將別人應有的歸給他。從「正直」方面而言,就是言行舉止正正直直,不欺騙,決不自欺欺人。
「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這裡所說的是內在生命的成熟,能夠讀懂箴言。「使愚人靈明」,這裡的「愚人」是指思想很單純,容易被欺騙的人。這樣的人必須要到神面前學習智慧,好做一個精明靈巧的人。 「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這裡的少年人不是指十幾歲尚未成年的青少年,而是指20-40歲的青壯年。他們人生的閱歷也是不夠成熟,所擁有的知識大都是從書本而來的死學問,還未真實體驗生命的艱難磨練,這些人同樣要到神面前學習智慧,好在成長中學到活知識和真謀略。「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智慧人」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懂得謙卑,所以當他聽見「智慧和訓誨」,就會不斷追求,不斷成長。「聰明人」是指懂世故的人,他們機伶精巧。當這些聰明人懂得自己的有限和不足,願意在神的話語上學習成長,就會成為對人很有幫助的智慧謀士。但如果他們不肯按照神真理來行的話,依靠自己的小聰明,很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步上岐路,產生極大的危險。「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譬喻」是指那些比較難懂的話語,需要有人解釋才能夠明白,因箴言有的是簡單明白容易懂,也有的講得很深奧,讓人難以猜透其中涵義。「謎語」指寓言、比喻。箴言中的智慧,對我們的人生產生莫大的影響,因此每一個人只要肯熱心追求學習,一生必受用無窮。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人要有「知識」,就要「敬畏耶和華」。「開端」意思是「開始」。一個懂得「敬畏耶和華」的人,必是心存謙卑的人,因他深知自己的不足,於是渴慕去認識那位至高神,因此承認宇宙中有一位創造者,並曉得要敬畏祂,這是所有追求真理「知識」的開端。否認神的「愚妄人」自傲自滿,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反而是自暴無知。「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或作「指教」),因為這要作你頭上的華冠,你項上的金鏈」。「離棄」即拒絕。「法則」即教訓或指示。「父親的訓誨」要聽,「母親的法則」也不可棄,因為他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來教導子女有關生命中需要學習的各種功課。所以父母的訓誨和法則,不但是一種保護,更會為聽命的兒女帶來榮耀、尊貴和。年輕人如果願意好好聽從父母的指教,他們的教導會培養年輕人高尚尊貴的性格,像一頂「華冠」,更加俊美,像一條「項上的金鏈」倍增華貴。「我兒,惡人若引誘你,你不可隨從。他們若說:『你與我們同去,我們要埋伏流人之血,要蹲伏害無罪之人。我們好像陰間,把他們活活吞下;他們如同下坑的人,被我們囫圇吞了。我們必得各樣寶物,將所擄來的裝滿房屋。你與我們大家同分,我們共用一個囊袋。』」這裡作父母的告誡兒女,在一個充斥試探誘惑的罪惡時代,他們要心意堅定,千萬不可陷入罪的誘惑中,跟著惡人去作惡。 但他們首先要有識人的智慧,不要與行事邪惡的人交朋友,還要察覺朋友要你做這事真正的動機和目的。「蹲伏」是指靜靜地埋伏等候在黑暗處,不讓人察覺,這是要作惡者最常用的方式。「流人之血」、「害無罪之人」這是非常的惡毒。年輕人要有辦識人和人言語的智慧,才不會輕易受迷惑,隨眾一起跟著陷入罪的網羅中。
「我們好像陰間」,這是權勢的誘惑。「陰間」象徵黑暗權勢,好像一個無底的黑洞,可以把人整個吞下去。年輕人須提防這種惡人,免得受到影響。「我們必得必得各樣寶物…」,這是財物的誘惑。罪的根源,來自人的貪婪慾望,引誘人往罪惡的陷阱跳下去。因此要小心,不要被貪財迷惑你的眼睛。「你與我們大家同分…」,這對於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很有吸引力。但真智慧會意識到:今天和自己一起合夥害人的人,明天也會和別人一起合夥害己,隨伙作惡必然是害人害己。「我兒,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禁止你腳走他們的路。因為他們的腳奔跑行惡,他們急速流人的血,好像飛鳥,網羅設在眼前仍不躲避。這些人埋伏,是為自流己血,蹲伏,是為自害己命。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這裡作父母的警告兒女,不要與惡人同行一道,也要禁止自己的腳走他們的路,「因為他們的腳奔跑行惡,他們急速流人的血」。「奔跑行惡」,就是故意去做惡,「急速流人血」,這是不尊重別人的生命。這都是嚴重得罪神的行為,神必追討這些罪。今日的年輕人必須學習很重要的一項功課就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生命。「飛鳥」因為心裡急著要尋找食物,眼睛根本看不見網羅,所以「仍不躲避」。同樣人在犯罪時,心眼好像都瞎掉了,完全看不見前面的道路,結果就掉進網羅里。惡人埋伏,原是想害人流人的血,誰知反而害了自己,自流己血。他們蹲伏,原是為謀奪人的性命,誰知把自己的命都丟了。「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在人生中很難勝過的是財富的誘惑。但我們一定要知道,貪財是萬惡之根,貪戀之心會害死人,因「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而今天在十個罪犯中,有四個是年青人。這些年青人大都是因無知被惡人的花言巧語引誘去犯罪。而絕大部分的犯罪,不是毒品就是詐騙,這些都跟錢財有關。我們若不讓孩子成為「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就要教導他們敬畏神,因為「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這是對所有的人說的。為此,願我們都要敬畏神,這樣我們就能得到智慧和知識!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