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詩篇124-125>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11-2 06: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詩篇124-125」「(大衛上行之詩。)以色列人要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詩篇第一百二十四篇是大衛的上行之詩,詩人大衛來到神的殿,和以色列民一起在神面前敬拜,此時他們回顧耶和華過往怎樣在危難時幫助他們,就深切的感恩。而大衛把他裡面的感覺放在「以色列人」的口中說:「以色列人要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地吞了。」這裡大衛用連續說兩次「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來數算神的恩典和憐憫。上行之人回顧自己在危難中,不斷地蒙神幫助的經歷,再仰望「坐在天上的主」(123:1),大衛就呼籲以色列人要記得神的大恩,要向神感恩。因為若不是耶和華幫助他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地吞了。」這表示仇敵迅捷而猛烈的氣勢。而列國發怒把他們毀滅,可以應用於以色列歷史中的不同時期,如果沒有神的幫助,後果會很嚴重,並且是不堪設想的。「那時,波濤必漫過我們,河水必淹沒我們,狂傲的水必淹沒我們」。這裡大衛又用「「狂傲的水」,「必淹沒我們」比喻仇敵的氣勢,如果沒有神的幫助,惡人就會毀滅他們。世界罪惡的洪流,就像洪水猛獸一樣衝擊屬神的人,叫人不易抵擋。若沒有神的幫助,就會被擊倒,被淹沒。

但因神的幫助使他們沒有被「吞吃」,因此大衛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祂沒有把我們當野食交給他們吞吃(原文是牙齒)。我們好像雀鳥,從捕鳥人的網羅里逃脫;網羅破裂,我們逃脫了。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大衛要稱頌耶和華,因祂沒有丟棄他們,反而使他們得以逃脫。這裡大衛把敵人的奸計比作野獸的「牙齒」和「捕鳥人的網羅」。他們沒有被吞滅,因為神不會把他們交給敵人吞吃。他們在敵人環伺之下,還能站立,還能存活到如今,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被吞吃。他們就像落在網羅里的雀鳥並沒有辦法自己逃脫,唯有神的幫助,才能使「網羅破裂」。最後大衛說:「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這是他們在經歷了神的幫助之後,所得到的結論。他們之所以能夠脫離那樣的險境,都是因為他們依靠這位造天地的神,倚靠祂寶貴的聖名!

詩篇第一百二十五篇是:「(上行之詩。)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在這一首上行之詩中,朝聖者看見了錫安山,就追憶神的幫助,於是詩人宣告說:「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他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在這裡詩人述說倚靠神的人,就像錫安山那樣穩固,永不動搖。而「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不是形容耶路撒冷被高舉,而是比喻被保護。所以詩人說「眾山怎樣圍繞著耶路撒冷」,保護著這座城市,神的慈愛也像眾山一樣圍繞著祂的百姓,並且保守他們,從今時直到永遠。這是何等美妙的比喻,也是耶和華神對忠心倚靠祂的人的寶貴應許!詩人繼續說:「惡人的杖不常落在義人的分上,免得義人伸手作惡。」這是說神的子民不會永遠受惡人的轄制,免得他們因為不知道什麼是應當做的正確行動,而落在邪惡的權勢中。這裡「惡人的杖」指惡人的權柄,包括外邦君王的勢力。「義人的分」,指義人的產業,包括舊約百姓的應許之地,也包括他們所持守的信心。但「惡人的杖」也在神的管理之下,神為了保守自己的子民「永不動搖」,一定會限制惡人的作為,「免得義人伸手作惡」。

然後詩人向神祈求:「耶和華啊,求禰善待那些為善和心裡正直的人。至於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耶和華必使他和作惡的人一同出去受刑。願平安歸於以色列!」在此詩人求神善待那些一心為善、心裡正直的人,就是那些堅定倚靠神的人。同時懲罰選民中那些「偏行彎曲道路的人」,就是那些遠離神、偏離神正道的人,使他們「和作惡的人一同出去」,承受神的懲罰!最後詩人說:「願平安歸於以色列」,就是歸於倚靠神、蒙神圍繞、蒙神保護的義人。今天我們在走天路時,也同樣會遭遇到來自惡人的攻擊或是一些難處。但是我們有神圍繞我們、保護我們。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堅定的倚靠神,這樣我們就能經歷在祂裡面的永不動搖,更能得著祂所賞賜給我們那永遠的平安!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1: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