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詩108-109篇>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9-27 04: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詩108-109篇」「(大衛的詩歌。)神啊,我心堅定;我口(原文是榮耀)要唱詩歌頌……。」詩篇第一百零八篇是大衛的詩,是由兩部分組成,其中1-5節引自詩57:7-11,6-13節引自詩60:5-12。詩篇五十七是大衛的金詩,當時大衛遭掃羅追殺。詩篇六十篇是大衛與亞蘭、以東同時作戰,因大衛失利,他就向神呼求拯救,求神為他踐踏敵人。這兩篇詩的開頭都是患難,但結尾都剛強有力。詩人把這兩篇的結尾部分融合在一起,應用在新的處境之中,鼓勵歷代的聖徒在一切的環境中都能「我心堅定」,依靠神「施展大能」。本詩大衛一開始就表明對神堅定的信靠,他說:「神啊,我心堅定;我口(原文是榮耀)要唱詩歌頌。琴瑟啊,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耶和華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禰,在列邦中歌頌禰!」這是大衛在躲避掃羅追殺,藏在洞里時向神的禱告。他要用堅定的心來唱詩讚美神,這是他早上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他不但自己一個人稱謝神,也要在萬民中稱謝神。可見大衛對神是何等的確信,任何環境都不能攪擾他對神堅定的信心。「因為,禰的慈愛大過諸天;禰的誠實達到穹蒼。神啊,願禰崇高過於諸天!願禰的榮耀高過全地!」
大衛雖然還躲在洞中,但他已經經歷了神的「慈愛」和「誠實」,心思就離開眼前的難處,翱翔在「諸天」和「穹蒼」之間,並且認識諸天和全地都在神的權柄之下,因此能夠脫離環境,專心尋求神的榮耀。

「求禰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禰所親愛的人得救。神已經指著祂的聖潔說(說:或譯應許我):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基列是我的;瑪拿西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我必因勝非利士呼喊。」因大衛知道自己是神「所親愛的人」,所以在失敗中,他可以放心地向神祈求,也知道必定會得到祂的拯救。所以他就抓住神的應許:「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說」或作「應許我」):'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示劍」在約旦河西,「疏割谷」在約旦河東,「基列」在河東,「瑪拿西」支派橫跨約旦河兩岸,「以法蓮」是河西的北方主要支派,「猶大」是河西的南方主要支派。列舉這些地點,表明約旦河東西兩岸、整個以色列都在神的手中。神也擁有「摩押、以東、非利士」,這三個民族是以色列的東方、南方和西方的傳統仇敵。「沐浴盆」可能代表戰敗淪為洗腳的奴僕。「拋鞋」代表徵服。古代中東的主人脫了鞋,會扔給家中的奴僕。既然摩押是洗腳盆,那麼自然就可以把鞋扔到毗鄰的以東地。「誰能領我進堅固城?誰能引我到以東地?神啊,禰不是丟棄了我們嗎?神啊,禰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嗎?求禰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祂。」大衛在此自問自答,他這樣問難道是失去信心了嗎?難道看不到神的同在了嗎?不是,大衛在回答中,再次展現了自己的信心。雖然大衛有很多能征善戰的士兵,也有常勝將軍比如約押,連大衛自己也是身經百戰,但是他很清楚自己最需要依靠的是神。所以大衛最後宣告說:「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 這裡的「堅固城」可能指以東的首都波斯拉,需要通過狹窄的峽谷才能進入,兩邊都是峭壁,入侵者很難攻入。「禰不是丟棄了我們嗎」,指大衛陷入兩線作戰的危機(六十篇詩題),似乎神拋棄了他們。但這只是暫時的難處,神後來使約押反敗為勝,征服了以東(王上11:15-16)。

