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詩114-115篇>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10-5 06: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詩114-115篇」「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詩篇第一百十四篇是一首讚美詩,讚美神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進迦南,詩人追憶當年神施行的拯救,頌讚神的大能。雖然全篇詩沒有一句:「你們要讚美神」,但卻充滿了對神的讚美和頌讚,因這一切的奇事都是神親手所作成的。在這首讚美詩里,詩人首先講到神如何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那時,猶大為主的聖所,以色列為祂所治理的國度。」詩人在此回顧神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展示的大能,祂帶領「以色列出了埃及」,使「雅各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說異言之民」,是指埃及人。當百姓還在埃及為奴的時候,並不能拯救自己,神也不能住在他們中間。只有神主動施行神跡奇事,領「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歸在祂的名下(出19:4),神才能住在他們中間,使猶大成為「主的聖所」,神又使以色列成為「祂所治理的國度」。而以色列人從低微的奴僕一躍而成為神的國度,屬神的子民,這是何等的提升!所以詩人不禁要用最美麗、生動的語言來稱頌神,並且不住地提醒百姓。「滄海看見就奔逃;約旦河也倒流。大山踴躍,如公羊;小山跳舞,如羊羔。」這裡詩人描寫出埃及、進迦南時的神跡奇事。他用擬人法描繪受造之物似乎有了生命,在神的榮耀面前歡欣鼓舞。「滄海看見就奔逃」,指神領百姓出埃及時,使紅海分開(出14:21)。「約旦河也倒流」,指神領百姓進迦南時,使約旦河斷流(書3:15-16)。這兩個神跡分別代表曠野飄流四十年的開頭和結尾。「大山踴躍」、「小山跳舞」,形容神降臨西奈山時,「遍山大大地震動」。(出19:18)

「滄海啊,你為何奔逃?約旦哪,你為何倒流?大山哪,你為何踴躍,如公羊?小山哪,你為何跳舞,如羊羔?」這裡詩人用質問「滄海」和「大山」,來提醒百姓思想,神跡奇事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緊接著詩人回答說:「大地啊,你因見主的面,就是雅各神的面,便要震動。祂叫磐石變為水池,叫堅石變為泉源。」
這裡詩人指出:神跡奇事背後的唯一原因是神,是神向「大地」顯現而引起的震撼。神一出現,軟弱而倚靠祂的人便蒙拯救。「磐石變為水池、堅石變為泉源」,指神在利非訂和加低斯兩次叫磐石出水(出17:5;民20:8),供應發怨言的百姓。這兩個神跡表面上解決了水的問題,但目的並不是為了人的需要,而是為了讓人更認識神。以色列人的歷史向我們見證神有無比的威榮,只要祂定意,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祂是以色列人的神,也是我們的神。祂為以色列人所成就的,也必能為我們成就,因為祂是不改變的。我們就要讚美稱頌神!

詩篇第一百十五篇詩人說:「耶和華啊,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禰的慈愛和誠實歸在禰的名下……。」本詩是一首讚美神的信實和慈愛的詩,這是在以色列民被擄歸回重建聖殿時寫的。所以詩人首先將榮耀歸給神:「耶和華啊,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你的慈愛和誠實歸在你的名下。」詩人用重複的加強語氣,表達他從內心承認,因著神的慈愛與誠實,所有的榮耀都當歸給祂,不當歸給我們這些受造之人。「禰的慈愛」,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聖約的「不變的愛」。「誠實」,意思是「堅固、確實、可靠」。以色列民回歸不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或能力,而是因為神信實守約的「慈愛和誠實」。「為何容外邦人說:他們的神在哪裡呢?然而,我們的神在天上,都隨自己的意旨行事。」當以色列民被擄回歸后,當時應許之地已經淪為波斯帝國的行省,周圍的外邦人以自己的偶像誇口,恥笑「他們的神在哪裡呢?」但詩人因對神有堅定的信心,便宣告說:「我們的神在天上,都隨自己的意旨行事。」以色列的神在天上掌權,超越一切反對的勢力,儘管遭到世人的恥笑,祂的寶座永不動搖,祂的旨意永不改變!「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有鼻卻不能聞,有手卻不能摸,有腳卻不能走,有喉嚨也不能出聲。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外邦人恥笑「他們的神在哪裡呢?」因為他們把看得見的偶像當作神,把人手所造的當作神。但他們所造的偶像完全無用,雖然有口、眼、耳、鼻、手、腳和喉嚨,但是它們卻不能言、看、聽、聞、摸、走和講話。那些製造偶像和倚靠它的人必和它一樣,在耶和華神面前毫無能力。人若拜偶像,也會漸漸變成偶像的樣子,結果和偶像一樣污穢、愚昧、無能、虛幻,最終同歸滅亡。

因此詩人說:「以色列啊,你要倚靠耶和華!祂是你的幫助和你的盾牌。亞倫家啊,你們要倚靠耶和華!祂是你們的幫助和你們的盾牌。你們敬畏耶和華的,要倚靠耶和華!祂是你們的幫助和你們的盾牌。」詩人在此三次呼籲百姓「倚靠耶和華」,三次宣告神是「你們的幫助和你們的盾牌」。因為他知道的神不但高高在天,「隨自己的意旨行事」,祂也是他們倚靠的神,在祂的「幫助」和「盾牌」中能找到穩妥和平安。「以色列」指神的百姓,「亞倫家」指神的祭司(出29:9),「敬畏耶和華的」,包括所有敬畏神的人。「耶和華向來眷念我們;祂還要賜福給我們:要賜福給以色列的家,賜福給亞倫的家。凡敬畏耶和華的,無論大小,主必賜福給他。願耶和華叫你們和你們的子孫日見加增。你們蒙了造天地之耶和華的福!」詩人在此宣告神要「賜福」給三種人:神的百姓「以色列的家」、神的祭司「亞倫的家」、「凡敬畏耶和華的」的人。神不但是值得人倚靠的神,更是定意賜福人的神。神是信實守約的神,所以祂的百姓是永遠蒙福的群體,即使在被擄的失敗和羞辱中,神仍然「眷念」他們、「要賜福」給他們。最後詩人說:「天,是耶和華的天;地,祂卻給了世人。死人不能讚美耶和華;下到寂靜中的也都不能。但我們要稱頌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人在本詩結束時要讚美耶和華,因祂擁有至高的諸天,而將地給了世人。既然「死人不能讚美神;下到寂靜中的也都不能」,但詩人因神賜他生命氣息,因此他說:「我們要稱頌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詩人又向百姓發出呼召:「你們要讚美耶和華!」這是命令,也是本詩的結語。這裡的「死人」,是指肉體的死亡。「寂靜中」,具有陰間之意。「但我們」,就是活著的人。「直到永遠」,就是在生之年。今天我們都還活著,為此,願我們都要稱頌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我們要讚美耶和華! 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4: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