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啟3: 1-6>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12-1 06: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啟3: 1-6」「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在啟示錄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吩咐祂的僕人約翰:「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撒狄」在推雅推喇城的南邊,在士每拿城的正東,是古代的著名城市,商業發達、經濟繁榮,所以財富來得容易。因為富裕就變得驕傲與放縱,這些世俗化的現象也滲透到教會之中。對撒狄教會而言,主的自稱是:「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神的七靈」就是指聖靈,這「七靈」,是指聖靈有完全的能力。「七星」是指眾教會的使者(1:20),是傳遞信息的人,也就是教會的領袖。所以主「有神的七靈和七星」,表明祂是全能的神,是教會的主。「我知道你的行為」,主耶穌向每個教會都強調「我知道你」,因主是我們的大牧者,祂知道每個人的心思言行、也了解每個教會的難處壓力。因此我們在任何環境和難處中都可以信靠祂,隨時隨地都應當注意在主面前行事為人。「你的行為」是指教會整體在主面前的屬靈光景。論到撒狄教會的光景,主耶穌講了非常嚴厲的話:「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撒狄教會雖然是處境最好的教會,沒有其他教會所面臨的壓力、逼迫和試探,但他們也沒有屬靈生命的表現。他們好像是「活的」,其實已經是「死的」。這說明撒狄教會名義上是稱為基督的教會,信徒稱為基督徒。甚至在外表上,他們有禮拜、有唱詩等等。 然而主卻看他們是「死的」,是沒有生命見證,沒有生命力的。

撒狄教會是七個教會中,受主最嚴厲責備的教會,而且主對此教會沒有稱讚的話,因為他們是名存實亡的教會。撒狄教會的問題不是來自外在的逼迫,或是異端的攪擾,而是因為安逸而懶散,導致了靈性的鬆懈軟弱。因此主說:「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原文是死)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你要警醒」,這個警告對於撒狄教會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靈性怠惰也會葬送屬靈的生命,所以撒狄教會應當醒悟到自己的危險光景。雖然撒狄教會還有一線希望,但這希望是「將要衰微的」,說明了撒狄教會將要衰微至死。這個教會既沒有興趣為真理爭辯,與世俗並無分別,所以假先知、猶太人和羅馬人都懶得碰他們,所以他們生活毫無壓力。今天也有不少這樣的教會,也許講起道來四平八穩、社會名聲很好,信徒也很安逸。但主說:「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這是相當嚴厲的話,一旦教會墮落至此,何等可悲可憐!

對這樣一間教會,主耶穌還是沒有放棄,還是給以機會,主勸勉他們說:「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回想」是一個很好的功課,借著「回想」自己從前是「怎樣領受」福音和真理,怎樣悔罪和蒙恩的心境,並且將所聽見福音持續地遵守,現在就要立刻「悔改」,活出基督的生命。主又警告他們說:「若不警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因為主什麼時候再來,人無法知道。主不將祂再來的時刻告訴我們,就是希望我們要警醒,隨時準備好。主兩次強調:「你要警醒」,「若不警醒…」,因為對於這樣的教會,唯一的希望就是「警醒」。而「警醒」的方法,就是不斷向自己宣講起初「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福音。
「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在撒狄」,意指在撒狄教會中。「還有幾名」,意指在教會中還有一班人是不與教會整體的情況同流合污的。「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指分別為聖、未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信徒。而撒狄教會「幾名」分別為聖的信徒,他們真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膽量才能如此站立得住。所以主就應許「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白衣」指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就是聖徒的所行的義(19:8)。「與我同行」指與基督一同誇勝(7:9),他們實在是「配得」的。

「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凡得勝的」,就是對主忠心的信徒。「這樣穿白衣」,意指他們在將來會因自己今天的義行,而被主承認得以穿上白衣,見證他們光明潔白的光景。「生命冊」,指「羔羊生命冊」(13:8)。凡是「得勝的」,主「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我父」指父神。「我父眾使者」指眾天使。「認他的名」指承認得勝者的身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就是主耶穌向眾教會所說的話。主耶穌向七教會所說的話,既針對每個教會的特點,也對針對歷世歷代所有的教會。主耶穌對七教會的稱讚、責備和要求,都是祂對眾教會的心意,也是祂對每個信徒的要求。「凡有耳的,就應當聽」(6節),表明許多人有耳卻聽不見,這句話在每封信中都出現。主耶穌傳福音時也常常這樣提醒人。但主耶穌說「有耳可聽的」(太11:15),這是向著眾人說的。而這七封信中的「耳」卻是聖靈對歷世歷代每個信徒的個別提醒。為此,願我們有耳的都要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要成為得勝者,這樣將來我們必能得著主賜給得勝者的寶貴應許,我們要穿白衣與主同行,主也不從生命冊上塗抹我們的名,且要天父面前,和神的眾使者面前認我們的名,感謝讚美主!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