詩篇第一百零九篇是:「(大衛的詩歌,交與伶長。)我所讚美的神啊,求禰不要閉口不言……。」本詩是大衛向神的傾訴,求神報應惡人的禱告,因有咒詛惡人話,所以這首詩也屬詛咒詩。當時大衛遭到惡人的攻擊承受極大的痛苦,所以他向神祈求:「我所讚美的神啊,求你不要閉口不言。因為惡人的嘴和詭詐人的口已經張開攻擊我;他們用撒謊的舌頭對我說話。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他們與我為敵以報我愛,但我專心祈禱。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以恨報愛。」大衛向他所讚美的神呼求,求祂「不要閉口不言」,就是求神快快報應惡人,因為他面臨惡人的攻擊。他們都是「詭詐」、「撒謊」和「說怨恨的話」的人,又無故地攻打他。大衛以善報惡(撒上24:17),仇敵卻「以惡報善,以恨報愛」,但大衛並沒有報復,而是「專心祈禱」。「願禰派一個惡人轄制他,派一個對頭站在他右邊!…願他的年日短少!願別人得他的職分!願他的兒女為孤兒,他的妻子為寡婦…願他祖宗的罪孽被耶和華記念!願他母親的罪過不被塗抹!願這些罪常在耶和華面前,使他的名號斷絕於世!」在此大衛說出一連串對仇敵遭報的願望,也是對惡人的咒詛,這些咒詛既是他在神面前的傾訴,也是宣告惡人將「從耶和華那裡所受的報應」。這裡有對惡人個人的咒詛,有對惡人家庭的咒詛,因父母犯罪,必然殃及兒女。罪人受審判,也會連累全家。雖然這些咒詛很可怕,但神的咒詛更可怕(申28:15-68),因此「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來10:31)。大衛是神的受膏者,他的咒詛,實際上是求神讓與受膏者「為敵」的人自作自受、嘗到「對頭」的滋味。使徒彼得在使徒行傳1:20中,引用了:「願別人得他的職分」,應驗了猶大的死。

「因為他不想施恩,卻逼迫困苦窮乏的和傷心的人,要把他們治死。他愛咒罵,咒罵就臨到他;他不喜愛福樂,福樂就與他遠離…這就是我對頭和用惡言議論我的人從耶和華那裡所受的報應。」這裡大衛列出惡人被咒詛的原因。因為「惡言議論」神的受膏者,就是「惡言議論」神,所以必將面臨「從耶和華那裡所受的報應」。惡人之所以遭報應,是因為他「自招咒詛」(撒上3:13),這「咒詛」就像「水」和「油」一樣滲入人心,像「衣服」和「腰帶」一樣如影隨形,這成為惡人傷害自己的致命毒素。因此雖然大衛可以被聖靈感動寫咒詛詩,但我們卻不可妄稱聖靈的名咒詛人,而要小心咒詛反過來臨到自己。「主耶和華啊,求禰為禰的名恩待我;因禰的慈愛美好,求禰搭救我…我因禁食,膝骨軟弱;我身上的肉也漸漸瘦了。我受他們的羞辱,他們看見我便搖頭。」大衛因著思想神的「名」和「慈愛」,他的情緒完全改變過來。「慈愛」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聖約的「不變的愛」,大衛就求神幫助和拯救他,因為他陷入極大的困苦中。他在那些惡人的欺壓下顯得軟弱和衰殘。「如蝗蟲被抖出來」,表示大衛就像一隻被厭棄的蝗蟲一樣,備受惡人的羞辱。「搖頭」表示鄙視。「耶和華我的神啊,求禰幫助我,照禰的慈愛拯救我,使他們知道這是禰的手,是禰耶和華所行的事。任憑他們咒罵,惟願禰賜福;他們幾時起來就必蒙羞,禰的僕人卻要歡喜。願我的對頭披戴羞辱!願他們以自己的羞愧為外袍遮身!」大衛祈求神的幫助,是基於他知道神必照祂的慈愛拯救他。「使他們知道這是禰的手」,表明這難處並非人力能夠解決。大衛知道耶和華必為他伸冤,所以當他們蒙羞和承受羞辱時,他就可以歡喜快樂。所以大衛最後說:「我要用口極力稱謝耶和華,我要在眾人中間讚美他;因為他必站在窮乏人的右邊,要救他脫離審判他靈魂的人。」今天我們活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中,無可避免的也會遭遇冤屈和難處,這時願我們都要舉目來仰望主,並知道祂施恩的手必定會幫助我們、拯救我們,使我們可以活在祂的眷顧和保護底下,我們就要向主發出衷心的稱謝和讚美!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8:42

返回頂部